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9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8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87篇 |
内科学 | 147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156篇 |
预防医学 | 25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49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周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5):90-91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鉴别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以提升消化道早癌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疑似消化道早癌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内镜黏膜切除、剥离或外科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确诊为消化道早癌60例,其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患者35例(A组)、外科剖腹手术25例(B组),确诊为消化道早癌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窥镜、超声内镜、NBI内镜,根据内镜影像评分对诊断进行评价;比较2组不同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等。结果内镜窄带成像(NBI)内镜在形态、胃小凹分型、毛细血管形态3方面均优于常规内窥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经济花费3方面均较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外科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对消化道早癌诊断准确性要优于常规内窥镜和超声内镜,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内镜黏膜下切除术对治疗消化道早癌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创口小、安全、有效,在大力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 通过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NBI-ME)对结直肠病变进行观察,研究NBI-ME内镜技术对发现结直肠新生性病变的优势,以及对结直肠肿瘤性病变判断的精准度.方法 680例患者进行了完整普通肠镜、NBI-ME、色素内镜检查.对新生性病变分别用普通光镜、NBI-ME模式及色素放大方法观察病变表面结构,记录微血管形态(MP)和腺管开口分型(pit),对病变性质的判断结果与病理诊断比较.结果 NBI-ME在385例患者发现新生性病变513个,而普通光镜只检出其中的74.1%(380/513),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色素内镜能检出86.0%(441/513),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普通光镜漏检主要为微小病变及平坦型病变.NBI-ME对判断病变肿瘤性或非肿瘤性准确率为94.2%,敏感性90.2%,特异性95.3%,显著高于普通光镜和色素内镜(P〈0.001).结论 NBI-ME内镜技术有利于发现微小病变和平坦型病变,能清晰观察病变表面pit形态结构、微血管形态,对判断病变肿瘤性或非肿瘤的准确率明显比普通内镜和色素内镜高,检查操作时转换模式方便,NBI-ME将成为发现结直肠新生性病变和鉴别是否肿瘤性的更有效的内镜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不同中医证型与窄带成像内镜下食管上皮微血管分级的相关性,探讨运用中医辨证评估反流性食管炎疾病转归风险的可行性。方法:对81例LA-B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在窄带成像内镜下对其食管上皮微血管进行分级,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经非参数检验得出不同中医证型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管上皮微血分级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不同中医证型与NBI下食管上皮微血管分级二者具有相关性,中医辨证用于评估反流性食管炎疾病转归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运用窄带成像(NBI)结合放大内镜对结肠息肉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其在腺管开口形态及病理学类型的差异。方法肠息肉患者110例,共留取147个病理组织学活检样本,利用NBI结合放大内镜技术观察结肠息肉腺管开口类型、微血管形态与肿瘤性息肉的关系,并与病理组织学比较,分析肿瘤性息肉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肿瘤性息肉的腺管分型多为Ⅲ、Ⅳ、Ⅴ型。对肿瘤性息肉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91.16%、88.37%、95.08%)均高于普通肠镜(80.27%、79.07%、81.97%),且NBI放大内镜诊断上皮内瘤变及早癌的准确率也明显高于普通内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BI结合放大内镜能更清楚地观察到息肉表面的腺管开口及表面微血管形态,有利于结肠息肉样肿瘤性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36.
消化内镜特殊光学处理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窄带成像技术、智能电子分光比色技术、I-Scan为代表的一组特殊光学处理成像技术,突现消化道黏膜表层的毛细血管和腺管开口等微细形态,从而发现传统内镜下无法显示的病灶及组织特征,为内镜下精确的诊断和活检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提高异型增生和癌组织的检出率。现就具有特殊光学处理成像技术的上述三种内镜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消化道疾病诊疗方面的发展情况和研究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7.
幽门螺杆菌感染时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的胃粘膜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的胃粘膜细微结构变化。方法对112例具有不同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在完成普通内镜检查后,应用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术对胃窦胃小凹形态和胃体集合小静脉进行观察,并在所观察部位活检做病理检查及快速尿素酶检测,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胃体下部集合小静脉分为规则型(R)、不规则型(Ⅰ)和消失型(D),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8.9%、64.3%和69.1%,其中D型和Ⅰ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R型(P〈0.01)。幽门螺杆菌只发生在胃小凹的B、C、D3型中,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25.0%、67.6%和33.3%,C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B型和D型(P〈0.05)。结论放大内镜窄带成像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粘膜表现为集合小静脉模糊、混乱或消失,胃小凹稀疏、粗大、开口扩张发红。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探究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应用色素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的临床效能。方法以回顾性方法研究2020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根据不同的诊断检查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0)及观察组(n=60),以临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最终的诊断结果、病变组织的轮廓清晰度以及疾病检出率。结果对照金标准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更低,诊断方案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变轮廓清晰度为2分的分布区域占比相对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提示为≤中度非典型增生的病例占比更高(P<0.05)。结论在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临床诊断中应用色素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 探讨分析窄带成像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NBI)技术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病变的患者108例,以窄带成像内镜(narrow band imagi...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