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25篇
  免费   4459篇
  国内免费   4541篇
耳鼻咽喉   1937篇
儿科学   1468篇
妇产科学   264篇
基础医学   4355篇
口腔科学   1748篇
临床医学   24767篇
内科学   14217篇
皮肤病学   393篇
神经病学   3164篇
特种医学   60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7篇
外科学   12987篇
综合类   41780篇
预防医学   7579篇
眼科学   727篇
药学   15016篇
  245篇
中国医学   6333篇
肿瘤学   1967篇
  2024年   666篇
  2023年   2586篇
  2022年   2478篇
  2021年   3023篇
  2020年   2854篇
  2019年   2855篇
  2018年   1383篇
  2017年   2637篇
  2016年   3096篇
  2015年   3692篇
  2014年   6702篇
  2013年   6796篇
  2012年   8855篇
  2011年   9760篇
  2010年   8825篇
  2009年   8602篇
  2008年   8983篇
  2007年   8303篇
  2006年   7465篇
  2005年   7665篇
  2004年   6316篇
  2003年   5747篇
  2002年   4574篇
  2001年   3876篇
  2000年   2902篇
  1999年   2427篇
  1998年   2189篇
  1997年   1932篇
  1996年   1671篇
  1995年   1471篇
  1994年   1060篇
  1993年   807篇
  1992年   643篇
  1991年   675篇
  1990年   499篇
  1989年   552篇
  1988年   144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患者,男,15岁。于2006年1月24日18:00时被刀刺伤左胸部,急诊送入我院。急查胸部X射线片示:心包填塞、胸腔大量积血、血气胸。直接送入手术室行剖胸探查术。入室后心跳微弱、呼吸急促、血压无法测出、各种反射微弱。抢救同时分组进行,一组紧急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心肺复苏;二组紧急剖胸探查止血;三组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中心静脉置管快速输血、输液,应用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等药物抗休克治疗。血压恢复到70/30mmHg、脉搏138次/分。开胸后见心包内血液及血凝块约300ml,胸腔积血约2600ml,并有活动性出血。左心室前侧壁有1.5cm裂口与心室相通,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断裂,左肺下叶有2cm裂口。经清除心包及胸腔积血,在扩充血容量基础上行心脏修补、断裂血管缝扎止血、肺叶修补等,出血得到控制。手术历时3小时,经积极抗休克、心肺脑复苏,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血压控制在90~100/50—60mmHg。8小时后患者清醒,术后给予强有力的抗感染、抗凝、加强肠外营养及综合支持疗法,未发生心肌梗死后遗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2.
1 病例报告 例1 男性,26岁。因高处坠落导致会阴部损伤、尿道直肠瘘和会阴部感染入院。先后施行膀胱、乙状结肠造瘘及多次尿道重建、成形术,排尿恢复。但因肛门狭窄、结肠造口不能回纳转入我科。查体:会阴部皮肤有瘢痕,肛指检查只能插入示指末节,且病人感觉剧烈疼痛。用直径10mm的子宫颈扩张器进行扩肛,每天2次。逐渐换用直径较长的扩张器并延长扩张时间。70天后可放入直径20mm的扩张器,随后将乙状结肠造口回纳,重建肠道。随访2年,排便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93.
患者,男性,70岁。因“左肺鳞癌术后5年,发现气管内转移4月余”收治。患者于2001—10确诊为“左肺中分化鳞癌”,2001—11行“肺癌根治术”切除左上肺。2005—11—10因“间断性咯血、气短50d”在我科查纤支镜见:距声门约5cm处见气管左侧壁一新生肉芽肿突向管腔,占据管腔1/2以上,表面渗血,触之易出血。局部病检示:左肺鳞状细胞癌(中分化),确诊:左肺鳞癌术后气管内转移。患者同时合并有:①高血压病Ⅲ期;②左侧脑梗死后遗症;③2型糖尿病。化疗5个周期后复查纤支镜:气管内瘤体缩小,占据管腔约1/3—1/2,宽基底,表面充血,无出血。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环状软骨前裂开对环状软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幼兔环状软骨前正中裂开,8月后测量环状软骨内径,计算其管腔面积。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兔环状软骨管腔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2)裂开处均由软组织连接,未形成过多瘢痕。结论:环状软骨前裂开对环状软骨及动物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复发原因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行手术切除,在本院行初次手术者11例中有1例术后复发.复发率9.1%,外院手术后复发来本院者5例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40%。总复发率18.8%。16例术后均得到随访.生存5年以上者14例,5年生存率87.5%。结论:该肿瘤易复发.特别是复发再手术后复发率高达40%,手术治疗时应包括至少切除肿瘤边缘3cm以内的正常组织为宜。  相似文献   
96.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卧床体位和时间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玉香  张颖  郜玉珍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3):149-150,152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指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插入一种特制的冠状动脉导管,注入造影剂,从而显示冠状动脉走行和病变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方法。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定量诊断冠心病,为估计患者预后、决定药物及介入治疗提供了更为确切的指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即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动脉的一种冠心病血管重建技术。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是将金属或塑料制成的支架置人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持管径以保持其管腔内血流畅通。  相似文献   
97.
α-糜蛋白酶治疗食物性食管支架阻塞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晚期食管癌、贲门癌失去手术时机,手术后吻合口癌复发或瘢痕形成导致的狭窄,应用放置食管支架治疗越来越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并发症也不断被发现,其中食物阻塞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于2003年10月~2005年7月采用α-糜蛋白酶对21例食物性支架阻塞治疗,进行26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单侧液压脑损伤(FPI)对大鼠双侧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和CA1区突触传递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单侧液压脑损伤模型,脑标本分为对照组(包括正常对照和假手术对照)、FPI损伤同侧组和FPI损伤对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水平切片GFAP表达,对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进行细胞内记录。结果FPI大鼠双侧海马齿状回门区和CA1区GFAP表达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强。FPI损伤同侧组兴奋性输入-输出关系曲线的斜率比其他两组显著增大(P<0.05);FPI损伤同侧组和对侧组双脉冲易化(PPF)比值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幅值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FPI损伤同侧组和对侧组双脉冲抑制(PPD)比值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大鼠单侧液压脑损伤对双侧海马均可产生影响,导致双侧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传递增强,抑制性突触传递减弱。  相似文献   
99.
目的以冰粒子为致孔剂,用粒子滤出—冷冻干燥复合工艺制备PHB多孔支架。方法本实验以氯仿为溶剂,将PHB溶液浇入预先排列好的冰微粒空隙中,采用真空渗流方法制备冰微料-PHB复合体,液氮冷却成型后,用粒子滤出—冷冻干燥复合工艺制备多孔支架。通过扫描电镜(SEM)观测,研究该制备工艺对支架形貌的影响。结果制备的块状三维多孔支架孔径可调、孔隙结构良好、孔隙连通度高。结论本文工艺所制备的多孔支架无致孔剂残留,孔隙率高,孔隙连通度高,制备过程不会损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可安全地用于组织工程可降解聚合物多孔支架的制备。  相似文献   
100.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其微创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6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完成手术44例,其中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24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20例;中转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例。结果手术中无副损伤。手术后无胆漏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是治愈出院。32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未发现残余结石及胆道狭窄。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是可行的,而且具有极大的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