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4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81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71篇
内科学   129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584篇
预防医学   23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14篇
中国医学   17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358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简明  陈泗林 《右江医学》2001,29(5):371-372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改变规律及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 41例非瓣膜性心脏病和2 1例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最宽P波 (Pmax)和P波离散度及与左房大小关系 ,并与 30例正常人对比。结果 :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左房大小、Pmax、P波离散度、Pmax≥ 110ms、P波离散度≥ 40ms等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非瓣膜性心脏病组年龄大于瓣膜性心脏病组 ,左房大小及Pmax均小于瓣膜性心脏病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Pmax、P波离散度结合左房大小、年龄对预测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我院 1995年至 1997年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8例 ,测量治疗前后的心电图上相应导联的QT间期及RR间期 ,算出不同时期的QT离散度 (QTd)、校正的QT间期(QTc)及校正的QT离散度 (QTcd) ,通过分析 ,发现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及预后与QTd及QTcd值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48例患者年龄 38~ 6 6岁 (平均 5 2 .7岁 ) ,男 31例 ,女 17例 ,均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特征性改变。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的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方法 ,溶栓剂采用尿激酶 ,以及硝酸甘油、肝素、吗啡、吸氧等措施。当室…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QT离散度变化与室笥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92例患者与90例正常对照组的QT离散度,按有无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分组分析。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QTd、QTcd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合并严重室心律失常组的QTd、QTcd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合并严重室心律失常组的QTd、QTcd均大于无严重室生心律失常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结论: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QT  相似文献   
54.
复方丹参滴丸是在复方丹参片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药学新技术研制成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可有效地缓解冠心病心绞痛,降低冠心病的猝死率.是防治心绞痛的理想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心肌缺血有关。但目前对其心肌电生理的影响研究甚少。QT离散度(QTd)反映心室肌复极化离散的程度.  相似文献   
55.
回顾性单盲法分析10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后首次心电图,参照室律失常Lown和Woff分级分组,观察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恶性程度的关系,探讨QTd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认为QTd值检测,对AMI预后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6.
回顾性单盲法分析 10 6例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入院后首次心电图 ,参照室性心律失常Lown和Woff分级分组 ,观察QT离散度 (QTd)与室性心律失常恶性程度的关系 ,探讨QTd对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 ,QTd在AMI患者各亚组间和AMI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 (P均 <0 0 1) ,且AMI组QTd与所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rs’ =0 .5 73)。认为QTd值检测 ,对AMI预后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增大在冠心病患者是预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有用指标。旨在估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主支架术(PTCA+stent)前后对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对60例冠心病患者行PTCA+stent术前后QT离散度进行分析。男性4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7岁,患者为单支血管病变36例,多支血管病24例。本组对PTCA+stent术前后同步3导联的标准12导联心电图Q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AMI早期QT间期离散度、JT间期离散度与严重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定 46例AMI患者心梗发生后第 3d的QT间期离散度 (QTd)和JT间期离度 (JTd)。并与30例正常人的对照组比较。结果 :AMI组QTd、JTd、QTcd较对照组显著增大 (P <0 0 1 )。住院期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组 (1 8例 )的QTd、JTd、QTcd较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组 (2 8例 )明显增大 (P <0 0 1 ) ,且发生室颤的 9例患者QTd、JTd、QTcd比无室颤的明显增大 (P <0 0 1 )。结论 :早期测定AMI患者QTd、JTd、QTcd对患者近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118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以无血管狭窄者为对照组 ,以冠脉血管狭窄程度 6 0 %~ 10 0 %者为观察组。测定QT离散度 ,再把观察组按有无心衰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QT离散度分别为 38± 11ms和 5 4.1± 2 2 .3ms(P <0 .0 0 1)。有、无心衰组的QT离散度分别为 6 2 .1± 2 0 .2ms、5 0 .3± 2 7.8m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心电图QT离散度的改变与心肌缺血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0.
血压周期紊乱易发生左室肥厚 ,QT离散度 (QTd)代表心室复极的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 ,可表明节段性心肌复极异常。本文通过 6 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 ,以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与血压昼夜节律及QTd的关系 ,并了解QTd对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选择 1998年~ 1999年来我院疗养体检的高血压患者 6 4例 ,均符合 1978年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其中男 38例 ,女 2 6例 ,最小年龄 6 2岁 ,最大年龄 86岁 ,平均 6 7.0 8± 7.6 4岁。Ⅰ期 34例 ,Ⅱ期 2 8例 ,Ⅲ期 2例。LVH标准超声检测左室重量指数男≥ 13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