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8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9篇
临床医学   657篇
内科学   36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898篇
综合类   1396篇
预防医学   3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2篇
  2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率低,仅占消化道肿瘤的1—5%~(〔1〕)。起病隐匿,无特殊临床表现,目前又缺乏有效检查方法,误诊率高。我院近10年来收治并经手术证实小肠肿瘤18例,其中十二指肠肿瘤10例,空回肠肿  相似文献   
22.
23.
经"T"管放置营养管于空肠施行肠内营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胜英  姜国华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9):552-553,F003
目的为了探索胆道术后需肠内营养者空肠置管的新途径。方法在X-线下循“T”管、经十二指肠置营养管于空肠。结果患者在顺利施行肠内营养后痊愈。结论该法为胆道术后患者提供了一条肠内营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4.
肝胆管结石术后残留和复发是肝胆管外科最头痛的并发症 ,本文回顾总结本院五年来肝胆管结石术中采用空肠盲袢皮下埋置病人临床资料 ,分析本术式的可行性及实用性。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5例 ,男性 6例 ,女性 9例 ,年龄 30~ 6 7岁 ,平均 4 8岁 ,其中肝内外胆管结石无法取净 9例 ,泥沙样结石 2例 ,合并胆总管下段狭窄 4例 ;第一次手术11例 ,第二次手术 4例。1.2 手术方式1第一次手术者均作胆囊摘除 ,尽量取出结石并用导尿管冲洗 ,胆总管与空肠作 Roux— Y吻合术 ,空肠盲袢埋置于剑突皮下。 2第二次手术者胆道探查取石后作胆总管…  相似文献   
25.
本文报告郑州市学龄前健康儿童空肠弯曲菌带菌特征,从403名城市及农村学龄前健康儿童的粪便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33株,阳性率8.19%卫生状况较差的农村带菌明显高于市区,分别为14.35%和1.55%,〈x~2=14.85,p<0.01〉,带菌率以秋季最高达12.77%,夏季最低仅3.7%,3岁以内儿童带菌率明显高于大年龄组儿童.其中以2岁儿童最高为30%,两性带菌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在我市区空肠弯曲带菌率较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我省空肠弯曲菌肠炎的发病及其流行规律,我们于1985年7月~1986年8月组织灌县、南充、乐山、自贡等地及89年7~9月组织峨眉山市卫生防疫人贝对当地确诊的腹泻病人,按统一检验方法采集大便,进行了空肠弯曲菌的病原学检测,并对检出的部分空肠弯曲菌肠炎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结果 1、空肠弯曲菌肠炎的阳检率及分布: 采集腹泻患者大便标本1837份,检出空肠弯曲菌63株,其检出率为3.43%。 (1) 地区分布:在调查的5个地区中,  相似文献   
27.
胃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而手术治疗中全胃切除术在我国约占胃癌手术的6%。我院从1990年以来,施行全胃切除空肠间置P式襻代胃术共32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病历摘要患者男 ,5 3岁 ,海员。因胃大部切除术后反复腹泻 ,伴消瘦 14年于 2 0 0 1年 11月 2 8日入院。患者 14年前因胃溃疡穿孔在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 (毕氏Ⅱ式 )。术后 1个月开始腹泻 ,每天 4~ 5次 ,多则 10余次。均为不消化食物残渣 ,未见黏液及脓血 ,常在进粗糙或油腻类食物后加剧 ,进半流质饮食时则明显减轻 ,有时大便成形。腹泻时无里急后重 ,无恶心、呕吐及畏寒发热。服用多酶片、双歧杆菌 (培菲康 )治疗稍有好转。近半年来出现下腹胀闷不适 ,曾在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吻合口溃疡、胃肠钡剂造影为残胃毕氏Ⅱ式吻合口通畅 ,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29.
贵刊2003年第9卷第2期刊发的“空肠皮下盲袢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地位”一文,报道利用空肠皮下盲袢行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人27例,对设置空肠皮下盲袢的两种术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读者受益匪浅。笔者有几点看法与体会,在此冒昧提出,愿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30.
带蒂皮下盲段空肠肝门胆管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胆肠吻合术是根据“通畅胆流”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基本原则而应用于临床的,由于术式废弃了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Oddi’s括约肌,使胆汁的流变和十二指肠的生理效应发生改变,加上难以解决的肠胆逆流等问题,术式受到挑战。笔者从1994年1月-1999年12月,采取用一段带蒂游离空肠置于皮一下并与肝门胆管整形完成胆道修复重建治疗肝胆管结石并狭窄病例,随访3-8年,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