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33篇
  免费   2070篇
  国内免费   1355篇
耳鼻咽喉   282篇
儿科学   544篇
妇产科学   281篇
基础医学   2061篇
口腔科学   868篇
临床医学   9144篇
内科学   1700篇
皮肤病学   6889篇
神经病学   366篇
特种医学   28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8862篇
综合类   15281篇
预防医学   5496篇
眼科学   312篇
药学   6743篇
  48篇
中国医学   4451篇
肿瘤学   1449篇
  2024年   289篇
  2023年   1083篇
  2022年   997篇
  2021年   1085篇
  2020年   1093篇
  2019年   871篇
  2018年   522篇
  2017年   782篇
  2016年   986篇
  2015年   1232篇
  2014年   2841篇
  2013年   2935篇
  2012年   4151篇
  2011年   4383篇
  2010年   4156篇
  2009年   3994篇
  2008年   5350篇
  2007年   4369篇
  2006年   4124篇
  2005年   4259篇
  2004年   3140篇
  2003年   2705篇
  2002年   2076篇
  2001年   1823篇
  2000年   1322篇
  1999年   1171篇
  1998年   977篇
  1997年   922篇
  1996年   758篇
  1995年   701篇
  1994年   596篇
  1993年   402篇
  1992年   375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297篇
  1989年   358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目的:探讨小腿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并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62例小腿大面积皮肤撕脱伤行清创后将撕脱皮肤修成带真皮下毛血管网的全层皮原位植皮缝合,或加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骨折行不同方法内固定。结果:Ⅰ期愈合48例,局部皮肤坏死换骨,Ⅱ期愈合10例;Ⅲ期愈合4例。5例骨折按期愈合,8例延迟愈合,3例骨不连,两次手术。结论:对小腿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并胫腓骨骨折的严重损伤,只要经过彻底清创,修整撕脱皮肤应用真皮下毛血管网状皮片原位缝合植皮,或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同时选择适当内固定方法,具有简单,有效,创伤小,效果优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2.
自体游离复合真皮脂肪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自体游离复合真皮脂肪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及面部整形美容中的应用和 7例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根据患者面部软组织缺损程度 ,选择自体游离真皮脂肪或真皮脂肪筋膜进行一次性面部衬里填充 ,以达到恢复面部正常形态及面部美容效果。结果 :1997年以来共收治 7例不同程度面部软组织缺损与面部美容患者 ,均获得良好临床美学效果 ,并无明显脂肪坏死吸收现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自体游离复合真皮脂肪瓣应用于血运丰富的面部 ,其临床疗效及形态可塑性和组织相融性等方面均优于其它人工生物化学填充物 ,且不会出现组织排异反应等并发症 ,应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3.
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白细胞数减少和白细胞质的改变 ,白细胞成为异常的无效细胞 ,失去了吞噬细菌的作用 ,加之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异常 ,以及化疗药物的应用 ,造成急性白血病患者极易发生感染而引起各种并发症 ,导致病情恶化。为降低感染率 ,提高缓解率 ,我院血液科 1997~ 2 0 0 1年从各方面做了具体的防护措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急性白血病患者 118例 ,其中男 6 4例 ,女 5 4例 ,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5岁 ,均经血象、骨髓象及有关生化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住院期间均实行化疗 ,2 8例出现口腔炎 ,18例出现肺部感染 ,5例出现肛周感…  相似文献   
124.
目的阐明针刺捻转补法与泻法的操作是否存在效应上的差异,并探讨其效应差异是否为补泻效应的差异.方法应用红外线热像技术,采用不同的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健康人合谷穴后,观察其在即刻,10、20、30min,对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结果不同捻转补法与泻法的操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效应差异,其中补法可以使皮温升高,泻法可以使皮温降低,以石氏捻转补泻针法较为明显.结论1)补泻手法,补法和泻法的操作可产生不同的效应.2)不同捻转补泻手法对皮肤温度产生的升降效应为补泻效应,其中以石氏捻转补泻手法最为明显.3)证明补泻手法实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5.
很多人小的时候都白净娇嫩,随着年龄增大皮肤像浅色的丝绸那样蒙尘变脏。除了自然老化的因素,皮肤变黑还有哪些原因呢?  相似文献   
126.
外周神经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但在有一到两项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发病率上升到12%~17%。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糖尿病史25年以上的患者中,半数罹患外周神经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和其他外周神经病的早期症状主要由机体细神经纤维变性引起,这也是惟一受累的神经。然而,“细纤维神经病”却不能被任何物理的、神经生理和神经病理学的方法检测到。在过去的十年中,皮肤活检成为最受欢迎的诊断细纤维神经病变的手段。它使得全科医师和其他非专科医师(如糖尿病医师和整形外科医师)能够诊断神经病变,查找其病因并有针对性地治疗神经痛,从而避免了延迟诊断和误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7.
128.
129.
真菌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病。尤其是皮肤真菌感染,绵延不断的病史使患者很痛苦。本院自制的酮康唑软膏对皮肤的真菌感染有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0.
欧阳军 《长寿》1991,(3):50-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