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4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341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40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425篇
内科学   125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1386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734篇
  2篇
中国医学   846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纳米粒对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ALI)小鼠体内Toll样受体9(TLR9)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所选取的小鼠分为对照组(CO组)、脓毒症组(SE组)、静脉注射组(LI组)、纳米粒组(NA组),每组13只.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TLR9蛋白表达水平,记录各组小鼠7 d内生存率,计算各组小鼠湿干重比值(W/D),采用HE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中TLR9 mRNA表达水平.结果 LI组、NA组小鼠W/D低于SE组(均P<0.05),NA组小鼠W/D低于LI组(P<0.05).与SE组、LI组比较,NA组小鼠肺体积有所减小,微血管扩张好转.SE组肺组织TLR9 mRNA表达水平高于LI组、NA组(均P<0.05),NA组小鼠肺组织中TLR9 mRNA表达水平低于LI组(P<0.05).LI组、NA组小鼠肺组织TLR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SE组(均P<0.05),NA组小鼠肺组织中TLR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LI组(P<0.05).LI组、NA组小鼠生存率高于SE组(均P<0.05),LI组小鼠生存率低于NA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对脓毒症致ALI小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可改善小鼠肺组织病理结构,提高小鼠的生存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LR9信号通路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2.
目的:借助纳米技术制备成APS纳米粒。方法:根据离子交联原理制备APS纳米粒。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粒径、Zeta电位,表征其物理特性,并将该纳米粒与大鼠心肌细胞共培养,评价细胞相容性。结果:该药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在618.3 cm-1处出现特征吸收峰,平均粒径为112.4 nm,Zeta电位为(41.0±0.21)mV,与H9c2细胞共培养后细胞活力无显著性变化(P=0.557)。结论:制成APS纳米粒,此纳米粒粒径分布均匀,性质稳定,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美芬预先给药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纳美芬组和对照组。纳美芬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纳美芬0.2μg·kg-1,对照组给予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2组均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术后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拔管即刻和拔管后6、12、18、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曲马多追加量。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排气时间等,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纳美芬组和对照组各完成28例,拔管即刻和拔管后6、12、18 h纳美芬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纳美芬组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曲马多追加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2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无显著差异(P> 0.05),纳美芬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纳美芬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5%(7/28)低于对照组(54%,15/28,P <0.05),头晕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小剂量纳美芬预先给药能减轻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缩短呼吸恢复、拔管和排气时间,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4.
宋丹 《安徽医药》2020,24(1):47-50
目的观察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纳美芬联合高压氧对其血清 S100β蛋白、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丙二醛(MDA)及乳酸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5年 2月至 2018年 2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9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对照组( 46例)和观察组( 46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疗法,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纳美芬治疗(纳美芬 0.4~0.6 mg加入 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 1次/天)。两组均持续治疗 4周。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情况,并对比治疗前、治疗 4周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评分,记录血清 S100β蛋白、 HIF?1α、MDA和乳酸水平差异。分析 92例病人治疗前后上述血清学指标与 GCS评分变化情况的相关性。结果两组病人治疗 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 GCS评分显著升高,而血清 S100β蛋白、 HIF?1α、MDA及乳酸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同期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均 P<0.05)。治疗 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1.14%(P<0.05)。92例病人治疗前后血清 S100β蛋白、 HIF?1α、MDA及乳酸变化差值与 GCS评分变化差值呈显著负相关性( r=-0.646、-0.704、-0.574、-0.725,P<0.05)。结论纳美芬联合高压氧能显著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血清 S100β蛋白、 HIF?1α、MDA及乳酸水平,病人昏迷程度显著改善,较单一的高压氧疗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5.
1例53岁女性患者于肝内胆管癌术后20个月给予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140 mg静脉滴注、1次/d,第1、20天。第2次应用该药后第3天,患者出现双下肢乏力;第14天乏力加重,出现视物模糊、上眼睑下垂、胸闷气促伴心悸;第24天出现胡言乱语,发展为呼之不应。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神志恢复。诊断为药源性重症肌无力危象,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给予激素、人免疫球蛋白治疗19 d后,患者眼睑下垂、心悸症状明显好转,但呼吸衰竭无明显好转,无法脱机自主呼吸。  相似文献   
146.
