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酶法提取玉米须总黄酮工艺研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须是禾本科作物玉米的干燥花丝和柱头,是一种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易于采集收集的药材。近年的临床应用表明,其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迄今有关玉米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还很不深入和系统,致使绝大多数玉米须丢弃未得到充分利用。有试验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在玉米须中不仅有较高的含量还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例如玉米须黄酮提取物对增加机体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抵抗疲劳产生和加速疲劳消除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因此玉米须具有良好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植物资源。玉米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会促进玉米须药物资源的规模开发并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篇文章采用酶解法,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玉米须中的总黄酮含量。正交实验结果显示,酶法最佳工艺组合为加酶量240U/g,pH值5.4,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1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所得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率为0.8843%,而同等条件下不加酶的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率为0H6486%,酶法比不加酶提取率提高36.34%。  相似文献   
102.
纤维素酶法提取黄芪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优选黄芪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用正交设计法探讨了影响纤维素酶法提取黄芪中总黄酮的主要因素,并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纤维素酶法提取黄芪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为120 min,酶解温度为30℃,酶量为8 mg,pH值为4.5.结论 此工艺简单可行,是一条提取黄芪总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3.
新技术在天然药物提取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煎煮法、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法、水蒸汽蒸馏法等方法一直是天然药物提取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不同程度存在对有效成分提取不完全,提取过程有效成分损失较大,提取物中存在较多无效成分等缺点,导致药效不明显,影响中药制剂的开发。随着中药现代化的提出和中医药逐步走向国际市场,为了解决中药提取过程存在的问题,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开始应  相似文献   
104.
从胡萝卜中提取β—胡萝卜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胡萝卜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维生素。胡萝卜中富含β-胡萝卜素,但由于处于结合状态利用率不高。本文通过实验证明,利用加酶破坏细胞壁的方法可以使β-胡萝卜素游离出来,以提高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纤维素酶对麻棉混纺织物后的整理工艺中几种关键因素对整理效果之间的关系。使用木霉92-01,通过固态发酵法产生纤维素酶,,酶处理后的麻棉混纺布料减量率为5%左右,减少了布面毛羽,且具有光洁的表面,布料的柔软性和质地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长期食用黄豆对小鼠肠道酶活性的影响,为日常合理用食提供依据。方法:先将小鼠按照年龄分为1月龄(幼年)、6月龄(中年)、9月龄(老年)组,每组再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1/1组、1/2组和1/4组,对照组给予标准饲料喂养,1/1组将基础饲料与黄豆按1/1关系配比而成进行饲养,1/2组将基础饲料与黄豆按照1/2关系配比而成进行饲养,1/4组小鼠按照基础饲料与黄豆比例为1/4进行饲养。4个月后取小鼠肠道内容物进行酶活性检测。结果:1月龄小鼠肠道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后都出现下降的现象(P0.01),黄豆比例越高,酶活性越低;6月龄小鼠1/2组与其余各组比较酶活性最高(P0.01);9月龄小鼠1/2组小鼠的木聚糖酶和淀粉酶酶活性最高(P0.01),而纤维素酶和蛋白酶以及1/1组、1/4组小鼠的肠道酶活性与正常组比较都下降明显(P0.01或P0.05)。结论:长期食用黄豆对小鼠的肠道酶活性有显著影响,与其年龄和食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优选纤维素酶法提取响铃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先分别考察乙醇体积分数、酶质量浓度、pH、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对响铃草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酶质量浓度、pH、提取温度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确定纤维素酶法提取响铃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纤维素酶法提取响铃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酶质量浓度2.0 mg/m L,pH 4.0,提取温度55℃,液料比30∶1(m L/g),提取时间1 2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响铃草总黄酮提取率可达2.18%,比水煎法和乙醇回流法分别提高了87.9%和33.7%。结论此法可用于响铃草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8.
The degradation of chitosan ( DD of 72.05 % ) with aid of cellulase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45℃, pH 5.0 and a ratio of 1:15( chitosan/ enzyme). The results showed cellulase could degrade chitosan efficiently. Viscosity of chitosan was decreased very quickly and reducing sugar released was increased with time during degradation. By using the membrane, the separation of the hydrolysis mixture was studied. Rejection of protein can be reached to be 99.74 %. 65.9 % of low-molecular-weight chitosans was less than 2 kDa. Solubility of low-molecular-weight chitosan was found to be better than chitosan and transmittance could reach to be more than 95 % in entire range of pH 1~13.  相似文献   
109.
纤维素酶系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从森林及常年堆放木材的地方采集样本,分离出有较强分解纤维素能力的木霉,变皇使酶活性提高。方法: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常规方法鉴定,用HNO3和UV进行联合诱变。结果:35份样品中分离出木霉12株,其中一株绿色木霉有罗强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诱变处理后CMC酶活性提高90%,FP酶活性提高75%,粗酶液100%崩解滤纸时间由原来的14小时缩短为4小时,结论:本菌株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0.
在经历了2007年的行业整顿后,关于美容行业的“天价”、“暴利”等传言已较少被人提及,然而前不久发生的“天价剪发”和“纤维素酶4000”等事件,又为中国美容业的天空蒙上一层阴霾,有关“天价美容”的话题又被人们重新审视与关注起来,甚至直接影响了社会各界对美容美发行业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