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4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238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136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724篇
内科学   415篇
皮肤病学   370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1583篇
预防医学   499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1003篇
  11篇
中国医学   1856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2005年8—11月,我科采用丝白祛斑软膏治疗黄褐斑30例,并对其初步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参白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穿孔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雪傅松滨  曹洪欣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24-1824,1826
观察了参白注射液对VMC感染模型——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感染柯萨奇B3(CVB3)穿孔素表达的影响,通过分析其表达水平,旨在探讨参白注射液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VMC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3.
肺炎克雷白杆菌常寄生于呼吸道和肠道内,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常引起肺部感染,在阴道中出现并引起感染少见。现将本院妇科门诊诊治的肺炎克雷白杆菌性阴道炎报道如下,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44.
45.
灌胃给予L615白血病鼠狼毒大戟水提物3.0g/kg(相当生药)7d,小鼠T淋巴白血病细胞增殖受到了较强地抑制(P〈0.02),显著曾加了由于L615白血病细胞攻击所致的肝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下降(P〈0.01,P〈0.001),但狼毒大戟1.8g/kg水提物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弱,对GSH-Px与SOD活力的恢复无效,提示其抗L615白血病的有  相似文献   
46.
几家国产人血白蛋白制剂临床不良反应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我院应用人血白蛋白制剂174例次中,发生不良反应的57例次与产品厂家(产地)作一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成都产15.7%,武汉产16.2%,上海产17.6%,广州产27.5%,济南(军区)产50.7%。严重不良反应9/57例次者15.7%。见于济南(军区)和广州产。  相似文献   
47.
胰岛素升高外周血白细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国内未见报道过的恶性肿瘤放,化疗过程中外周血白细胞256例次,经服常用升白药无效后静滴普通胰岛素的疗效,其中显效132例次,有效38例次,无效86例次,且对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标准的判断作了探讨。认为该疗法对解决肿治疗过程中的白细胞下降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白桦树皮挥发油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2-氧代丙酸(53.54%)。  相似文献   
49.
50.
大狼毒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东  苏亚伦  杨峻山 《药学学报》1992,27(6):445-451
自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ha Hand—Mazz)根的乙醇提取物的苯溶解部分,经20%AgNO3硅胶层析,分离得到七个三萜类成分。根据光谱(IR,EIMS,1H—NMR和13C—NMR)和化学方法,确定其中一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大狼毒醇(nematocyphol,Ⅳa),其它化合物为已知物:印度荆芥醇乙酸酯(nepehinol acetate Ⅰ),日尔曼醇乙酸酯(germanicol acetate Ⅱ),大戟醇(euphol,Ⅲ),蒲公英醇(taraxasterol,Ⅴa),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Ⅴa)和印度荆芥醇(nepehinol,Ⅶa)。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大狼毒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