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3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70篇
内科学   1094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2146篇
预防医学   32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795篇
  10篇
中国医学   367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植入心脏起搏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36例既往植入心脏起搏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治疗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浆pro-BNP、CRP、IL-6、TNF-α、IL-10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浆pro-BNP、CRP、IL-6、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0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pro-BNP、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血浆pro-BNP(413±99.89)pg/L、CRP(7.04±1.22)mg/L、IL-6(14.66±3.44)ng/L、TNF-α(13.51±2.56)ng/L均低于对照组的(576±134.5)pg/L、(8.89±2.13)mg/L、(18.99±5.67)ng/L、(16.66±5.2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发生1例高血钾症,暂停3 d药物加用呋塞米(商品名:速尿)缓解;未见血管性水肿情况,肝肾功能未见恶化。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有效降低植入心脏起搏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pro-BNP、CRP、IL-6、TNF-α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2.
193.
194.
目的:评价探究贝那普利联合黄葵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2例来某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研究观察,按照抛硬币的分组方式均匀分成两组,即为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和观察组(贝那普利联合黄葵)各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尿素氮以及血清肌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选用黄葵联合贝那普利的药物价值高,对患者肾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5.
目的研究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过程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包括胞外信号调节激酶、c-Jun NH2-末端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变化,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心肌肥厚和CaN、MAPK的影响。方法制作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模型;以左心室重、左心室重与体重比值、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左心室后壁和室间隔厚度作为大鼠心肌肥厚指标;应用RT-PCR法测定大鼠心肌CaN和MAPK mRNA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aN蛋白表达,以对硝基苯磷酸作底物测定CaN活性。结果两肾一夹术后2个月大鼠已发生心肌肥厚,术后3个月心肌肥厚进一步加重;手术组大鼠左心室心肌CaN mRNA、蛋白表达和CaN活性以及c-Jun NH2-末端激酶mRNA表达均高于同龄假手术组。培哚普利治疗可逆转大鼠心肌肥厚和CaN、c-Jun NH2-末端激酶的变化。结论培哚普利可通过抑制胞内CaN和c-Jun NH2-末端激酶信号通路逆转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96.
目的探讨赖诺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分别口服赖诺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8周,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或)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浓度。结果①高血压组患者血浆AT-Ⅱ、ALD,血清IGF-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为0.023,0.018,0.032),LVH组高于无LVH组(P值为0.0083)。②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AT-Ⅱ、ALD、IGF-1和LVMI水平均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36,0.028,0.031),但赖诺普利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卡托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赖诺普利与卡托普利均有降压及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但赖诺普利逆转LVH的强度更强,且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7.
目的比较比索洛尔、拉西地平和赖诺普利对29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交叉的方法,运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三药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彼此间降低偶测血压的幅度无显著差异。比索洛尔和拉西地平降低24小时平均和白天平均血压的幅度大于赖诺普利。三药均能有效控制清晨血压高峰期的血压,它们的降压谷/峰比值都超过65%。结论比索洛尔、拉西地平和赖诺普利均可每日服用1次,前二药控制24小时血压及清晨醒后的高峰期血压较后者为佳。  相似文献   
198.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培哚普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缬沙坦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成功接受支架治疗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ACEI组64例和ARB组62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以支架内或支架临近血管管腔直径狭窄程度等于或大于50%为再狭窄的诊断标准,随访6~12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死亡、心绞痛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靶血管再次形成率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 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既往疾病、超声心动图左心房直径和左心室内径、服用药物种类、血脂、操作因素、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EI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18.8%)高于ARB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ACEI组和ARB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3%和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靶血管再次重建率ACEI组(15.6%)高于ARB组(3.2%),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4).结论 ARB可能比ACEI更有效预防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相似文献   
19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831-4832
选取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179mm Hg,舒张压90~109mm Hg)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5~10m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降压效果显著,比单独应用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更佳,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合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0.
目的:观察应用福辛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IgA肾病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肾脏的可能机制。方法30例IgA肾病患儿知情同意后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按分级标准及临床表现给予包括糖皮质激素、双嘧达莫等)基础上加福辛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随访终点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5天、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同时检测尿TGF-β1水平。结果①治疗后15天,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TGF-β1含量均无下降。②治疗后1个月,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TGF-β1含量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TGF-β1含量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3个月,两组与治疗前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TGF-β1含量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④治疗后6个月,两组与治疗前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与尿TGF-β1含量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但与同组3个月比较,仅24 h尿蛋白定量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缬沙坦有较好的降低IgA肾病患儿尿蛋白的作用,可能与其早期改善肾纤维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