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528篇 |
免费 | 5124篇 |
国内免费 | 147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8篇 |
儿科学 | 417篇 |
妇产科学 | 216篇 |
基础医学 | 1488篇 |
口腔科学 | 323篇 |
临床医学 | 14297篇 |
内科学 | 2917篇 |
皮肤病学 | 58篇 |
神经病学 | 3283篇 |
特种医学 | 1871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2561篇 |
综合类 | 14649篇 |
预防医学 | 2605篇 |
眼科学 | 284篇 |
药学 | 3643篇 |
135篇 | |
中国医学 | 990篇 |
肿瘤学 | 12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851篇 |
2023年 | 2315篇 |
2022年 | 3277篇 |
2021年 | 3782篇 |
2020年 | 2538篇 |
2019年 | 2248篇 |
2018年 | 1230篇 |
2017年 | 2000篇 |
2016年 | 2393篇 |
2015年 | 2332篇 |
2014年 | 3340篇 |
2013年 | 3420篇 |
2012年 | 4422篇 |
2011年 | 4649篇 |
2010年 | 4045篇 |
2009年 | 3865篇 |
2008年 | 3735篇 |
2007年 | 3138篇 |
2006年 | 2813篇 |
2005年 | 2458篇 |
2004年 | 1932篇 |
2003年 | 1642篇 |
2002年 | 1350篇 |
2001年 | 1185篇 |
2000年 | 884篇 |
1999年 | 702篇 |
1998年 | 501篇 |
1997年 | 317篇 |
1996年 | 264篇 |
1995年 | 147篇 |
1994年 | 118篇 |
1993年 | 65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世纪 70年代以前 ,脊髓髓内肿瘤的治疗多倾向保守治疗 ,或采取切除椎板减压、活检、继之放疗 ,尤其是较大的肿瘤的全切除可能导致或加重瘫痪 ,大小便障碍及呼吸困难 ,因此许多神经外科医生望而却步 ,80年代以后国内陆续报道了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疗效显著 (1)。我科自 1 999年来对 1 3例脊髓髓内肿瘤行显微手术治疗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 .1 1 3例中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2 2~ 5 5岁 ,平均 37.8岁 ,感觉迟钝、麻木 6例 ,肌力减退 9例 ,步态不稳 4例 ,尿潴留、失禁 3例 ,大便困难、便泌 3例 ,疼痛 8例。1 .2 MR…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小脑梗塞CT和MRI表现,探讨CT和MRI对小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小脑梗塞的CT和MRI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CT和MRI不同程度显示了小脑梗塞的影像学改变,各有其特点,且与病程长短和病灶大小有关。结论MRI的影像学价值较CT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73.
随着磁共振技术的迅速发展,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HASTE)等快速序列采集技术、容积成像及先进的软件处理系统相继出现,磁共振成像在结直肠病变诊断方面的应用日趋广泛.就磁共振结肠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4.
脊柱转移瘤的磁共振表现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76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76例转移瘤的原发肿瘤以肺癌、肝癌和乳腺癌为主,共累及268个椎体,以胸腰椎为主,占76.5%,17例为单发椎体转移。在T1加权MRI上,62%的转移瘤为均匀的低信号,35.8%为混杂信号,在T2加权上70.1%为均匀高信号,26.8%为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有不规则的强化,同时MRI能清晰的显示肿瘤有无椎管侵犯。其对转移瘤的敏感性高于X线平片和CT,而特异性高于同位素骨扫描,认为MRI是诊断有无脊柱转移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5.
磁共振和核素骨扫描在脊柱骨转移瘤方面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各种恶性肿瘤导致的骨转移瘤的早期诊断中,磁共振成像(MRI)和核素骨扫描(ECT),是目前公认的较可靠的检查方法。一些作者已就这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分别进行过探讨。但对二种方法进一步系统地对照研究,目前国内尚属少见。本文意在利用二种影像相互印证和补充,探讨骨转移瘤在磁共振和核素骨扫描的早期诊断中,二者的相关性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本文回顾性地搜集了骨转移瘤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1~79岁,平均53.3岁。共进行颈、胸、腰部位的35次磁共振检查及37次核素扫描检查。全部原发病灶… 相似文献
76.
77.
Gd-BOPTA增强MRI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Gd BOPTA增强MRI与MRI平扫、Gd DTPA动态增强MRI在诊断小肝癌 (SHCC)方面的差异 ,进一步提高小肝癌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并观察其不良反应。资料与方法 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SHCC患者 2 5例。采用GESigna 1.5T磁共振扫描仪。行SE序列T1WI、FSE序列T2 WI及Gd DTPA快速动态增强多期扫描。Gd BOPTA增强扫描亦采用静脉团注快速动态增强扫描 (同Gd DTPA) ,并在团注后 15min、6 0min行SE序列T1WI和FMPSPGR序列T1WI扫描各 1次。观察MRI平扫、Gd DTPA快速动态增强和Gd BOPTA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对病灶的检出率、包膜显示情况以及病灶的强化特征并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2 5例患者共发现病灶4 2个。对SHCC病灶的检出率 ,MRI平扫为 6 9.0 5 % ,Gd DTPA增强为 85 .71% ,Gd BOPTA增强 (动态 延迟 )为95 .2 4 % ,和Gd DTPA增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和MRI平扫有统计学意义。病理检查发现 30个病灶有包膜。Gd BOPTA增强对SHCC包膜的显示 ... 相似文献
78.
三阶段心理护理在MRI增强扫描护理中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朝湘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7,8(5):334-335
目的 对比研究三阶段心理护理对MR增强扫描患者顺利完成榆查的价值.方法 一般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各126例,分别观察两组在造影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并分别计数.结果 心理护理组的不良后果发生率低于一般护理组,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运用三阶段心理护理能有效地降低MR增强扫描中出现的不良后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giant subserous hysteromyoma,GSH)的CT与MRI表现,以期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GSH的CT平扫、增强扫描及14例MRI平扫1、0例增强扫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5例CT表现呈非均匀实性的GSH在增强后内部呈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改变,其间可见分隔结构,4例呈非均匀实性的GSH增强后呈"漩涡状"混杂密度,3例GSH瘤体边缘见低密度带。MRI T1WI所有肌瘤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5例瘤体内部为结节状改变,其间可见高信号分隔结构,7例瘤体边缘见低信号带。结论:GSH的CT与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0.
作者回顾性分析30例骨嗜酸性内芽肿的影像学特点,CT对显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结构,尤其对于钮扣样死骨和软组织改变的发现优干X线平片。并提出对此病的诊断流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