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2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5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62篇
基础医学   78篇
临床医学   758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73篇
综合类   1113篇
预防医学   592篇
药学   483篇
  39篇
中国医学   229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目的对比盆底重建术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进行盆底复健疗效。方法随机将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2014年收治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45例分为观察组20例,自愿行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术后3月行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25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后3月行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术后12月随访两组盆底肌电位值、POP-Q分度、PISQ-12评分、1 h尿垫试验。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仅Ⅱ类肌纤维电位值比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SQ-12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尤以生理评分增高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Ⅰ、Ⅱ、混合类肌纤维电位值比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Q分度、1 h尿垫试验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更能提升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复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雌三醇用药时间对绝经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妇科病房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16例绝经后女性(POP-QⅢ~Ⅳ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伴或不伴有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均行全盆底重建术,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同时行TVT-O术。将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60例)术前及术后均阴道局部应用雌三醇软膏,对照组(56例)术前未用雌三醇软膏,仅术后阴道局部应用雌三醇软膏。分析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不良反应等围手术期指标,包括平均手术时间、术中阴道分离难易评分、术中出血量,以及留置尿管、切口愈合、阴道排液、线结脱落的平均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阴道分离难易评分、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16±18.02)min、(4.17±0.86)分、(61.93±37.62)m L,对照组分别为(83.27±21.14)min、(2.98±1.12)分、(105.36±42.14)m 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尿管、切口愈合、阴道排液、线结脱落平均时间分别为(4.16±1.10)、(5.12±2.17)、(12.64±3.52)、(66.19±15.67)d,对照组分别为(6.88±2.32)、(8.01±3.73)、(23.67±3.98)、(90.21±10.2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7%,对照组为51.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围手术期阴道应用雌三醇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术前及术后联合应用雌三醇者疗效优于单独术后应用。  相似文献   
6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11-112
选取我院53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50例正常体检者,分别设为A、B组,向两组发放性生活质量量表(SLQQ)、性功能调查量表(PISQ-12),比较两组性功能及性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A组生理因素、情感因素、性伴侣及性生活总分分别为27.15±5.25分、27.84±5.97分、14.11±2.96分、72.26±9.04分均显著低于B组48.25±7.52分、38.26±2.27分、20.25±3.06分、98.68±13.58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行为心理、身体功能、性伴侣及性功能总分分别为10.34±2.58分、7.59±2.02分、10.69±2.48分、27.64±5.82分与B组15.58±3.12分、10.58±2.48分、14.13±3.15分、38.98±7.69分,比较显著较低(P0.05)。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对妇女性生活质量有较大不良影响,并直接降低患者性功能,临床需加强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视,做好相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究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掷币随机法,将之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盆底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盆底肌力及肌电压无显著性差异(P> 0.05);训练后,两组肌力>Ⅲ级比率显著降低,肌电压显著上升,但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妇分娩后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盆底肌功能可有效改善,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应用盆腔紧固术治疗老年女性盆底松弛综合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86位具有不同缺陷的盆底松弛症老年女性,以自愿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盆腔紧固术,对照组采用非手术疗法,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51人,对照组35人,治疗组术后均无复发现象,且随访未发现严重并发症,而对照组10人复发,复发率(28.57%)。结论与非手术方法相比盆腔紧固术对老年女性盆底松弛综合征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 临床观察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疗效情况.方法 筛选在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内,我院收治的8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生物反馈电刺激(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以盆底肌训练(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盆底肌肌力级别同对照组相比,前者优势明显(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针对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比较。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7年1月~12月健康分娩的产妇240例,按照随机划分的方式,将产妇具体分为A组、B组、C组,每组患者80例,A组在产后7周进行康复护理,而B组产妇则在产后9周进行康复护理,C组康复护理时间为产后13周,对三组盆底压力分级和尿失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对三组进行分别护理后,均发生不同盆底肌肉损伤,其中A组盆底压力较优于B组和C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尿失禁情况对比时A组为2.5%,B组为17.5%,C组为21.2%,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出现盆底功能损伤时,在产后7周进行康复护理,其护理效果相对比较理想,且盆底肌肉损伤恢复较快,有效降低其尿失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