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729篇
  免费   6930篇
  国内免费   2264篇
耳鼻咽喉   651篇
儿科学   619篇
妇产科学   509篇
基础医学   2835篇
口腔科学   964篇
临床医学   10435篇
内科学   4789篇
皮肤病学   768篇
神经病学   1182篇
特种医学   21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9935篇
综合类   28460篇
预防医学   6246篇
眼科学   1912篇
药学   11063篇
  308篇
中国医学   38345篇
肿瘤学   1717篇
  2025年   13篇
  2024年   2062篇
  2023年   3872篇
  2022年   4332篇
  2021年   5811篇
  2020年   4436篇
  2019年   3346篇
  2018年   1609篇
  2017年   2837篇
  2016年   3106篇
  2015年   3677篇
  2014年   6028篇
  2013年   5271篇
  2012年   6552篇
  2011年   6969篇
  2010年   6231篇
  2009年   5737篇
  2008年   6185篇
  2007年   5598篇
  2006年   5281篇
  2005年   5472篇
  2004年   4624篇
  2003年   4073篇
  2002年   3504篇
  2001年   3160篇
  2000年   2591篇
  1999年   1986篇
  1998年   1617篇
  1997年   1442篇
  1996年   1283篇
  1995年   1106篇
  1994年   829篇
  1993年   503篇
  1992年   409篇
  1991年   410篇
  1990年   299篇
  1989年   306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方对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复方α-酮酸片每次2.52 mg,3次/d,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益气健脾方每次150 mL,2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血清生化营养学指标水平、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20/30)低于研究组总有效率90.00%(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转铁蛋白(TRF)水平较高,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较低,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较高,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4/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方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状况,其作用可能与提高肾功能及缓解微炎症状态有关,而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外洗治疗角化过度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角化过度型足癣患者90例,将90例患者使用抽签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接受硝酸咪康唑乳膏外涂治疗,研究组接受复方苦参汤外洗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瘙痒、疼痛、红斑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研究组瘙痒、疼痛、红斑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愈及显效例数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化过度型足癣采用复方苦参汤外洗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瘙痒、疼痛、红斑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阳散瘀方辅助贝前列素钠片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的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于该院接受诊治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中选取86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研究组43例患者接受温阳散瘀方联合贝前列素钠片治疗,治疗6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患者血脂水平、踝肱指数(ABI)、6min步行试验(6-MWT)、无痛行走距离、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BI、6-MWT、无痛行走距离和hs-CR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散瘀方辅助贝前列素钠片应用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治疗,在平衡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方面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ABI、6-MWT、无痛行走距离和hs-CRP等指标,增进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法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并对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影响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1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患者自愿治疗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7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甲泼尼龙片+灯盏注射液),观察组患者采用健脾益肾方剂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清免疫学指标(IL-8、IL-13、TGF-β、INF-γ)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54/57)、83.93%(4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免疫学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8、TGF-β、INF-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P<0.05),IL-13与对照组比较升高(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剂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在改善机体血液黏稠度,免疫学指标因素方面比西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予以对照组戈舍瑞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补肾活血方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分析两组症状总评分、妊娠情况、激素水平、排卵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疼痛(1.61±0.33)分、经血夹块(1.34±0.40)分、盆腔包块(2.17±0.64)分、腰膝酸软(1.24±0.22)分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2.59±0.58)分、经血夹块(2.17±0.67)分、盆腔包块(2.74±0.50)分、腰膝酸软(1.75±0.33)分症状评分;观察组总妊娠率(70.83%)明显高于对照组(40.91%);观察组FSH(4.25±1.14)U/L、E_2(63.25±14.37)μmol/L、LH(5.35±1.41)U/L明显低于对照组FSH(5.31±1.44)U/L、E_2(92.51±20.46)μmol/L、LH(6.18±1.55)U/L;观察组排卵恢复时间(10.56±2.71)d、月经恢复时间(25.11±4.5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排卵恢复时间(18.13±3.17)d、月经恢复时间(31.33±4.28)d;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8.00%、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00%、不良反应发生率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补肾活血方联合戈舍瑞林进行治疗后,其卵巢功能及性激素分泌水平均有显著改善,临床不适症状明显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整体治疗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扶正祛邪方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脑脊液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脑血流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病毒性脑炎患者7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扶正祛邪方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热、头晕头疼、呕吐、抽搐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脑电图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脊液蛋白定量、NSE、S-100β、CRP水平及大脑前、后动脉血流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蛋白定量、NSE、S-100β、CRP水平及大脑前、后动脉血流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祛邪方治疗病毒性脑炎可缩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降低脑脊液中NSE、S-100β、CRP的表达水平,改善患者脑血流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