罗琪  陈泳伍 《安徽医药》2020,24(10):2116-2120
目的探讨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肝炎毒性反应的临床特点,旨在为临床上合理应用纳武利尤单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 PubMed以及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 2015年 3月至 2019年 8月关于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肝炎的文献,提取数据并整理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病人共 15例,其中男性 13例,女性 2例;年龄范围为 14~80岁,其中 31~60岁年龄段较多(10例, 66.7%);原发疾病为恶性黑色素瘤 7例,非小细胞肺癌 4例,肝癌 2例,胃腺癌 1例,霍奇金淋巴瘤 1例;单用纳武利尤单抗者 8例,联合应用纳武利尤单抗和伊匹单抗者 7例; ADR发生时间最短为用药后 1周,最长为用药后 40周,多发生在用药后的 90d内(8例, 53.3%); 15例 ADRs报道中,以肝酶升高为主(11例, 73.3%),其中肝酶升高伴胆红素升高 5例。经停药和(或)对症治疗后, 4例好转, 7例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了解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肝炎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用药监测,重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做到及时处理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制备香叶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溶剂注入法制备香叶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用 Box-Benhnken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通过包封率、微观形态、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对香叶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香叶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最优处方组成:表面活性剂浓度3.39%,棕榈酸浓度0.116%,脂药质比为21:100,制备的香叶木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澄清透明,带淡蓝色乳光;平均粒径为(91.73±3.18)nm(n=3),PDI为0.228,电位为(-11.46±0.74)mV(n=3);包 封率为95.13%,载药量为9.04%;透射电镜照片显示纳米粒大小均一,呈球形或类球形。 结论 该处方可用于香叶木素固体脂 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载Fe3O4同时包裹液态全氟己烷(PFH)的高分子造影剂的制备并评价其体外相变与双模态显影能力。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可相变的磁性造影剂,检测其粒径、电荷、表面形态及内部结构,对不同浓度的纳米粒溶液行MR扫描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各样品中Fe浓度;用加热法激发纳米粒相变,显微镜观察相变后产生的微泡,在造影模式下观察造影剂相变后增强超声显影能力。结果成功制备出可相变磁性Fe3O4/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PFH纳米粒。体外MR显像表明其能明显降低T2*WI信号强度。当加热5min温度升高至55~65℃,纳米粒相变产生微泡,且可明显增强超声显影。结论制备的可相变磁性造影剂能明显降低T2*WI信号强度,加热可发生相变,增强超声显影,可为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对后巩膜加固术全麻超前镇痛及苏醒期躁动预防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在眼科住院的择期后巩膜加固术全麻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麻醉诱导时静注盐酸纳美芬0.2μg/kg。B组:术毕前10 min静注盐酸纳美芬0.2μg/kg。C组:麻醉诱导时静注氯化钠注射液2 ml。盐酸纳美芬0.1 m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 ml。于麻醉诱导前(T1)、术中加固材料与后巩膜加压缝合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10 min(T4),记录MAP、HR、SPO2、PETCO2、拔管时间、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拔管后10 min记录RSS、RS。结果 B﹑C组MAP、HR其余各时点与T1比较升高(P0.05),A组各时点平稳(P0.05)。B、C组TM2、T3、T4时与A组比较升高(P0.05);C组T2、T3、T4时与B组比较升高(P0.05)。B、C组RS、RSS与A组比较明显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有差异(P0.05)。B﹑C组瑞芬太尼用量高于A组(P0.05)。结论术前或术毕前静脉注射盐酸纳美芬0.2μg/kg对后巩膜加固术全麻患者可产生明显超前镇痛作用,可有效预防躁动的发生。术前静脉注射较术毕前静脉注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0.
磁性纳米粒子作为一种优良的靶向治疗载体,目前已广泛运用于基础医学及临床领域,其中涉及影像学诊断、临床治疗等方面。本文介绍了磁性纳米粒治疗肝癌的基本靶向机制、不同表面修饰后的纳米粒的靶向治疗机制,以及以纳米粒靶向性质为基础的化疗、热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治疗方案。认为磁性纳米粒靶向治疗肝癌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