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酶法提取杜仲中降压活性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酶法提取杜仲中降压活性成分。方法选用纤维素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京尼平苷酸和京尼平苷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提取京尼平苷酸的最佳工艺参数:温度45℃,介质pH=5,酶解时间1h,每100g杜仲需纤维素酶0.3g,提取率达到1.58%;提取京尼平苷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45℃,介质pH=7,酶解时间0.5h,每100g杜仲需纤维素酶0.2g,提取率达到0.26%。结论与传统水浸提取工艺相比,提取率提高9.09%~14.45%。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酶在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吉霞  蔡俊鹏  祝玲 《中药材》2005,28(1):64-67
本文对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及目前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情况进行文献综述,并指出海洋细菌极具多样性,其产纤维素酶的潜在菌源有待发掘;随着纤维素酶研究的深入,它必将在中药成分提取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广金钱草中总黄酮的酶法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考察酶解时间、温度、酶用量和pH值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绘制以总黄酮含量为响应值的等高线图和响应曲面,讨论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确定了酶法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为:以60%乙醇提取、料液比为1∶50、0.23%纤维素酶、酶解1.49 h、酶解温度为30.55℃、pH5.52;实际测得总黄酮的得率为6.560 mg·g-1,与预测值6.481 mg·g-1相近.结论 酶法提取广金钱草中总黄酮的反应条件温和,可避免破坏有效成分的结构;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提高了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纤维素酶辅助-微波提取法,首次对灵香草中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以灵香草中多酚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酶用量、酶解时间、溶剂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酶用量0.8%,酶解时间1.5h,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0min,提取温度70℃,微波功率400 W。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多酚的提取效果良好,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银杏叶中萜内酯的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5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响应曲面实验及回归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为20.00U.g-1GBL,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5h,pH4.5,预测总萜内酯的提取率为0.40%。经验证,采用酶法辅助提取工艺时,总萜内酯提取率为0.40%,相对单一乙醇提取法(0.24%)提高了约66.67%。表明由响应曲面法获得的二次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及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利用透明圈法从袋装降解的笋干中分离到一株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菌株. 该菌株呈长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阳性、产芽孢,命名为BSX5.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该菌株与Bacillus subtilis的同源性为99%,系统发育树分析与Bacillus subtilis遗传关系最近,确定该菌株为Bacillus subtilis. 采用以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为显色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底物,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BSX5菌株的酶活力,结果最适产酶时间为8-12 h,最适产酶温度为50 ℃,最适产酶pH值为5.5~6.5.  相似文献   
17.
槲寄生内生真菌在槲寄生寄生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槲寄生内生真菌在槲寄生寄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槲寄生8个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外植体培养,分离纯化其内生真菌,利用CMC平板培养和DNS法筛选出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将槲寄生寄生的膨大部位进行组织切片,染色观察其内生真菌的组织分布。结果:槲寄生体内分布着丰富的真菌菌丝;从槲寄生各组织部位共分离出83株内生真菌;初步筛选得到38株可降解纤维素的菌株,19株降解纤维素能力较强,其中10株分离自槲寄生寄生的膨大部位。结论:内生真菌分泌纤维素酶可降解枫杨树的细胞壁及细胞间隙组织,协助槲寄生的吸器穿透枫杨树组织,帮助槲寄生在枫杨树上寄生。  相似文献   
18.
苦荞茎叶粉中总黄酮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王敏  高锦明  王军  王丽云 《中草药》2006,37(11):1645-1648
目的研究苦荞茎叶粉中总黄酮酶法提取工艺。方法苦荞茎叶粉经纤维素酶处理后用水提取总黄酮,研究酶加酶量、解温度、酶解时间和pH值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加酶量3.0μL,pH值6.5,酶解90min,再在90℃下提取3次,每次30min,总黄酮得率可达1.47%。结论纤维素酶适用于苦荞茎叶粉中总黄酮的辅助提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纤维素酶对苦参进行水解,以提高苦参有效成分的提取转移率、节省提取时间.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HPLC测得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提取转移率为指标,采用星点试验设计,对加酶量(X1)、酶解pH(X2)和酶解时间(X3)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5个水平)进行考察,优选苦参最佳酶解条件,并且以水提取方法作为对比,对...  相似文献   
20.
喻春皓  ;张萍  ;王宏志 《中国药房》2009,(36):2826-2827
目的:优选蒸制黄芩的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提取率之和为指标,以纤维素酶用量、温度、pH值、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为15U.g-1药材,温度50℃,时间7h,pH4.8。在该提取条件下,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提取率分别为8.44%和2.62%。结论: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优于传统的水煎煮法,为提取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有效工艺,可明显提高黄芩药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