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5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219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87篇
  3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乳腺巨大肿瘤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巨大肿瘤的声像图、CDFI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 13例经病理证实为巨纤维腺瘤、叶状囊肉瘤、乳腺癌的声像图与CDF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 6例巨纤维腺瘤边界清楚 ,轮廓规则 ,包膜完整 ,2 / 2例叶状囊肉瘤呈分叶状 ,以实性为主 ,部分囊性。 5 / 5例乳腺癌有典型的恶性肿瘤特征 ,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1/ 5例的肝转移。CDFI:6例巨纤维腺瘤血供Ⅱ~Ⅲ。 2例叶状囊肉瘤血供Ⅲ级 ,3例乳腺癌血供Ⅱ~Ⅲ级 ,2例乳腺癌血供Ⅰ级。结论 :巨纤维腺瘤、叶状囊肉瘤、乳腺癌各自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 ,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对于乳腺巨大肿瘤良、恶性判断CDFI血供丰富程度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李勇  邹雄  王传新 《检验医学》2002,17(2):82-84
目的了解肿瘤细胞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MHC-Ⅱ类抗原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MHC-Ⅰ、MHC-Ⅱ类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MHC-Ⅰ类、MHC-Ⅱ类抗原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均显著低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MHC-Ⅰ类抗原在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显著低于未转移组,两组均显著低于乳腺纤维腺瘤组;乳腺癌Ⅰ期MHC-Ⅰ类抗原表达显著高于Ⅱ期,Ⅱ期MHC-Ⅰ类抗原表达显著高于Ⅲ期;MHC-Ⅱ类抗原表达由Ⅰ期到Ⅲ期有降低趋势但在各期间差别不显著.结论 MHC-Ⅰ类抗原的低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密切,MHC-Ⅱ类抗原的低表达与肿瘤的发展、恶化有关;检测肿瘤组织MHC抗原的表达,对观察预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经乳晕边缘弧形切口“Z”型切除乳房巨大纤维腺瘤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 方法:回顾分析 2009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21例乳房巨大纤维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经乳晕边缘弧形切口的设计、进行“Z”型切除巨大纤维腺瘤的手术步骤及手术效果进行总结。 结果:所有患者巨大肿块均被完全切除,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瘢痕不明显,乳房外形无明显改变,乳头、乳晕区皮肤无感觉障碍。 结论:“Z”型切除乳房巨大纤维腺瘤的手术技巧可达到传统手术方式同样的治疗效果,手术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美学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乳房下皱襞切口入路配合高负压引流系统治疗巨大乳腺纤维腺瘤的价值.方法 巨大纤维腺瘤患者16例,均采用乳房下皱襞切口入路切除肿瘤,乳房后间隙置高负压引流系统.肿瘤大小(5 cm×5 cm×4.5 cm) ~(15 cm×10cm×9 cm). 结果 本组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出院.术后病理均为乳腺青春期纤维腺瘤,术后随访3个月~1年,切口美观、手术切口瘢痕不明显,具有隐蔽性. 结论 乳房下皱襞切口设计简单,部位隐蔽,显露充分,美容效果好;配合高负压引流系统行乳房后间隙引流,避免了术后胸壁加压包扎,改善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5.
管理英  张小术 《山东医药》2007,47(36):112-112
患者女,12岁.3个月前患者无意发现左乳肿块,生长快速而就诊.查体左乳可触及7.5 cm×7.0 cm×5.0 cm大小肿块,质硬、可推动,无粘连,无压痛,有发热感,无潮红;右乳青春期发育乳房表现,无异常硬块.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乳腺占位性病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诊治的326例女性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均给予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观察并分析患者的疾病类型、与病理符合率、肿块的血管病变性质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乳腺纤维腺瘤有113(34.66%)例,乳腺囊性增生186(57.06%)例,乳腺癌(恶性病变)27(8.28%)例;与病理诊断比较,乳腺囊性增生符合率100%,乳腺纤维腺瘤符合率113/117(96.58%),乳腺癌符合率23/27(85.19%),其中病变良性与恶性的血管数量、血管的密度、血管的面积比较显著(P<0.05)。结论:乳腺占位性病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具理想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97.
目的:采用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RES)检测乳腺纤维腺瘤和正常乳腺组织,通过探讨乳腺纤维腺瘤光谱学特点,探讨乳腺纤维腺瘤的生物学特征和鉴别方法。方法:收集乳腺外科手术患者的乳腺组织冰冻切片,共26例,均为女性,年龄19~59岁,乳腺纤维腺瘤17例,正常乳腺组织9例。冰冻切片解冻后先行普通拉曼光谱检测,加壳层隔绝纳米粒子(SHINs)后再次检测。共收集了243个拉曼光谱和273个SHINRES光谱,所有的光谱均进行基线修正拟合,再将所有的光谱用Adjacent-Averaging算法进行15点平滑。结果:普通拉曼光谱检测,正常乳腺组织特征峰出现在1 090、1 157、1 262、1 300、1 442、1 658、1 745和1 874 cm-1;
在加入SHINs后,少数特征峰的峰位出现2~3 cm-1位移,其中1 090和1 157 cm-1相对强度明显增加,出现1 496 cm-1特征峰。纤维腺瘤主要的特征峰出现在751、880、930、1 157、1 262、1 442、1 579、1 658和1 745 cm-1,其中主导的特征峰应归属为脂类,但可见蛋白酰胺Ⅰ带特征峰。结论:拉曼光谱能够发现乳腺正常组织和纤维腺瘤组织中明显的蛋白酰胺Ⅰ带特征峰的差异。利用SHINs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组织最大增强的特征峰不同以及特征峰的最大增强倍数不同,可
以区分乳腺纤维腺瘤和正常乳腺组织。
  相似文献   
98.
患儿,女,16个月,头胎顺产儿,母乳喂养持续1年。患儿及其母亲无服用雌激素类药物史,右侧乳房肿物进行性增大6个月,于2006年5月24日来我院就诊。患儿祖母曾患乳腺癌。  相似文献   
99.
患者,女,48岁。4年前发现左乳近乳晕区一直径约1.0cm大小的肿块,无疼痛,未予治疗。近几个月肿块迅速增大,伴左乳皮肤红肿、热痛。查体:左乳较右乳明显增大,可触及一直径约18cm大小的肿块,质地软,分叶状,与胸大肌无粘连,可活动。双乳钼靶摄片检查示:左乳内见巨大肿块占据整个乳房,大小约18cm×10.5cm,有分叶,边缘清,左腋窝淋巴结可及。诊断:左乳巨大纤维腺瘤,恶变可能。胸部CT增强后示:  相似文献   
100.
王帅  郝峰  刘国艳 《皮肤病与性病》2021,43(3):436-437,444
患者女,61岁,左足外侧缘浸润性斑片伴反复渗出结痂5年.皮肤科检查:左足外侧缘见长约1.0cm×1.3cm类椭圆形红色浸润性斑片,中央可见暗红色局部糜烂,触之可出血,伴角化过度性黏着性鳞屑覆着,周边呈淡红色,边界欠清.皮肤镜表现为淡红色不均匀背景,糜烂处呈乳红色,中央淡黄色痂样区,周围白色圈样层状鳞屑,高倍镜下(7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