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28篇
  免费   1186篇
  国内免费   810篇
耳鼻咽喉   255篇
儿科学   167篇
妇产科学   366篇
基础医学   1153篇
口腔科学   413篇
临床医学   3139篇
内科学   1185篇
皮肤病学   131篇
神经病学   2118篇
特种医学   6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932篇
综合类   7941篇
预防医学   2305篇
眼科学   328篇
药学   3986篇
  75篇
中国医学   3312篇
肿瘤学   37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456篇
  2022年   582篇
  2021年   748篇
  2020年   592篇
  2019年   623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537篇
  2016年   644篇
  2015年   798篇
  2014年   1334篇
  2013年   1313篇
  2012年   1601篇
  2011年   1724篇
  2010年   1559篇
  2009年   1564篇
  2008年   1932篇
  2007年   1547篇
  2006年   1867篇
  2005年   2349篇
  2004年   1308篇
  2003年   1111篇
  2002年   960篇
  2001年   764篇
  2000年   609篇
  1999年   531篇
  1998年   417篇
  1997年   338篇
  1996年   322篇
  1995年   265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49例,结合临床手术情况、术后视力、内分泌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综合评估其疗效,分析术中要点和并发症防治措施.结果 本组全切术42例,次全切术7例;手术时间(1.31±0.26) h,平均出血量为(67.3±13.4) mL.功能改善:术前视力障碍31例,缓解29例,视功能改善率93.5%;术前内分泌紊乱47例,缓解43例,内分泌功能改善率91.5%.并发症:术后尿崩11例,脑脊液鼻漏3例,颅内感染2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鼻腔黏膜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38.8%;经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得以缓解,无术后死亡病例.结论 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疗效显著;熟练掌握术中操作要点,谨慎操作,严密监测术后并发症,及时干预,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识别缺陷的特点.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匹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利用无特征成人面孔作为刺激材料,考察被试对不同背景下新旧面孔的识别能力,分析其判断反应时间、识别率及误判率.同时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分裂症组进行测评.结果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面孔类别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116)=4.27,P<0.05),提示被试依从性良好.精神分裂症组A类面孔的识别率明显高于B类面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对照组B类面孔的识别率明显高于精神分裂症组(t=3.29,P<0.01);精神分裂症组B类面孔反应时较A类面孔延长(t=2.33,P<0.05).分辨力与PANSS中阳性量表分呈负相关(r=-0.391,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面孔识别缺陷,变更面孔背景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持续终生的社会困境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为颅颈交界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参数,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安全、准确地暴露手术靶区.方法 应用10%甲醛固定的汉族成人尸头标本10例20侧;漂白干颅骨及寰枢椎10例20侧.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并对解剖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和拍照.结果 寰枢段椎动脉在颅颈交界区形成比较恒定的五个生理弯曲,平均直径(4.3±0.5) mm,角度多变.寰椎后弓外侧半距(19.3±4.7)mm.结论 熟悉寰枢段椎动脉五个生理弯曲的定位方法,有助于提高颅颈交界区手术入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切除颈静脉孔(JF)区哑铃型肿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例JF区哑铃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I型肿瘤(累及第二颈椎以上咽旁问隙)采用远外侧经枕髁旁颈静脉突(FLTJP)+经第一颈椎横突入路,2例II型肿瘤(累及第三颈椎或其以下咽旁间隙)采用FLTJP+经颈动脉鞘入路。结果本组病例神经鞘瘤5例、脑膜瘤2例。6例肿瘤全切,1例次全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新发面神经损害1例,3例一过性后组颅神经损害加重。术后随访6~32月(平均16.5月),所有患者后组颅神经功能好转,肿瘤全切者无复发,次全切者无进展。结论颅颈部联合FLTJP入路是处理JF区哑铃型肿瘤的理想人路,手术存在加重术前颅神经损害的风险,但多为一过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镰旁脑膜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35例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按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25例,Ⅱ级切除9例,Ⅲ级切除1例。29例术后随访5~24个月,1例复发,6例失访。结论合理设计手术入路、术中充分止血、避免损伤重要功能区脑皮质、保护好重要的回流静脉及分块切除肿瘤是提高手术疗效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总结复发窦旁、镰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复发窦旁、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按Simpson分级标准,本组I级切除24例,Ⅱ级切除6例。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5年,未再复发。结论采用正确的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复发窦旁、镰旁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及减少再次复发,可以有效地治疗复发窦旁、镰旁脑膜瘤。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糖尿病(DM)病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严重程度及下肢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疗效的影响,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的意义。方法以5年糖尿病痛程作为标准,将我科近年收治的1526例糖尿痛周围神经病患者分为短DM病程组和长DM病程组,按Dellon术式对卡压的神经进行下肢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5年进行神经高频超声、定量感觉检查(QST)、神经感觉传导速度(NCV)检测,并选取5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相同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PN患者的NCV、冷感觉阈值较低,热感觉阈值、振动觉阈值及神经横断面积(CSA)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DM病程DPN患者术前和术后各指标均优于长DM病程DPN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DM病程DPN患者NCV阳性检测率为71.5%,QST阳性检测率为93.7%;长DM病程DPN患者NCV阳性检测率为90.3%,QST阳性检测率为95.3%。结论糖尿病痛程对DPN患者发病时的严重程度至关重要,同时也对DPN患者的手术疗效和预后产生影响。DPN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8.
