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377篇 |
免费 | 3272篇 |
国内免费 | 160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68篇 |
儿科学 | 579篇 |
妇产科学 | 629篇 |
基础医学 | 2242篇 |
口腔科学 | 691篇 |
临床医学 | 10285篇 |
内科学 | 3343篇 |
皮肤病学 | 5932篇 |
神经病学 | 379篇 |
特种医学 | 291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4篇 |
外科学 | 8778篇 |
综合类 | 19863篇 |
预防医学 | 6140篇 |
眼科学 | 349篇 |
药学 | 7779篇 |
145篇 | |
中国医学 | 4953篇 |
肿瘤学 | 439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734篇 |
2023年 | 1328篇 |
2022年 | 1669篇 |
2021年 | 2130篇 |
2020年 | 1820篇 |
2019年 | 1228篇 |
2018年 | 650篇 |
2017年 | 1038篇 |
2016年 | 1302篇 |
2015年 | 1525篇 |
2014年 | 3270篇 |
2013年 | 3280篇 |
2012年 | 4496篇 |
2011年 | 4711篇 |
2010年 | 4587篇 |
2009年 | 4384篇 |
2008年 | 5693篇 |
2007年 | 4783篇 |
2006年 | 4759篇 |
2005年 | 4994篇 |
2004年 | 3503篇 |
2003年 | 3532篇 |
2002年 | 2434篇 |
2001年 | 2205篇 |
2000年 | 1601篇 |
1999年 | 1348篇 |
1998年 | 1219篇 |
1997年 | 1095篇 |
1996年 | 913篇 |
1995年 | 865篇 |
1994年 | 738篇 |
1993年 | 484篇 |
1992年 | 423篇 |
1991年 | 378篇 |
1990年 | 356篇 |
1989年 | 427篇 |
1988年 | 96篇 |
1987年 | 87篇 |
1986年 | 64篇 |
1985年 | 52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8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微转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对 4 7例口腔鳞癌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进行酶组织化学染色 ,检测癌周微淋巴管密度 ;对 10例正常淋巴结、4 7例口腔鳞癌患者的 35 5个淋巴结以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AE3单抗为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结果 口腔鳞癌癌周淋巴管密度为 (14 0 4± 6 92 )个 / 2 0 0倍视野下 ,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5 4 8±2 6 2 )个 / 2 0 0倍视野下 (P <0 0 0 1) ;4 7例患者中角蛋白阳性 2 3例 ,阳性率为 4 8 9% (2 3/ 4 7) ;以淋巴微转移阳性、阴性分组 ,阳性组淋巴管密度为 (16 94± 5 4 3)个 / 2 0 0倍视野下 ,阴性组淋巴管密度为 (11 2 6± 5 0 0 )个 / 2 0 0倍视野下 ,阳性组微淋巴管密度显著高于阴性组 (P <0 0 0 1)。结论 癌周淋巴管密度增高在颈淋巴结微转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表皮生长因于受体(EGFR)是一单跨膜糖蛋白,与细胞的增殖、转化有关。本文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8例正常颊粘膜上皮及40例颊粘膜鳞癌中EGFR的表达状况,结果显示:EGFR在颊癌组织中呈异质性表达,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颊粘膜组织(P<0.05);EGFR表达状况与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EGFR(+)表达者多数伴有颈淋巴结转移,预后差。以上结果说明,EGFR在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颊癌细胞增殖状态,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3.
用形态定量学方法并结合病理改变值(PAR)对颊粘膜在正常、炎症、过度角化、白斑、鳞癌及癌旁上皮7种状态下的上皮细胞分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白斑、癌旁上皮及鳞癌组在分化中胞核的增大最为明显,与此同时白斑的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34.
CVP动脉灌注联合手术治疗晚期上颌窦鳞癌的疗效(附39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VP方案行颞浅动脉灌注术前诱导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39例晚期上颌窦癌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39例T4患者采用卡铂、足叶乙甙、平阳霉素诱导化疗 ,然后施行上颌骨扩大切除加同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可耐受化疗 ,化疗疗效评价均为部分缓解。术后失访 5例 ,随访资料完整 34例 ,占87%。所有病例无原发灶复发。其中 4例死于远位转移 ,分别为术后第 5月、第 7月、第 8月和第 12月。 30例无瘤生存。 5年以上 17例 ,3年以上 6例 ,1年以上 4例 ,不足 1年 3例。结论 :CVP颞浅动脉灌注术前诱导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晚期上颌窦癌 ,是提高远期疗效的有效方案。合理的术后化疗及免疫治疗是减少术后远位转移 ,提高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也是今后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36.
37.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是以皮肤黏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2个月~5岁的儿童易感染,是一种急性发热性儿童病.川崎病对儿科并不陌生,淋巴结导致误诊率较高.现将首诊于我科的6例川崎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8.
关节重建结合软组织松解术治疗颞颌关节严重器质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所造成的严重器质病变,常由于关节及其外周软组织的反复遭受急性创伤和慢性劳损所引起的颌肌痉挛、挛缩和功能失衡既对关节结构产生素乱也对骨关节及其外周组织产生由微至重的创伤、破坏和粘连。其主要症状为关节区、颌面部皇自觉痛及压痛和咀嚼食物时关节疼痛,因痛致痉,由痉增痛,互为因果,以至难治。颞颌关节重建及软组织松解术即从全面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一种新疗法,以其因果兼治亦可简称根治术。本文总结1986.9-1990.12期间按本文治疗的方法治疗本症20例的经验,曾作过多次远期随诊,最短1年,最长7年,平均3.6年,未见术前症状复发及后遗症,关节及咀嚼功能恢复均良好。 相似文献
39.
颌下淋巴结肿大为首发HIV感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自1989年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es,HIV)感染病例以来,截止2002年12月,已发现HIV感染者12456例,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我科收治1例以双颌下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HIV感染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张晓红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19(5):533-533
舌舔皮炎是由于舌不良习惯经常反复舔吮口周皮肤引起的一种口周皮肤病损,笔者采用氯霉素与哈西奈德糊剂局部外涂治疗舌舔皮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