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385篇 |
免费 | 2195篇 |
国内免费 | 14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2篇 |
儿科学 | 498篇 |
妇产科学 | 325篇 |
基础医学 | 1960篇 |
口腔科学 | 224篇 |
临床医学 | 7899篇 |
内科学 | 2806篇 |
皮肤病学 | 7108篇 |
神经病学 | 419篇 |
特种医学 | 191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2篇 |
外科学 | 6655篇 |
综合类 | 14161篇 |
预防医学 | 6512篇 |
眼科学 | 305篇 |
药学 | 6486篇 |
79篇 | |
中国医学 | 5534篇 |
肿瘤学 | 85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679篇 |
2023年 | 1122篇 |
2022年 | 1276篇 |
2021年 | 1522篇 |
2020年 | 1371篇 |
2019年 | 828篇 |
2018年 | 476篇 |
2017年 | 742篇 |
2016年 | 904篇 |
2015年 | 1089篇 |
2014年 | 2556篇 |
2013年 | 2701篇 |
2012年 | 3771篇 |
2011年 | 3949篇 |
2010年 | 3846篇 |
2009年 | 3735篇 |
2008年 | 4971篇 |
2007年 | 3879篇 |
2006年 | 3773篇 |
2005年 | 3828篇 |
2004年 | 2941篇 |
2003年 | 2422篇 |
2002年 | 1889篇 |
2001年 | 1566篇 |
2000年 | 1203篇 |
1999年 | 1125篇 |
1998年 | 918篇 |
1997年 | 855篇 |
1996年 | 728篇 |
1995年 | 703篇 |
1994年 | 602篇 |
1993年 | 411篇 |
1992年 | 393篇 |
1991年 | 315篇 |
1990年 | 332篇 |
1989年 | 378篇 |
1988年 | 69篇 |
1987年 | 61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有一种发生在生殖器上的皮肤病,起病时病情很轻微,只是在男性生殖器的龟头、阴茎部,或者女性生殖器大小阴唇的皮肤黏膜上,出现几颗米粒大晶莹发亮的小水疱,起初也无自觉症状。这就是刚起病的性传播疾病——生殖器疱疹。 相似文献
52.
53.
百草枯中毒并发全身多器官功能受损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百草枯中毒是患者经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皮肤的途径将百草枯(其主要成分是1,1'二甲基-4,4'二氯二吡啶)带入体内蓄积到1~3 g后,从而产生对肺部、肝脏、肾脏、心脏、皮肤以及消化道黏膜等多种器官和组织受损的毒性作用的过程.由于起病较急,而且患者多伴有自杀倾向,问诊病史方面极易误诊为"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而且农民患者居多,经济条件差,不允许积极治疗,故该病在一旦确诊后死亡率还是达到80%以上(正常情况下应为30%~50%). 相似文献
54.
当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时,内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不断出现,对有些肿瘤已取得良好的疗效.但肿瘤化疗药物或细胞毒性药物会引起各种毒副作用.有文献报道局部静脉炎发生率可达57.6%[1],其中长春碱类、蒽环类、烷化剂等药物,可致渗出性坏死及(或)疱疹,是临床护士所面对的最严重的皮肤并发症之一,近半年来在我们使用盖诺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因药液外渗发生局部皮肤坏死,经对症处理使皮肤修复良好,无疤痕遗留,关节活动正常.现将其中典型病例的治疗护理过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5.
56.
皮肤光老化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肤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会发生形态学、组织学和生理学的改变,称之为光老化。目前对于光老化的临床评价方法较多,主要分为:临床描述和图像分析两类。光老化标准化评价方法可提高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皮肤光损伤研究和评价方面的可比性。其中量化的评价方法优于描述性评价方法,二者相结合是未来皮肤光老化临床评价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7.
沈光婵 《中国临床医药实用杂志》2005,(4):71-71
肢体麻木是肢体皮肤感觉迟钝或加有蚁行样的异常感受,重者对痛痒冷热均无感觉。《金匮要略》称之为“血痹”。主要病机是气虚血弱,阳气不足,膜理不固,感受风邪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肢体麻木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也是许多疾病的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58.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7,24(5):283-287
人源性表皮黑素细胞膜蛋白双向电泳技术初步建立及优化设计;丹皮酚在体外对人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毛囊外毛根鞘无活性黑素细胞研究最新进展(综述);利用中性蛋白酶消化法扩增毛囊干细胞的实验研究;PDL585nm激光在体外对人成纤维细胞p16INK4α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7,24(3):197-198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四肢的应用;脉冲强光对光老化的治疗作用(综述);日光对皮肤弹性的影响;防晒霜的应用和评价(综述);皱纹研究的现状与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60.
1 病例报告 例1:男,70岁.因腹泻1 d,自服泻痢停后脐周皮肤发现暗红色斑,微痒,于2002-07到我科就诊.查体:脐周皮肤见约有12 cm×10cm大小暗红斑,褐色表面无渗出无结节丘疹,无苔藓样变,伴毛孔轻度扩大,质地稍硬的轻度水肿的红斑.门诊拟诊固定性药疹,并给予炉甘石洗剂、倍氯美松霜外擦,抗过敏口服赛庚定片和维生素C片,症状略有减轻,1个月后病情无好转再次复诊,追问病史,患者5a前曾患胃癌做过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