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02篇
  免费   1107篇
  国内免费   267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1382篇
内科学   384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80篇
综合类   4724篇
预防医学   626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2412篇
  21篇
中国医学   14944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589篇
  2022年   582篇
  2021年   648篇
  2020年   564篇
  2019年   527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584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679篇
  2014年   1312篇
  2013年   1153篇
  2012年   1320篇
  2011年   1407篇
  2010年   1239篇
  2009年   1123篇
  2008年   1129篇
  2007年   1049篇
  2006年   964篇
  2005年   1013篇
  2004年   958篇
  2003年   1073篇
  2002年   890篇
  2001年   871篇
  2000年   616篇
  1999年   603篇
  1998年   594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558篇
  1995年   426篇
  1994年   352篇
  1993年   238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参蛤散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大鼠血管功能实验装置,观察累积浓度的参蛤散对U46619预收缩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使用参蛤散预处理血管环后,观察累积浓度的CaCl_2对苯肾上腺素(Phe)和氯化钾(KCL)预收缩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采用不同钙离子拮抗剂预处理血管环后,分别观察累积浓度参蛤散对血管环张力变化的影响。结果参蛤散对U46619预收缩的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P <0. 01);使用参蛤散预处理血管环后,累积浓度的CaCl_2对血管环的收缩幅度明显下降(P<0. 01);使用钙离子拮抗剂预处理血管环后,均可明显增加参蛤散的血管舒张效应,且维拉帕米的效果更加明显(P <0. 01)。结论参蛤散能够呈剂量依赖性的产生血管舒张作用,其舒张作用可能与钙离子通道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蛇串疮祛痛汤结合青黛雄黄散外敷对带状疱疹患者疗效及炎性因子影响。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0例带状疱疹患者,均由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0例)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蛇串疮祛痛汤及青黛雄黄散外敷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评分(VAS)及神经痛、皮疹、水疱等中医症状积分、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等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干预后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GQOL-74)。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2.00%),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各组患者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IL-2及IL-6、IL-10水平均相当,干预后各组患者VA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IL-2及IL-6、IL-10水平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GQOL-74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蛇串疮祛痛汤结合青黛雄黄散外敷干预可提升带状疱疹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疼痛等症状,患者恢复快,生活质量改善,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93.
重症急性胰腺炎恢复期常有"遗毒为害",中医症候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情缠绵难愈。唐文富教授基于本病病因病机,以伤寒六经为纲,另辟蹊径,化繁为简,认为其多属虚实寒热错杂之厥阴病,投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屡见功效。现总结了唐文富教授之临证经验,以期为本病的中医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观察牵正散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温针灸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牵正散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温针灸治疗。比较治疗效果、面部运动Portmann评分,检测面神经运动诱发动作电位的波幅和潜伏期,采用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面瘫程度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1.11%(P<0.05)。治疗7 d、14 d观察组患者的面部运动Portmann评分(10.44±0.88)分、(17.18±1.2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33±0.74)分、(11.04±1.05)分(P<0.05)。患者治疗后的面神经运动诱发动作电位的波幅有所升高,潜伏期有所缩短; 组间比较,以观察组的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但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牵正散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辨治利于改善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面肌功能及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隔药灸神阙八阵穴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AIO)患者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手术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隔药灸神阙八阵穴,均治疗1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肠功能评分、治疗前后胃动素(MOT)水平、IL-6、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治疗后,观察组恢复排气时间、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MO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MO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神阙八阵穴治疗AIO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降低MOT水平,有效调节血清IL-6、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997.
