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99篇
  免费   6101篇
  国内免费   4943篇
耳鼻咽喉   1442篇
儿科学   1815篇
妇产科学   411篇
基础医学   7511篇
口腔科学   988篇
临床医学   17889篇
内科学   7089篇
皮肤病学   586篇
神经病学   11276篇
特种医学   71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7篇
外科学   10984篇
综合类   32640篇
预防医学   6366篇
眼科学   1329篇
药学   11625篇
  242篇
中国医学   7454篇
肿瘤学   3046篇
  2024年   908篇
  2023年   3022篇
  2022年   3259篇
  2021年   3533篇
  2020年   3167篇
  2019年   3032篇
  2018年   1577篇
  2017年   2425篇
  2016年   2779篇
  2015年   3401篇
  2014年   5698篇
  2013年   5473篇
  2012年   7215篇
  2011年   7926篇
  2010年   7097篇
  2009年   6989篇
  2008年   7886篇
  2007年   7098篇
  2006年   6827篇
  2005年   7287篇
  2004年   6657篇
  2003年   6008篇
  2002年   4483篇
  2001年   3281篇
  2000年   2249篇
  1999年   1887篇
  1998年   1507篇
  1997年   1287篇
  1996年   1171篇
  1995年   1161篇
  1994年   916篇
  1993年   608篇
  1992年   532篇
  1991年   456篇
  1990年   350篇
  1989年   442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121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唐许  龚成  刘慧 《中国性科学》2019,(6):133-136
目的探讨抗神经梅毒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梅毒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武汉市汉阳医院诊治的134例神经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青霉素G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相关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接受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NK(%)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神经系统状态比较则显示,观察组患者脑脊液PRP滴度、CSF TPPA(+)例数、CSF WBCs≥10×10~6/L例数、脑脊液蛋白0.45g/L(例)例数、MMSE评分、VFT评分、DS评分、Stroop评分和AVL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梅毒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对其进行抗神经梅毒联合中药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血清中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达到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目的,此外,两者联用还有较强的驱梅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对比CT三维重建模型下模拟髋臼前柱2种经皮置钉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55例正常成人骨盆CT资料构建三维模型,共110侧髋臼前柱,调整模型透明度使其类似常规X线片,分别用2种置钉方法进行置钉,A组利用出口闭孔位和入口髂骨位引导置钉,B组利用髋臼前柱轴位引导置钉,置钉完成后恢复图像为不透明状态,记录螺钉是否进入髋关节及与耻骨支的位置关系。结果55例110侧髋臼,4侧未能找到髋臼前柱轴位影像予以剔除,106侧髋臼前柱纳入研究。2组模型均无螺钉进入髋臼。A组螺钉置入优秀、良好、尚可率分别为59.4%、17.0%、23.6%,B组分别为59.4%、22.6%、17.9%,2组总体置钉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9,P=0.407)。A组女性骨盆置钉优秀、良好、尚可率分别为7.1%、21.4%、71.4%,B组分别为28.6%、21.4%、50.0%,B组置钉质量显著高于A组(Z=-3.000,P=0.003)。A组男性骨盆置钉优秀率78.2%,良好率15.4%,尚可率6.4%,B组分别为70.5%、23.1%、6.4%,2组差异无显著性(Z=-0.969,P=0.333)。结论髋臼前柱轴位可以作为引导置钉的一种手段,尤其适用于女性患者,对于男性患者,2种方法均可实现较好的置钉。  相似文献   
64.
