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38篇
  免费   2918篇
  国内免费   1533篇
耳鼻咽喉   190篇
儿科学   787篇
妇产科学   398篇
基础医学   1941篇
口腔科学   659篇
临床医学   5948篇
内科学   3689篇
皮肤病学   368篇
神经病学   1169篇
特种医学   11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7篇
外科学   2274篇
综合类   15407篇
预防医学   9379篇
眼科学   338篇
药学   8955篇
  123篇
中国医学   6439篇
肿瘤学   1280篇
  2024年   427篇
  2023年   1456篇
  2022年   1443篇
  2021年   1798篇
  2020年   1732篇
  2019年   1709篇
  2018年   887篇
  2017年   1342篇
  2016年   1402篇
  2015年   1437篇
  2014年   2539篇
  2013年   2637篇
  2012年   3382篇
  2011年   3487篇
  2010年   3196篇
  2009年   2900篇
  2008年   3559篇
  2007年   2916篇
  2006年   2800篇
  2005年   2938篇
  2004年   2403篇
  2003年   2482篇
  2002年   1806篇
  2001年   1779篇
  2000年   1322篇
  1999年   1056篇
  1998年   942篇
  1997年   856篇
  1996年   798篇
  1995年   656篇
  1994年   619篇
  1993年   387篇
  1992年   367篇
  1991年   355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佚名 《家庭护士》2006,(9S):57-57
做菜时,在起锅前勾芡,不仅能使菜变得更美味,而且经过勾芡后,菜汤中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和糊化的淀粉一起裹在原料上,从而减少营养素的损失。值得一提的是,勾芡过的菜更适合胃功能欠佳的人吃。因为淀粉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糖聚合物,可与胃酸作用形成胶状液,附着在胃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或减少胃酸对胃壁的直接刺激,保护胃黏膜。因此,建议胃不好的人吃勾芡过的菜。  相似文献   
52.
《糖尿病新世界》2006,(5):33-33
别名:米苋、赤苋、彩苋、青香苋等。苋莱我国自古有之。按其颜色分红苋、绿苋和红绿杂色三种。苋莱富含多种营养素,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它含有丰富的铁,可促进造血功能。苋莱还是减肥的主角,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绿苋莱所含铁质稍逊于菠菜,红苋莱含的铁质则超过菠菜1倍以上。一天吃100克苋莱,就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53.
通过分析中国马拉松运动员ACE基因I/D多态频率分布特征,探讨其作为杰出耐力基因标记的可行性。选择我国马拉松健将、国际健将级运动员26名作为马拉松运动员组,汉族学生216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测定。结果显示:我国马拉松运动员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其中15名国际健将中无一DD型纯合子,提示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纯合子DD型频率低下是其ACE基因多态频率分布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基动脉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VBI患者被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组与对照组,通心络胶囊组口服通心络胶囊、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疗程14天。结果:通心络胶囊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76.6%,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组可以显著改善VBI的临床症状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5.
养阴健脾法系治疗脾阴不足证的一大法则,用于临床常获奇效。现仅援引验案几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6.
关节松动技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976-976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患者常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如头晕、头痛、耳鸣、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该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愈来愈高,患者需要既有效而又见效快的治疗方法。我科将关节松动手法加入常规物理治疗中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缩短了疗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
众所周知,服用钙片能够有效提高人体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补钙同时补充维生素D已广为临床医师接受。国内外权威学术机构专家们的共识是: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预防跌倒,减少老年人的骨折。为了更好地评估维生素D在补钙和预防骨质疏松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8.
Heike  A.  Bischoff-Ferrari  Waiter  C.  Willett  John  B.  Wong  苗峥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4):248-248
背景:对于脊椎以外的骨折而言,补充口服维生素D的预防作用和用量仍无定论。 目的:评估补充维生素D在预防老年髋骨骨折和非脊椎骨折方面的效果。 数据来源:使用MEDLINE、Cochrance对照试验记录(1960~2005年)以及EMBASE(1991-2005年),对英文和非英文文章进行系统回顾。通过与临床专家接触,通过检索美国社会骨和骨矿研究协会提供的参考文献和摘要(1995~2004年).进一步寻找更多的研究。检索词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临床对照试验、随机分配、双盲法、维生素D3、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骨折、人类、老年、摔倒和骨密度。 研究选取:纳入的研究仅限于口服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3、维生素D2、补钙或不补钙)与补钙或安慰剂比较的双盲RCTs。试验于检查髋部骨折或非脊椎骨折的老年人(年龄≥60岁)中进行。数据提取:两位作者根据预先规定独立提取相关数据,其中包括研究质量指标。 数据综合:所有的汇总分析均以随机效应模型为基础。5项有关髋部骨折的RCTs(n=9294)和7项有关非脊椎骨折危险的RCTs(n=9820)符合我们的纳入标准。所有试验均使用了维生素D3。对髋部和非脊椎骨折预防研究的异质性亦进行观察,用低剂量(400IU/d)和高剂量(700~800IU/d)分别合并RCTs后异质性消失。与补钙或安慰剂相比,每天服700~800IU的维生素D可使髋部骨折的相对危险(relative risk,aa)下降26%(3项RCTs共计5572人;RR,0.7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61~0.88),使非脊椎骨折的相对危险下降23%(5项RCTs共计6098人;RR,0.77;95%CI,0.68~0.87)。每天服400IU的维生素D(2项RCTs共计3722人;髋部骨折RR,1.15;95%CI,0.88~1.50;非脊椎骨折RR,1.03;95%CI,0.86—1.24)未见明显获益。 结论:口服补充维生素D(700~800IU/d)可以降低尚能活动的老人或慈善机构收容的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和脊椎以外骨折的危险,每天口服400IU维生素D并不足以预防骨折。  相似文献   
59.
60.
了解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维生素含量、氧化特性 ,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采用二次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制备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其抗氧化物质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 ;连续监测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在 2 34nm的吸光度以测定其氧化敏感曲线 ;在血管内皮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培养后测定培养液丙二醛的浓度。实验成功分离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与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相比 ,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及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少 ,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6 5 %、39%和 2 4 % ,故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延迟时间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37.5 % ,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值及氧化速率分别是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1 .7倍和 1 .2 8倍 ;培养液中丙二醛含量随加入脂蛋白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而增高 ,2 4h时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5 0mg组、1 0 0mg组、1 5 0mg组与相同剂量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组比较丙二醛显著增高 (P <0 .0 5 )。上述结果提示 :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物质及抗氧化能力下降 ,氧化敏感性增高 ,并促进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