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394篇
  免费   19657篇
  国内免费   20657篇
耳鼻咽喉   2706篇
儿科学   3429篇
妇产科学   2917篇
基础医学   29270篇
口腔科学   5726篇
临床医学   34331篇
内科学   31018篇
皮肤病学   5287篇
神经病学   6264篇
特种医学   75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1篇
外科学   17302篇
综合类   84477篇
预防医学   13603篇
眼科学   4457篇
药学   30223篇
  342篇
中国医学   18528篇
肿瘤学   29834篇
  2024年   2108篇
  2023年   7188篇
  2022年   7049篇
  2021年   8135篇
  2020年   7045篇
  2019年   7658篇
  2018年   4463篇
  2017年   6831篇
  2016年   7863篇
  2015年   8654篇
  2014年   12373篇
  2013年   12718篇
  2012年   17371篇
  2011年   19305篇
  2010年   17734篇
  2009年   18378篇
  2008年   20883篇
  2007年   18501篇
  2006年   17651篇
  2005年   18243篇
  2004年   14850篇
  2003年   12648篇
  2002年   10284篇
  2001年   9392篇
  2000年   7573篇
  1999年   6048篇
  1998年   4973篇
  1997年   4341篇
  1996年   3654篇
  1995年   3051篇
  1994年   2579篇
  1993年   1659篇
  1992年   1581篇
  1991年   1457篇
  1990年   1143篇
  1989年   1234篇
  1988年   357篇
  1987年   248篇
  1986年   211篇
  1985年   140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992.
人眼中有两种光感受器能让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分辨颜色的视锥细胞和对昏暗光线可作出反应的视网膜。科学家在人眼中最新发现一种感受器,他们称其为“第三只眼”,这种感受器能以一种非视觉的方式对灯作出反应:将信号发送到大脑的下丘脑,下丘脑的作用是调节生理节奏,分泌褪黑素,褪黑素能对人的睡/醒周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3.
胸腺瘤是前纵隔中较常见的肿瘤,主要由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根据细胞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上皮细胞为主的上皮细胞瘤,以淋巴细胞(即胸腺细胞)为主的淋巴瘤,和上述两种细胞组成的混合型以及棱形细胞与小体的上皮细胞为主的混和性结构型肿瘤。笔者自1996年以来共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瘤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和CT表现,并结合文献讨论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以间接免疫萤光法测定96例淋巴细胞恶性患者血清中抗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1)抗体。其中,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现一例成人抗HTLV—1抗体阳性,抗体滴度1:80,阳性率1.04%。並在培养细胞中检出HTLV—1抗原阳性细胞,前后两次阳性率分别为1.7~1.5%(P>0.05)。确诊病人已感染本病毒,提示HTLV—1已传入江西。认为测定HTLV—1抗原比抗体更重要,可用于早期确诊及游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我院22例儿童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像学改变,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0年以来我院22例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病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例临床诊断为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15例经病理证实,予手术刮除病灶或病灶加植骨治疗;7例采取非手术治疗,全部病例随访2个月~3年,其中2例合并韩-薛-柯病的患儿检查化疗,2例手术病人于2年后复发,予再次手术治疗,其余病例复查X光片病灶愈合良好。结论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多见于儿童与青少年,以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嗜酸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特点,临床症状不典型,X线片是主要诊断方法,CT和MRI对其诊断帮助不大,治疗上应依据病灶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6.
所有能够自我更新的组织都存在干细胞,这些细胞长期生存,有强大的增殖分化潜能,有助于细胞更替。鼓膜的外表层属于角质细胞,表层角质细胞持续不断更新、脱落,然后又由基底层的细胞持续不断地增殖分裂更替。为了让表皮维持固定的厚度和功能,细胞产生和丢失的速度必须一致。因此,  相似文献   
997.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rials,VEMP)是强短声诱发的在紧张性收缩的同侧胸锁乳突肌(stemocleidomastoid muscle,SCM)上记录到的短潜伏期肌电反应,由一个正波或抑制波(p13)和其后的负波或兴奋波(n23)构成,一般认为此反应来源于球囊,可以反映球囊和前庭下神经功能。其反射通路是:强声诱发,通过中耳、球囊、前庭下神经传递,终止于颈肌。VEMP近年来已成为评估球囊-丘脑反射的临床工具,并在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听神经瘤、上半规管裂综合征、双侧前庭病、多发性脑硬化等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短声(click)或短纯音(toneburst)诱发VEMP需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中耳传导装置的完整性和胸锁乳突肌保持足够的紧张性收缩。对于传导性聋患者,即使气-骨导差只有8.75dB,VEMP也会消失或反应降低,从而无法鉴别中耳和内耳病变而引起的VEMP变化。因此对于传导性聋患者的VEMP检测,需要发展其他的VEMP记录方法以克服由于中耳病变而引起的刺激减弱,这些方法包括:骨导声(bone—conducted sound)、颅骨叩击(skull tap)和直流电(galvanic)诱发的VEMP。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联合应用RNAdraw和Sfold软件设计并筛选低毒且高效抑制Hela细胞Ku70 mRNA表达的反义寡核苷酸。方法:从GenBank获得人Ku70 mRNA全序列,联合应用RNAdraw与Sfold软件,根据最小自由能原理设计多条20 nt的反义寡核苷酸,脂质体转染后MTT法检测其非序列特异性细胞毒性,选择毒性最小者并转染Hela细胞,RT-PCR检测转染前后Ku70 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靶向Ku70 mRNA设计6条20 nt的反义寡核苷酸,其中NO.1 序列非特异性毒性最低,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50、100和200 nmol•L-1浓度组分别为4.8%、9.5%和10.2%)与脂质体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毒性最低序列转染Hela细胞后使Ku70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条带强度和面积与未转染组比较分别下降81.6%和77.6%。结论:联合应用计算机软件RNAdraw和Sfold对设计反义核酸有较大的指导意义,能实现较高的命中率,设计的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抑制Hela 细胞Ku70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米诺环素对压力系统作用下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RNs)的活性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受损RNs保护的可能机制。 方法 制备大鼠RNs体外加压培养模型,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等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米诺环素对上述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iNOS和caspase 3表达的改变。 结果 加压培养后RNs与对照组相比形态改变较明显,细胞活力降低,5393%的细胞发生凋亡。20000 μmol/L的米诺环素治疗组则细胞形态改善,活力显著增高,1729%的细胞发生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细胞内iNOS和caspase-3表达较加压损伤组减少。 结论 一定剂量的米诺环素在体外可有效抑制压力引起的大鼠RNs损伤及凋亡;抑制iNOS和caspase-3的表达可能是其潜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ER2/neu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半定量RT-PCR、SYBR GreenI实时定量RT-PCR(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经2.0μmol/L反式BPDE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细胞(16HBE-T)与对照DMSO溶剂组未恶性转化细胞(16HBE-N)之间HER2/neu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两组细胞内HER2/neu蛋白表达定位分析。结果经几种不同方法检测反式BPDE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HER2/neu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都比对照溶剂组细胞(16HBE-N)表达显著升高(P<0.05)。HER2/neu蛋白定位在胞膜。结论反式BPDE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存在HER2/neu表达增高,其可能与原癌基因HER2/neu被激活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