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80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朱美芳 《工企医刊》2005,18(6):75-76
人本原理是当前新形势下对医院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是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社会科学在临床护理管理领域的综合应用。是现代护理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原理。它要求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管理活动中,把以护理人员为中心的管理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从而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促进护理人员的不断发展的目的。与人本原理相应的管理原则有:能级原则、动力原则和行为原则。本文总结了社区护理管理中运用人本原理的经验,探索出了管理办法,从而提高了社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何炳福 《现代医院》2005,5(12):132-133
<正>现代医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自然科学,而是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尊重病人、患者至上之人文精神的培育和熏陶是时代对医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体现社会文明和医学科学的人性关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医学人文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我国传统医学和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医学中的人文关怀,提出“医仍仁术”,“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因此“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等中医专业教育沿用的课程体系受“生物医学”模式影响较深,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型中医人才的培养。本文在中医专业教育实践和开展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中医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措施,以期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培养出创新型高级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14.
拥有5000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是一门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体。时至今日,中医药在疾病的预防、控制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的发展曲折漫长。回顾麝香保心丸研发应用30年来的体会,中医药现代化之路应当做到遵循传统,尊重科学,发扬创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河南中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近年来获得飞速发展,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6.
涵养《现代汉语辞典》作两种解释:一是,人能控制自身情绪的修养功夫,即身心方面的修养。如《朱子全书·论语六》云:“盖必平日庄敬诚实,涵养有素,方能如此。”用时尚语言来讲,有战胜自我或超越自我的意思。二是,物体中蓄积并保持水分的能力。如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等作用。兼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双重含义。古代学者老子撰《道德经》,讲了有关“水的性格与人的涵养”之间的联系,颇富哲理。美国作家爱默生解释说:“涵养,可归结为道德情操问题,是人修养的本质”。老子认为,涵养除阐释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陈国云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95-3196
现代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性质,医学与社会科学并行相切、交叉渗透,合而为一.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与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融合.社会文明的进步促进医学服务模式的转变和医学学科的发展,而医学科学的水平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国际艾滋病大会情况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佑春 《中国药事》2002,16(9):572-573
应IAVI (InternationalAIDSVaccineinitiative)邀请 ,我参加了 2 0 0 2年 7月 7日~ 12日在西班牙巴塞罗纳召开的国际艾滋病大会 ,该会议有 2万多人参加 ,其中包括政府代表团、社会活动家 ,各种与艾滋病有关的组织及团体 ,以及从事艾滋病诊断、预防、治疗及从事HIV病毒研究的学者。会议主要包括 7个方面的内容 :(1)基础科学 :主要包括病毒结构 ,病毒复制与调控以及人体的免疫反应 ,而且还包括药物、疫苗、诊断试剂以及动物模型的研究 ;(2 )临床科学 :主要包括HIV感染者的特征及临床进程 ,与其…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研究被视为旁门左道、非主流、无专业,研究环境差等问题;使得医学人文研究并未取得应有的成绩。建议通过设置独立的医学人文社会学科,建立医学人文研究人员培训和实践制度,建设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平台等方式,来提高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13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两个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联合主办、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等单位协办的“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大都市群理论为学理资源,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两大都市群为对象,深入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与社会都市化背景下中国城市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论坛以国际大都市群理论成果为借鉴,并以之作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城市化进程与现实生活世界的新框架。因其研究理论框架的先进性、研究视野的前瞻性与深刻的现实关怀,论坛引起了各界学者及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南京社会科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与科研单位的五十余位学者,以及来自京、沪、粤、宁等地的多家新闻与学术媒体积极参与到本次论坛中。著名学者、深圳大学胡经之教授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向大会致了祝贺辞?上海政协副主席王荣华先生也到会并致开幕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