粉刺性乳痈与结节性红斑本属两种独立疾病,但郭宇飞教授在临床诊治中发现,两者发病都源于风湿夹杂痰瘀。或感受风湿、或过食肥甘厚味,导致风湿夹杂痰瘀,阻于乳络,结而成块,发为粉刺性乳痈,邪结于四肢,形成下肢结节性红斑。治疗选用消风散内服以疏风散热除湿,辅以双柏散外敷乳房及双下肢溻渍以化痰散结,消肿止痛,疗效满意,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3):186-193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结合动物实验验证,寻找银芍散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靶点,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结合文献报道筛选银芍散中核心化学成分。采用2D/3D化合物相似性方法和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中筛选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同时比对筛选CooLGeN数据库中已批准的降脂药物靶基因,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应用ClueGO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分析银芍散降血脂可能作用机制。采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银芍散干预6 w后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肝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肝组织TNF-α、NF-κB、PPAR-γ、LDL-R基因表达。结果:本研究建立了银芍散的"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共发现21个银芍散治疗高血脂症可能的作用靶点,GO富集及KEGG分析表明其中16个靶点涉及25条作用通路。分子对接显示银芍散潜在的16个作用靶点与34个活性之间有着较好的相互作用,其中TNF-α、NF-κB、PPAR-γ、LDL-R是其主要的核心靶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TC、TG、LDL-C含量、肝指数及肝匀浆TNF-α、NF-κB mRNA表达明显升高,HDL-C含量及PPAR-γ、LDL-R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银芍散90 mg/kg TC、TG、LDL-C含量、肝指数及TNF-α、NF-κB mRNA表达明显降低,HDL-C含量及PPAR-γ、LDL-R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银芍散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其治疗高血脂症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直接或间接调节影响脂肪代谢的关键靶点,抑制炎症因子,调节脂质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999.
夏鹏  赵生玉  文雯  高丽娟  付颖  韩丽  徐世军 《中成药》2020,(4):1051-1054
目的比较天地镇颤方颗粒剂、口腔速溶散抗帕金森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氢溴酸槟榔碱、氧化震颤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3种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氢溴酸槟榔碱组(氧化震颤素组、MPTP组)、美多巴组(50 mg/kg)、天地镇颤颗粒组(2. 70 g/kg)、天地镇颤口腔速溶散组(2. 70 g/kg)。评价氢溴酸槟榔碱、氧化震颤素致震颤小鼠的震颤行为学,并检测黑质和纹状体SOD、MDA水平。评价MPTP致PD小鼠自主活动、开场运动及爬杆时间,并检测脑组织MDA、SOD水平及黑质TH神经元。结果颗粒剂能改善小鼠震颤行为;2种剂型均能降低震颤小鼠纹状体MDA水平,增加纹状体SOD水平(P<0. 05,P<0. 01),均能提高MPTP致PD帕金森病小鼠自主活动,增强开场运动;仅口腔速溶散能够改善爬杆行为,均对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P<0. 05,P<0. 01)。结论天地镇颤方颗粒剂改善帕金森病震颤具有优势,而天地镇颤方口腔速溶散在保护多巴胺神经、改善运动协调方面具有优势,最终选择口腔速溶散作为优选剂型。  相似文献   
1000.
赵军  师建平  段迎喜 《河南中医》2020,40(3):344-347
脾胃之气的充足和清气的正常升发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决定意义,饮食、劳倦、情志、外感对脾胃的损伤往往影响中焦脾胃清阳的生成及升发,脾胃病以本虚为主,多由虚致实,虚实兼有,病机关键为升降失常,脾气不升。肝对人体气机具有升宣调畅作用,脾气的升清有赖于肝气升发促进。在补中益气的同时,要补肝益气。同时,肾精气充盈,元气方能充沛,肾阳又主气化,肾精不封、肾气不固者必致肾气下陷。治疗须温肾壮阳、升阳举陷。脾胃中气不足,气机郁滞而化火,并脾之清气下流而生泄泻,相火乘其土位更加耗伤中焦清阳之气。段老师特别注重脾气生长、升发,只有清阳升发,脾气上升,元气才能充沛,阴火才会收敛潜藏。治疗时运用辛甘之药以补益中气,借升阳风药以助肝胆之用,补其中而升其阳,升浮变通,使生长之气健旺。段老师善于运用甘温之品,温补中气,升发清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