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375篇 |
免费 | 11959篇 |
国内免费 | 580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16篇 |
儿科学 | 1171篇 |
妇产科学 | 2407篇 |
基础医学 | 8007篇 |
口腔科学 | 2671篇 |
临床医学 | 48094篇 |
内科学 | 17980篇 |
皮肤病学 | 978篇 |
神经病学 | 5779篇 |
特种医学 | 1102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5篇 |
外科学 | 41101篇 |
综合类 | 90386篇 |
预防医学 | 19311篇 |
眼科学 | 2283篇 |
药学 | 34719篇 |
1112篇 | |
中国医学 | 35861篇 |
肿瘤学 | 49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篇 |
2024年 | 3530篇 |
2023年 | 6938篇 |
2022年 | 8240篇 |
2021年 | 12296篇 |
2020年 | 9676篇 |
2019年 | 7626篇 |
2018年 | 3187篇 |
2017年 | 6218篇 |
2016年 | 7052篇 |
2015年 | 8024篇 |
2014年 | 15108篇 |
2013年 | 14759篇 |
2012年 | 18714篇 |
2011年 | 20477篇 |
2010年 | 19107篇 |
2009年 | 17740篇 |
2008年 | 19532篇 |
2007年 | 17385篇 |
2006年 | 16356篇 |
2005年 | 17413篇 |
2004年 | 13744篇 |
2003年 | 12348篇 |
2002年 | 10338篇 |
2001年 | 8956篇 |
2000年 | 6686篇 |
1999年 | 4952篇 |
1998年 | 4285篇 |
1997年 | 3764篇 |
1996年 | 3364篇 |
1995年 | 2800篇 |
1994年 | 2118篇 |
1993年 | 1327篇 |
1992年 | 1061篇 |
1991年 | 1157篇 |
1990年 | 865篇 |
1989年 | 994篇 |
1988年 | 299篇 |
1987年 | 233篇 |
1986年 | 177篇 |
1985年 | 130篇 |
1984年 | 48篇 |
1983年 | 37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5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针灸治疗VD进展情况。方法:通过针灸对VD在生化、脑电图、头针、体针、电针、穴位注射等方面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针刺治疗VD疗效及其机理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对照比较有显著的差异,体现了针灸治疗VD的优越性。结论:针灸治疗VD疗效肯定,只有系统、客观地揭示针灸治疗VD的机理,方可在今后临床上有更进一步的突破。 相似文献
52.
我院自1998年7月开始,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常规不缝合腹膜。以预防伤口感染,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3.
54.
心律失常表现有过速、过缓、早搏、房颤及传导阻滞等多种类型。其病因复杂 ,症候多变 ,故当明确病性 ,辨证施治 ,方可取得满意疗效。1 辨明性质 功能性心律失常经过适当调养或对症处理 ,可迅速解除。器质性心律失常病情多较重 ,常需坚持辨证施治。对某些重症患者 ,选方用药要药专力猛 ,以求迅速控制病情。心动过缓 ,特别是低于 1 min40次者 ,多有心悸、胸闷、气短、舌质淤暗、脉迟等症 ,为阳虚失运 ,血脉淤阻。治当温阳益气 ,活血化淤。药选人参、附子、黄芪、桂枝、麻黄、莪术、丹参等 ,其中附子用量可达 30~ 5 0 g。麻黄的功效在于振奋… 相似文献
55.
56.
57.
58.
随着运输工具的逐年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致使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分离等疾病急剧增多。“C”型臂下手法复位经皮穿针术.是一种新的有效的锁骨微创手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分离等。2003年我院新开展6例,对其手术前、中、后各个环节如何有效地进行护理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近二十年来,在胸腰椎骨折治疗方面出现许多技术:如:椎管减压加卢格氏棒、CD、DISK技术等。近年来,由邹德威教授研制成功的脊柱三维复位固定系统(tri-axes fixalort-AF),具有三维可调整功能,短节固定,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准确有效,使植入手术大为简化。减少了副损伤的发生,有利于损伤脊髓的恢复,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0.
ZHUQingyi LILianqing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4,5(4):253-25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tiologicla status of etiologica status of high-pathogenicity island-harboring Escherichia coil(HPIEC) in dianhea disease among children. [Method] Diarrheagenic Esoherichia coli wa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the stool specimens of 1032 children with dianhea diseases by culturing, serotyp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 (PCR), the High-pathogenicity island-harboring Esoherichia coli (HPIEC) was identified by PCR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Results] A total of 652 strains of E.coli isolated from 1032 stool specimens and confirmed by serotyping, PCR and colony hybridization out of which 225 were identified as diarrheagenic E.coil,including 20 EPEC,81 ETEC, 47 SLTEC, 74 ESIEC, and 3 EIEC strains. 112(17.2%)irp2 virulent gene positive E.coli (HPIEC) were detected from the 652 strains, out of which 24 were from the 74 ESIEC strains and 17 from the 47 SLTEC strains. The typical clinical symptoms of children with diarrhea disease caused by HPI- harboring E.coli included anorexia(87.5%) ,abdominal pain(58.0%), diarrhea (75.9%,Over six episoders, mostly of mucous stool a day), and fever(50.9%). [Conclusion] High-pathogenicity island-harboring E.coli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thogens of diarrhea diseases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