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99篇
  免费   6101篇
  国内免费   4943篇
耳鼻咽喉   1442篇
儿科学   1815篇
妇产科学   411篇
基础医学   7511篇
口腔科学   988篇
临床医学   17889篇
内科学   7089篇
皮肤病学   586篇
神经病学   11276篇
特种医学   71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7篇
外科学   10984篇
综合类   32640篇
预防医学   6366篇
眼科学   1329篇
药学   11625篇
  242篇
中国医学   7454篇
肿瘤学   3046篇
  2024年   908篇
  2023年   3022篇
  2022年   3259篇
  2021年   3533篇
  2020年   3167篇
  2019年   3032篇
  2018年   1577篇
  2017年   2425篇
  2016年   2779篇
  2015年   3401篇
  2014年   5698篇
  2013年   5473篇
  2012年   7215篇
  2011年   7926篇
  2010年   7097篇
  2009年   6989篇
  2008年   7886篇
  2007年   7098篇
  2006年   6827篇
  2005年   7287篇
  2004年   6657篇
  2003年   6008篇
  2002年   4483篇
  2001年   3281篇
  2000年   2249篇
  1999年   1887篇
  1998年   1507篇
  1997年   1287篇
  1996年   1171篇
  1995年   1161篇
  1994年   916篇
  1993年   608篇
  1992年   532篇
  1991年   456篇
  1990年   350篇
  1989年   442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121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通过逆行神经追踪法研究大鼠骶髂关节的传入神经通路。方法: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非交感神经切除组(A组)和交感神经切除组(B组),每组15只,交感神经切除组切除左侧L1以下椎旁交感干。两组左侧骶髂关节注入30%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20μl,72h后取出双侧的L1-S1背根神经节(DRG),TMB法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RP阳性神经元细胞并计数。结果:两组左侧L1、L2背根神经节内HRP阳性神经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HRP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左侧L3-S1背根神经节内HRP阳性神经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1-S1神经节含有支配同侧骶髂关节的传入神经元,同侧椎旁交感干可能是骶髂关节到L1-L2神经节重要的传入神经旁路,而不是到L3-L5神经节的传入旁路或重要的传入旁路。  相似文献   
102.
肱骨内上髁骨折致尺神经卡压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17岁,因右肘肿痛,活动受限30min于2005年6月1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30min前与同学扳手腕时突感右肘内侧疼痛难忍,逐渐肿胀,活动受限,右手各指无麻木。查体:右肘内侧肿胀明显,压痛,可触及骨擦感,右肘伸屈活动及前臂旋转活动受限,右手各指活动良好,感觉正常。X线片示右肱  相似文献   
103.
影像学评估在耳蜗植入术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在耳蜗植入术中的价值。方法:37例感音性神经性聋患者术前常规行颞骨HRCT及MRI检查,术后行改良斯氏位X线拍片,其中5例术后行CT复查。结果:CT显示2例Mondini畸形(4耳),2例前庭导水管扩张(4耳),1例迷路骨化(1耳),1例内听道狭窄(2耳)。MRI显示Mondini畸形3例(6耳),前庭导水管扩张2例(4耳),1例并内淋巴囊扩张(2耳),2例迷路纤维化(2耳)。术后改良斯氏位X线拍片显示植入电极形态、位置良好。CT显示1例电极滑脱。结论:CT及MRI对耳蜗植入术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改良斯氏位X线拍片结合CT对术后评估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反映胶质瘤恶性度的价值.方法41例病理证实胶质瘤,原发39例、复发2例,行MR及MRS扫描,MRS数据经残差Z分数统计模型及LLI、Lip/Cho等指标划分肿瘤边界及不同代谢区,并结合MRI结构成像,划分出肿瘤的高代谢活性区、肿瘤浸润边界、坏死区及乏氧区.结果肿瘤浸润边界均超过MR常规图像上的肿瘤边界.Ⅱ级肿瘤高代谢活性区大部分位于肿瘤区内,但Ⅲ、Ⅳ级则大部分位于肿瘤边界;随肿瘤恶性度升高,肿瘤出现了坏死区及乏氧区.结论MRSI对确定肿瘤恶性度及划分肿瘤边界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经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批准,第六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及国际磁共振学术会议(ISMRM workshop)定于2006年9月7日~9日在山东济南召开。大会除进行学术交流外,还将邀请国内外医学影像学著名专家作专题学术讲座,同时为搭建青年学者展示舞台,特设立研究生论坛。欢迎广大从事磁共振专业的医技人员踊跃投稿、积极参与。现将会议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6.
