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376篇
  免费   17275篇
  国内免费   11855篇
耳鼻咽喉   4149篇
儿科学   5691篇
妇产科学   3991篇
基础医学   10203篇
口腔科学   3047篇
临床医学   59781篇
内科学   32864篇
皮肤病学   3579篇
神经病学   4924篇
特种医学   183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9篇
外科学   24513篇
综合类   71055篇
预防医学   23697篇
眼科学   3907篇
药学   44102篇
  320篇
中国医学   26286篇
肿瘤学   10948篇
  2024年   2538篇
  2023年   9237篇
  2022年   7032篇
  2021年   7354篇
  2020年   6579篇
  2019年   4925篇
  2018年   4014篇
  2017年   7628篇
  2016年   9354篇
  2015年   12068篇
  2014年   18067篇
  2013年   20556篇
  2012年   30890篇
  2011年   33912篇
  2010年   31209篇
  2009年   23880篇
  2008年   26608篇
  2007年   21388篇
  2006年   16050篇
  2005年   11265篇
  2004年   9911篇
  2003年   7193篇
  2002年   6136篇
  2001年   5606篇
  2000年   3890篇
  1999年   3202篇
  1998年   1641篇
  1997年   1415篇
  1996年   1320篇
  1995年   1326篇
  1994年   1174篇
  1993年   986篇
  1992年   885篇
  1991年   734篇
  1990年   555篇
  1989年   503篇
  1988年   194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对治疗前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PSC)CT图像分型,并分析其CT征象,为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PSC患者治疗前的CT图像,包括肿瘤的部位、范围、大小、密度、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按照肿瘤的部位由上及下分为Ⅰ~Ⅳ型,并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从小到大分为a^d亚型。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PSC各亚型的占比,并对各亚型之间进行两两比较。采用R×C列联表精确概率检验比较分型和亚型肿瘤钙化的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对各分型和亚型肿瘤的大小和密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1例PSC中,Ⅰ~Ⅳ型的发生率分别为17.8%、30.7%、36.6%、14.9%,a^d亚型的占比分别为9.9%、25.7%、58.4%、5.9%。各亚型的占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c亚型明显高于a亚型(P=0.039),d亚型明显低于a亚型(P=0.036),其余各型之间无明显差异。各分型肿瘤内钙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各亚型肿瘤内钙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a^d亚型肿瘤钙化的比率逐渐增加。Ⅰ型肿瘤的左右径及上下径明显大于Ⅱ~Ⅳ型(P<0.05)。a亚型与b亚型肿瘤之间前后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b^d亚型之间前后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亚型肿瘤之间的左右径、上下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亚型径线最小,d亚型径线最大。结论101例PSC中,Ⅱ、Ⅲ型最多见,肿瘤较少累及第一骶骨;各亚型中,a型较少见,c亚型最多见,d亚型最少见。肿瘤的密度与分型无关,肿瘤内钙化与亚型有关。Ⅰ型肿瘤侵犯的范围较Ⅱ~Ⅳ型广泛,a^d亚型肿瘤的径线逐渐增大,CT分型有利于判断肿瘤的范围。PSC诊断延迟现象比较明显,但很少发生远处侵犯和转移。CT图像可对治疗前PSC分型,为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反义导向分子a(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a,RGMa)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单一延长应激模型大鼠皮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将30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on)、单一延长应激模型组(model)。建模后第7d观察两组大鼠行为学改变,并采用免疫荧光、逆转录PCR检测两组大鼠皮质RGMa的表达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僵立行为明显增加(0.01),皮质RGMa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多(0.01)。结论单一延长刺激诱导大鼠皮质RGMa蛋白及转录水平上调,可能是引起PTSD皮质体积缩小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垂体腺瘤26例(其中无功能垂体腺瘤6例、泌乳素瘤16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4例),拉克囊肿1例,胆脂瘤1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27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持续引流后痊愈。无死亡病例。随访3~6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较单纯的显微镜手术治疗创伤更小,肿瘤全切率更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联合对患有脑血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整群选择在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就诊的患有脑血栓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采用奥扎格雷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幅度、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脑血栓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脑血栓疾病药物治疗效果、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人数。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9.66±2.41)d和脑血栓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13.28±2.14)d明显短于对照组(13.62±3.47)、(17.39±3.20)d;脑血栓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0.6%)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8%);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人数(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奥扎格雷联合对患有脑血栓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5.
正每个月的那几天,你是否也在承受体重增加、腹部绞痛、脾气暴躁的痛苦?很多女孩每月都在忍受经期带来的种种不适。不管你是否正被月经问题所困扰,六招让你愉快度过每月的生理期。生理期综合征女性的内分泌由两种激素控制:激素和黄体酮。雌性激素帮助女性发育、刺激细胞代谢和显现各种女性的生理特征,黄体酮素帮助  相似文献   
26.
在所有癌症中,肺癌致死率最高。为了在极大程度上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将药效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应多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借助于分子诊断分类患者,并相应的采取治疗方案,进一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本文就传统的放、化疗方法和靶向药物与分子分型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4例位于头颈部,4例位于四肢,1例位于躯干;8例位于曝光部位,1例位于非曝光部位。4例为结节隆起型,2例为皮下结节型,1例为溃疡型,2例为混合型。5例表现为椭圆形肿块,4例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与肌肉信号相比,T1WI:2例呈等、稍低信号,7例呈等信号;T2WI:9例呈稍高信号;DWI:5例呈弥散受限高信号表现,4例未行DWI;Gd-DTPA增强扫描:7例重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7例见"鼠尾征",其中5例位于皮肤,2例位于皮肤和浅筋膜。结论:较大的皮肤鳞状细胞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RI对病灶术前评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8.
李兆云  庞月  白玲 《军事医学》2021,45(9):718-719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anthogranulomatous pyelonephritis,XGPN)是慢性肾盂肾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罕见,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漏诊或误诊.现将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诊治的1例弥漫性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以基因表达数据集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BCAN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Oncomine数据库中挖掘BCAN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情况。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ccRCC患者临床资料和目的基因的表达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GEO数据库中GSE73731数据集的ccRCC样本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与BCAN相关的蛋白。结果BCAN低表达组的ccRCC患者在病理分期及T分期方面低于高表达组(P<0.001;P=0.001);N分期及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AN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优于高表达组(P=0.033)。BCAN基因高表达组的样本主要富集在KRAS信号通路。结论BCAN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有望成为ccRCC不良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30.
皮肤损伤后的异常愈合会导致病理性瘢痕的产生。病理性瘢痕的出现不仅影响美观,严重时还会造成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病理性瘢痕的机制研究对于瘢痕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动物瘢痕模型是目前研究病理性瘢痕的重要模型手段之一。理想的动物瘢痕模型应该在组织学、细胞学等层面尽可能接近于人类的病理性瘢痕。该文分别从传统技术动物瘢痕中的啮齿类动物模型、兔耳模型和猪模型,以及新技术动物瘢痕模型这两个方面,结合近年来在瘢痕领域应用较多的研究,进行了相应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