目的胫骨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手术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患者的常见手段,但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胫骨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10-08-2018-11-23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胫骨骨折固定手术治疗的104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52例例患者为观察组,52例实施全身麻醉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及心率(heart rate,HR)变化。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分别为(12.09±2.23)和(5.76±1.23)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6.11±3.42)和(7.15±1.49)min,t值分别为7.100和5.188,均P<0.001。观察组丙泊酚用量为(508.26±69.34)mg,低于对照组的(691.78±96.52)mg,t=11.135,P<0.001。T0时,两组MAP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与T2时,观察组MAP值分别为(110.59±13.27)和(88.95±9.18)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118.61±12.28)和(95.04±9.27)mm Hg,t值分别为2.199和3.366,P值分别为0.002和0.001;观察组T3时MAP值为(88.49±9.89)mm Hg,高于对照组的(83.09±9.21)mm Hg,t=2.881,P=0.005;观察组T1时HR值为(82.26±10.23)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8.17±11.25)次/min,t=2.803,P=0.006;观察组T2与T3时HR值分别为(76.16±8.17)和(75.53±8.46)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71.67±8.59)和(71.28±7.33)次/min,t值分别为2.731和2.738,均P=0.007。结论胫骨骨折患者术中经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缩短拔管与苏醒时间,减少丙泊酚用量,利于控制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及VIP等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随机对照试验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5月31日。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研究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712例患者,结果显示,与显微手术相比,内镜手术肿瘤全切率[优势比(OR)=1.23;95%可信区间(CI)(0.62~2.46);P=0.56]、手术时间(P0.05)、术后激素水平改善率[OR=1.21;95%CI(0.58~2.55);P=0.61]、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OR=1.44;95%CI(0.80~2.58);P=0.23]、脑/脑膜炎发生率明显减少[OR=1.15;95%CI(0.38~3.48);P=0.81]、尿崩发生率[OR=1.17;95%CI(0.71~1.94);P=0.53]均无明显改善,而术后鼻出血发生率[OR=0.24;95%CI(0.07~0.78);P=0.02]和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相比其术后鼻出血患者较少,术后住院天数短。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比较枸橼酸咖啡因和氨茶碱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为早产儿早期合理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8年6月在中国西电集团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接受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原发性呼吸暂停(AOP)早产儿62例作为研究组;2011 年 12 月-2014年5月同在中国西电集团医院新生儿科住院采用氨茶碱治疗的AOP患儿69例作为对照组。出生3~8 d及矫正胎龄40周时分别行头颅MRI检查,评估脑白质损伤(WMD)并进行两组比较;6个月及12个月时应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比较两组神经行为发育水平。结果 两组患儿在性别、出生胎龄及体重、产前孕母糖皮质激素应用及分娩方式、5 min Apgar评分、辅助通气和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头颅MRI显示两组患儿W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胎龄40周时头颅MRI显示,咖啡因组WMD较氨茶碱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个月及12个月时Ges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随访至校正6月龄时,咖啡因组患儿的大运动、精细运动及个人-社交评分均高于氨茶碱组(P<0.05);随访至校正12月龄时,咖啡因组患儿的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性评分均高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可明显改善AOP患儿6个月及12个月时的神经行为发育。  相似文献   
67.
68.
摘要:目的 探讨原络调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原络调神针刺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HAMD、MESSS评分及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及血清IGF-1、BDNF、N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原络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升高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作业治疗结合健侧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截肢患者幻肢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大腿截肢后伴幻肢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常规训练组、患侧TENS组、健侧TENS组)。常规训练组患者进行传统作业治疗;患侧TENS组患者在传统作业治疗基础上增加患侧TENS治疗;健侧TENS组患者在传统作业治疗基础上增加健侧TENS治疗。3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后采用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和抑郁状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定指数(PRI)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PRI总分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TENS组患者治疗后PRI总分明显低于常规训练组、患侧TE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SD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SDS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TENS组患者治疗后SDS总分明显低于常规训练组、患侧TE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治疗结合健侧TENS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大腿截肢患者的幻肢痛,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淋巴结阴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R-NENs)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83例淋巴结阴性R-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定期随访。  结果  83例患者中男性49例(59.0%)、女性34例(41.0%);平均年龄(43.3±11.4)岁;61例(75.5%)患者主要因非特异性症状就诊;肿瘤单发75例(90.4%);肿瘤平均直径为(0.8±0.7)cm;主要浸润黏膜层及黏膜下层80例(96.4%);病理分级以G1为主,共65例(78.3%),Ki-67指数平均值为(2.1±1.7)%;肿瘤分期Ⅰ期78例(94.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gA阳性29例(34.9%)。治疗方式使用内镜下切除67例(80.7%),手术16例(19.3%)。中位随访时间24(3~90)个月,5年生存率100%,2例(2.4%)复发。肿瘤复发与Ki-67阳性指数具有显著相关性(P=0.025);肿瘤浸润深度与肿瘤直径具有相关性(P=0.030)。Kaplan-Meier法分析得出治疗方式、肿瘤分级对预后复发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01)。  结论  淋巴结阴性R-NENs直径>1.0 cm相对容易浸及固有肌层,直径≤ 1.0 cm也有浸及固有肌层的可能,建议此类患者行超声内镜(EUS)检查以决定治疗方式。内镜下切除为淋巴结阴性R-NENs的主要治疗方式,Ki-67指数较高患者治疗后相对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