脑血管病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50-70%的存活遗留瘫疾.失语等严重残疾。对于大多数脑缺血患者来说,不可避免的神经细胞死亡使治疗难以取得满意效果。神经干细胞移植是神经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5年11月我科与河医大一附院联合为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实施了神干细胞移植和康复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腓总神经卡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腓总神经卡压的临床特征及病因进行分析,并作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测和分析。结果 21条患病神经中1条神经波形消失。其余有不同程度的传导速度减慢,尤其是跨腓骨小头段,波幅降低,传导时间延长,42块腓总神经支配的肌肉中有30块出现失神经电位。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腓总神经卡压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诱导鼠神经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小鼠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在同种异体异基因坐骨神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自供体小鼠C57BL/6的脾细胞中提取MHC抗原注人受体鼠Balb/c小鼠胸腺内,于2周后移植供体鼠坐骨神经。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胸腺内注射组)、B组(自体神经移植组)、C组(冷冻异体神经移植组)、D组(异体神经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组)。于3周后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学、免疫学检测。结果A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38.23m/s)与D组(36.39m/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电镜、免疫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及迟发性超敏反应)检测结果均证实B组分别优于A组、D组和C组。结论胸腺内注射异基因MHC抗原可诱导大鼠对异体坐骨神经移植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09.
拇趾背皮瓣在手指背电烧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区级医院做这样复杂的手术是本刊选登此文的理由。但要提醒读者,不要忘记显微外科手术适应证选择的三大原则,即在效果相同情况下能用简单手术就不用复杂的显微外科手术;能用邻近组织就不用游离组织移植.只能用次要部位组织修复重要部位组织。如本文中有10例拇指背软组织缺损,可选用示指背(桡)侧岛状皮瓣(可带肌腱)、示指背侧转移皮瓣、第一掌骨背侧皮瓣或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等,无论从手术成功率、皮瓣功能和外观都比游离躅趾背皮瓣更合适。对另外10例手部较小皮肤缺损,选用邻指皮瓣或邻指翻转筋膜瓣修复;较大皮肤缺损可选用掌背(尺、桡侧)岛状皮瓣、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指侧方皮瓣等修复。也可用传统皮瓣修复。王澍寰院士在“指端植皮的选择与晚期疗效”中曾说。很多邻指皮瓣的边缘与正常皮肤已融为一体,几乎找不出植皮所在,说明手部皮瓣在外形上具有其他植皮无可比拟的优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0.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两种不同分离、传代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s),比较不同分离、传代方法对其生长的影响。方法取怀孕15d的大鼠,分别用机械分离法和含0.01%EDTA的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海马区细胞,均以1×106/mL的活细胞密度接种到无血清的NSCs培养基中培养,分离纯化至P5代。以含10%胎牛血清(FBS)和2%多聚赖氨酸的DMEM/F12诱导分化,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机械分离组获得的活细胞及培养后的神经干细胞球数目明显多于胰蛋白酶消化组,其细胞贴壁率却高于胰蛋白酶消化组。取神经干细胞球及诱导分化后的细胞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分别呈Nestin、β-tubulin-Ⅲ、GFAP和O4阳性反应。结论大鼠胚胎海马区有NSCs存在,离体培养时能分裂增殖,并能被诱导分化。机械分离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各有利弊,可以根据实验情况交叉采用两种不同的分离方法,以稳定高效地培养出NS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