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781篇
  免费   4897篇
  国内免费   5257篇
耳鼻咽喉   741篇
儿科学   884篇
妇产科学   984篇
基础医学   4854篇
口腔科学   1552篇
临床医学   31167篇
内科学   9520篇
皮肤病学   865篇
神经病学   2360篇
特种医学   37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5篇
外科学   17836篇
综合类   58253篇
预防医学   24686篇
眼科学   2558篇
药学   33952篇
  995篇
中国医学   8965篇
肿瘤学   2809篇
  2024年   943篇
  2023年   4252篇
  2022年   3934篇
  2021年   5845篇
  2020年   6691篇
  2019年   6811篇
  2018年   2910篇
  2017年   9013篇
  2016年   8755篇
  2015年   8138篇
  2014年   15314篇
  2013年   11092篇
  2012年   11326篇
  2011年   10877篇
  2010年   9357篇
  2009年   8778篇
  2008年   14089篇
  2007年   10972篇
  2006年   10082篇
  2005年   11947篇
  2004年   7377篇
  2003年   5470篇
  2002年   4294篇
  2001年   3527篇
  2000年   2858篇
  1999年   2306篇
  1998年   1804篇
  1997年   1549篇
  1996年   1266篇
  1995年   1196篇
  1994年   1006篇
  1993年   556篇
  1992年   591篇
  1991年   510篇
  1990年   474篇
  1989年   505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103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报道手部软组织缺损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方式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不同部位,应用六种不同的手与前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本组57块皮瓣中,除4块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外观满意,弹性、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6~12mm。结论手与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创伤小。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椎间盘术术后椎间隙急慢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椎间盘术后,通过临床查体,MRI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检测,对椎间隙感染进行诊断,急性椎间盘感染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椎间隙引流等方法治疗:慢性椎间隙感染采用椎间隙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法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被诊断为椎间隙感染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剧烈的腰痛,低热,血象升高,血沉加快,腰椎MRI出现特征性改变等表现。其中6例获得早期诊断,早期保守治疗效果良好。1例慢性感染合并腰椎不稳患者予以后路病灶,植骨内固定术,8例患者均症状改善,病愈出院。结论: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应该早期渗断,并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应用不同疗效指标,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各不相同。结论药物经济学在帮助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期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中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立体定向术6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出血7~12h内应用立体定向手术进行微创血肿抽吸,出血量40~90ml,其中清醒21例,烦躁17例,嗜睡4例,浅昏迷15例.术后患者均放置引流管,术后第2d复查CT.结果 本文65例患者均存活,CT复查60例血肿完全清除,5例清除85%以上,15例浅昏迷中12例转为嗜睡,余患者清醒.随诊按ADL分级测评:I级(完全恢复)8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12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行走)31例,Ⅳ级(卧床,但意识清醒)14例,Ⅴ级(植物生存)0例.结论 中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如能在早期行精准定位的立体向术,能有效清除血肿,减少继发脑损害,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95.
《武警医学》2007,18(9):F0004-F0004
王宏,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武警总医院磁共振科主任。从事磁共振影像工作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先后在全国重点医学杂志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经常出席国际放射学会议及全国、全军影像学术大会并多次作专题讲座。主编《眼眶病的MRI诊断学》、《肝脏移植CTMRI诊断学》、“肝脏移植MRI诊断图谱》、《眼眶病MRI诊断图谱》四部专著填补了医学影像诊断学的空白;  相似文献   
996.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至今还是一个难题。①难在尚无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既安全又可靠;②难在评定药物治疗后果,可能心律失常减少了,但远期死亡率反见上升;③难在评定药物治疗效果,心律失常自然病史起伏不定,如心律失常自发缓解,误判为药物治疗作用;④难在预测促心律失常反应,心肌对AAD反应是变数,当心肌敏感性增加,就会出现促心律失常反应。因此心律失常治疗虽有指南,但在具体患者治疗上应个体化,由此既增加了治疗难度,又使治疗不能规范化,这是药物治疗难点所在。1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发展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起始于奎尼丁,用于心房颤动(简…  相似文献   
997.
椎管内麻醉的脊神经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以及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CSEA)麻醉,主要优点为:(1)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作用强于全身麻醉;(2)诱发轻度低血压,减少术中出血;(3)用于术后镇痛效果较全身用药更确切,全身副作用较轻;(4)胸段硬膜外腔麻醉通过阻滞胸交感神经使心率减慢并减轻左心后负荷,从而改善心肌氧供需平衡;(5)腰段椎管内麻醉后下肢血流速度加快,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降低;同时促进肠蠕动,利于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98.
HO-1系统在器官移植中的细胞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红素加氧酶-1是血红素分解代谢的关键酶。研究发现,HO-1过表达能改善移植器官再灌注后的功能恢复,延长移植物生存时间。本文综述了HO-1系统在器官移植中的细胞保护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脑保护下的颈动脉狭窄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12例有临床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术中同时使用颈动脉滤器进行脑保护,并对颈动脉滤器所回收的物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12例患者支架及滤器均成功植入,滤器均成功回收。回收物质为微小血栓颗粒、泡沫细胞、胆固醇颗粒。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可有效缓解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血流障碍,预防术中脱落的微小栓子进入脑内。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对大鼠胰腺移植受体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参附注射液预处理组(SF组.n=12),12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IR组和SF组大鼠均接受胰腺移植,再灌注后5d检测小肠通透性和吸收功能,检测血清TNF-α、NO、SOD和淀粉酶活性,取受体空肠粘膜组织检测小肠粘膜粘膜湿重、微绒毛高度及宽度、MDA含量及MPO活性,同时取肠系膜静脉血、肠系膜淋巴结、肝及脾组织进行细菌培养,观察细菌易位情况。结果再灌注后SF组血清TNF—α含量(P〈0.01)、淀粉酶活性(P〈0.01)、MDA含量(P〈0.01)、MPO活性(P〈0.01)、小肠通透性(P〈0.01)、细菌易位率(P〈0.01)和小肠粘膜损伤程度均低于IR组;血清NO和SOD含量、小肠吸收功能均高于IR组(P〈0.01)。结论SF预处理可保护大鼠胰腺移植受体小肠肠粘膜屏障,降低细菌易位率,机制可能与降低胰酶活性、减少TNF—α生成、减轻PMNs粘附与聚集、增加NO和SOD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