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26篇
  免费   835篇
  国内免费   53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2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496篇
内科学   3246篇
皮肤病学   227篇
神经病学   798篇
特种医学   6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72篇
综合类   5282篇
预防医学   1063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391篇
  73篇
中国医学   1735篇
肿瘤学   8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278篇
  2023年   608篇
  2022年   698篇
  2021年   973篇
  2020年   763篇
  2019年   623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592篇
  2016年   637篇
  2015年   721篇
  2014年   1172篇
  2013年   1125篇
  2012年   1336篇
  2011年   1337篇
  2010年   1110篇
  2009年   1035篇
  2008年   1179篇
  2007年   918篇
  2006年   844篇
  2005年   795篇
  2004年   485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联合Tei指数在冠心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将其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按照病变支数的不同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不同病变支数组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及Tei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IMT、斑块积分联合Tei指数在冠心病筛查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Tei指数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P<0.01)。多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Tei指数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患者,且双支病变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患者(P<0.01)。冠心病患者病变支数与颈动脉IMT、斑块积分、Tei指数均呈正相关(r=0.812、0.753、0.798,P<0.01)。颈动脉IMT、斑块积分、Tei指数单独及联合诊断曲线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我院确诊为冠脉左前降支狭窄的冠心病患者200例被均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观察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NLR、冠脉斑块CT值、冠脉斑块类型,分析NLR与冠脉斑块CT值的相关性.结果:与SAP组比较,UA...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家族聚集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脑梗死患者与散发性LAA脑梗死患者ADP、CYP2C19、P2Y12受体及GPⅡb/Ⅲa等表达差异.方法 收集家族聚集性LAA脑梗死和散发性LAA脑梗死患者各25例分别为家族组及散发组,选择2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64.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影响动脉硬化斑块的去稳定化,MMP-2和MMP-9降解斑块部位的纤维帽,促进平滑肌细胞从中层迁移到内膜,加重了血管的结构改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发生,使斑块易于破裂.本文对此进行简要阐述,并介绍了对MMP-2和MMP-9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究MRI与CT在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8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块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RI与CT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在两种病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RI检测所得图像质量与CT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检测所得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检出率分别为97.18%、76.06%,与CT检查的95.77%、73.24%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MRI诊断粥样硬化斑块(包括钙化、纤维样、脂样、混合样)的准确率为77.46%,显著高于CT诊断的53.52%(P <0.05)。结论:MRI与CT在颈动脉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均有一定应用价值,两者检测图像质量及病症检出率大致相等,但MRI检测在鉴别硬化斑块的准确性要高于CT检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6.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心绞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本病属中医学“厥心痛”“真心痛”“胸痹”范畴。祖国医学对其治疗除内服药物外,还采用内病外治法。  相似文献   
67.
活血化瘀方药降低心血管风险的可能性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导致血栓形成,是心血管风险中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血小板功能亢进和炎症因子的激活,是此类血栓形成致斑块破裂的重要机制。有些学者称“若无血栓,即无事件”,是很符合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血脂和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IVUS-VH)学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方法:对44例ACS患者及22例SA患者行IVUS-VH分析,并对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进行测定,计算LDL-C/HDL-C比值,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坏死核心(NC)所占的比例与LP(a)、LDL-C/HDL-C的相关关系。结果:ACS组斑块中NC和钙化组织比例明显高于SA组(t=4.669、9.894,P<0.001),而纤维组织及纤维脂肪组织则明显低于SA组(t=7.184、5.290,P<0.001)。ACS组患者血清LDL-C/HDL-C、LP(a)水平高于SA组患者(t=3.512、19.139,P<0.001)。ACS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NC比例与血清LP(a)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r=0.549,P<0.001)。结论:LP(a)可能代替IVUS-VH帮助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30名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A组)、脑供血不足患者(B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老年健康体检者(C组)血清中Hs-CRP含量。结果A组Hs-CRP含量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s-CRP与动脉硬化引起的急性脑梗死有关,Hs-CRP与稳定性颈动脉硬化性斑块患者的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无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管壁核因子-κB(NF—κB)-DNA结合活性、AngⅡ水平、AngⅡ受体1(ATl)和MCP-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依那普利的抗AS作用机制。方法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高脂对照组(HC)和依那普利组(HC+E)。实验结束时。检测3组兔的血脂和AngⅡ水平、主动脉组织NF-KB-DNA结合活性、ATl和MCP-1蛋白表达及各组血管新生内膜厚度和AS斑块面积。结果HC+E组的的TC、TG和LDL-C水平与HC组相比虽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AngⅡ水平、NF-KB—DNA结合活性、ATl和MCP-1蛋白表达、血管新生内膜厚度和AS斑块面积均明显小于HC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可通过抑制NF—KB—DNA结合活性、降低A职Ⅱ水平、减弱ATl和MCP-1蛋白表达而发挥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