马颖娴  李泳锋  李小蝶  蒙倩  崔亚君 《中草药》2019,50(16):3955-3961
目的对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和黄黑小斑蝥Mylabri scichorii中药材性状、微性状、粉末显微及微量升华结晶物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为其鉴定工作以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制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微性状鉴别法、常规显微鉴别法、偏振光显微鉴别法及微量升华法,对6批南方大斑蝥和4批黄黑小斑蝥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结果首次获取了南方大斑蝥和黄黑小斑蝥微性状鉴别特征(体长、触角、鞘翅、内翅等)、粉末显微鉴别特征(刚毛、体壁碎片、鞘翅碎片、内翅碎片、肌纤维、气管壁组织、未消化的植物组织)及其微量升华结晶物特征的全息彩色影像数据。结论微性状鉴别研究结果补充完善了传统宏观性状鉴别的细微构造特征,显微及微量升华鉴别研究结果可作为中药材及中成药中斑蝥鉴定的专属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采用成分数据分析法探讨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行为与肥胖指标间的关联并探究活动行为间等时替代后指标产生的定量变化,为儿童青少年预防肥胖提供具体的活动行为建议。方法 2021年6月在山西省太原市1所小学和1所中学按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8个班级中选取231名学生。采用ActiGraph GT3X+加速度计测试学生24 h活动行为,采用Inbody J20身体成分分析仪,通过生物电阻抗法(BIA)测试身体成分。使用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各成分与肥胖指标间的关系,采用某一行为的30 min替代另一行为,预测替代后对结局变量产生的变化。结果 调整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等协变量后,相对于久坐行为(SB)、睡眠(SLP)、低强度身体活动(LPA)所花费时间,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所花费时间与去脂体重指数(FFMI)呈正相关(β=0.40)、与腰围(WC)(β=-2.50)和腰臀比(WHR)(β=-0.04)呈负相关;相对于SB、SLP、MVPA所花费时间,LPA所花费时间与WHR(β=0.06)呈正相关(P值均<0.05)。30 min/d的MVPA分别替代SLP、SB、LP...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内镜经小脑绒球下入路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7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97例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责任血管与面神经出脑干区的关系。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内镜经小脑绒球下入路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充分解剖后组脑神经背侧的蛛网膜,从而显露面神经出脑干区,明确责任血管,并准确置入垫片。术后疗效评估分为即刻治愈、延迟治愈、复发和未治愈。结果97例患者术中发现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59例;小脑后下动脉3例;椎-基底动脉35例,其中单纯椎-基底动脉8例,椎-基底动脉联合小脑前下动脉24例,椎-基底动脉联合小脑后下动脉3例。术后即刻治愈68例(70.1%)。术后发热13例,听力减退4例,耳鸣2例,一过性面瘫5例。97例患者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1~19个月),末次随访显示,93例(95.9%)患者的面部抽动完全消失,其中延迟治愈者25例;未治愈者4例;无复发病例。结论神经内镜经小脑绒球下入路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