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77篇
  免费   3272篇
  国内免费   1609篇
耳鼻咽喉   768篇
儿科学   579篇
妇产科学   629篇
基础医学   2242篇
口腔科学   691篇
临床医学   10285篇
内科学   3343篇
皮肤病学   5932篇
神经病学   379篇
特种医学   29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94篇
外科学   8778篇
综合类   19863篇
预防医学   6140篇
眼科学   349篇
药学   7779篇
  145篇
中国医学   4953篇
肿瘤学   4394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734篇
  2023年   1328篇
  2022年   1669篇
  2021年   2130篇
  2020年   1820篇
  2019年   1228篇
  2018年   650篇
  2017年   1038篇
  2016年   1302篇
  2015年   1525篇
  2014年   3270篇
  2013年   3280篇
  2012年   4496篇
  2011年   4711篇
  2010年   4587篇
  2009年   4384篇
  2008年   5693篇
  2007年   4783篇
  2006年   4759篇
  2005年   4994篇
  2004年   3503篇
  2003年   3532篇
  2002年   2434篇
  2001年   2205篇
  2000年   1601篇
  1999年   1348篇
  1998年   1219篇
  1997年   1095篇
  1996年   913篇
  1995年   865篇
  1994年   738篇
  1993年   484篇
  1992年   423篇
  1991年   378篇
  1990年   356篇
  1989年   427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手术名称:右侧经皮肾镜碎石术术者:金讯波手术步骤:1体位:左侧卧位,腰部垫高,呈折刀位。2特殊器械使用:球囊扩张器,双J管。3术中精要3.1输尿管置管。麻醉成功后,先取截石位,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插入F8尿管,先行输尿管镜检查:膀胱内未见结石、肿瘤等赘生物,双侧输尿管口清晰可见,于右侧输尿管置入F5输尿管支架管25cm顺利,拔出输尿管镜,插入尿管留置导尿,外部固定输尿管支架管及导尿管,支架管外接生理盐水持续冲洗。3.2 B超下引导穿刺。患者取左侧卧位。术野皮肤消毒铺巾,B超引导下行右肾穿刺,穿刺针进入10cm时见针尖触碰结石,拔出穿刺针芯,有浑浊尿液流出。  相似文献   
92.
<正>背景: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存在骨转移(BMS)的风险。与安慰剂相比,唑来膦酸(ZA)可显著减少CRPC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骨相关事件发生率。目的:调查唑来膦酸(ZA)在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对骨转移的预防作用。实验设计、设置、参与者:该研究为随机开放的跨国研究,入选患者至少具有以下一个特点:前列腺特异抗原≥20ng/ml、淋巴结阳性或Gleason评分8~10。干预措施:单独标准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案或与4mg唑来膦酸(ZA)合用,每3个月1次、≤4  相似文献   
93.
门诊用药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入治疗是目前对不能手术的肿瘤如肝癌、胰腺癌、膀胱癌等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股动脉穿刺术是血管介入治疗的第一步,而穿刺点的有效压迫又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步骤。压力绷带被证实为股动脉穿刺点止血最好的局部压迫方法。压力绷带在我院普遍应用的过程中,其损伤带来的不适时有发生。为了有效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笔者通过对2004年3月-2005年3月112例压力绷带致皮肤损伤的介入治疗肿瘤患者进行了分析,并实施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32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空气、土壤和水中广泛存在,在人体皮肤毛囊、皮脂腺管、鼻腔和肠道中也常有本菌存在。医护人员中鼻腔带菌株达到80~100%,而且常为耐药菌株,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因而,密切分析和监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非常重要。有资料研究,通过调查和采取适当控制措施可显著地降低医院内耐药菌株的感染率。为此,我们对浙一医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5.
由去除留置针敷贴而导致皮肤损伤是比较少见的一种临床症状。皮肤损伤可出现潮红、渗液,重者可出现丘疹、水泡,甚至糜烂,导致周围及全身的感染[1]。本院在2016年3月24日接诊了1例因去除静脉留置针敷贴致皮肤损伤的高龄患者,由于患者高龄,且所致损伤皮肤面积大,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有可能出现其他严重的合并症。经过本院积极救治及科学有效的护理,18天后患者伤口创面基本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6.
我科2007—08收治左大腿大面积软组织剥脱伤患儿1例,后期皮肤坏死采用负压引流封闭技术成功治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7.
不同脱细胞方法对无细胞真皮基质抗原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异体/异种真皮无细胞化可直接关系到移植后局部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程度和复合皮的质量.因而探索不同的脱细胞方法对无细胞真皮基质抗原成分的影响。方法:实验于1999—07/2000—07在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外科完成.将人和小猪正常中厚皮肤经体积分数为0.002的戊二醛交联后,用1.25g/L胰蛋白酶、1.25g/L dispase和高渗盐(3mol/L NaCl)分别与体积分数为0.005的Trjton X-100依次或同时进行脱细胞处理24h.制成的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再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抗原性比较。结果:单独使用胰蛋白酶、dispase和NaCl处理能使表皮有效地移除,但真皮中仍有较多细胞残留,如将其与Tnton X-100联合或再经Triton X-100处理24h后,真皮组织内细胞相关抗原(HLA-ABC,HLA-DR,波形蛋白,结蛋白,肌动蛋白.Ⅷ因子相关抗原和细胞角蛋白)全部消失,并且细胞外基质成分(透明质酸、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以及Ⅰ,Ⅲ和Ⅶ型胶原等抗原明显减弱。相比之下,戊二醛交联组和Nacl+Triton X-100处理的ADM浅层保留较多的Ⅳ型胶原、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成分。各种方法制备ADM的抗原强弱依次为:NaCl(+Triton X-100)&;gt;dispase(+Triton X-100)&;gt;胰蛋白酶(+Triton X-100)。结论:采用胰蛋白酶联合去污剂制备ADM是一简单.经济和有效的脱细胞方法,能有效地降低组织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98.
曹卫红  谷庆阳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0):1422-1423,W002
目的 探讨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形成早期b-FGF、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以50Gy^60Coγ射线单次局部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动物模型,以手术方法建立单纯皮肤伤口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伤口及溃疡组织内b-FGF、VEGP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 创伤组织后5-10d,肉芽组织内b-FGF、VEGF表达呈强阳性;照射后21-28d,放射性溃疡肉芽组织内b-FGF、VEGF表达呈阳性,但较创伤后5-10d明显减弱。结论 辐射诱导的b-FGF、VEGF表达减弱与急性放射性皮肤溃疡愈合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99.
王珍祥  李世荣  吴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3,7(8):1246-1247,F002
目的 移植皮肤的感觉再生缺乏深入的实验研究。通过恒河猴额部与手指掌侧无毛皮肤的相互移植,观察无毛皮肤移植后感觉小体再生过程与再生类别。方法 实验用恒河猴2只,随机抽取前肢指4个,将指腹与额、臀部的无毛皮对换移植,在3,9个月时切取标本进行抗神经丝免疫组化与电镜观察。结果 移植皮肤在3个月时神经未梢与触觉小体开始不典型再生;9个月的皮肤内已有典型的再生触觉小体,而上皮细胞—轴突复合体内有神经长入;移植皮肤内有较多的再生触觉小体,上皮细胞—轴突复合体有完整的再生结构。结论 移植皮肤内存在感觉小体的再生,这些结构与移植后的功能需要有关。  相似文献   
100.
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皮肤损害临床常见,表现为疼痛、红斑,严重者引起组织坏死,功能障碍。西药以地塞米松、普鲁卡因、透明质酸酶局部注射,并给予冷敷,或热敷治疗;中医采用口服“仙方活命饮”,外用“如意金黄散”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