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参与式交流策略与男同性恋艾滋病易感行为改变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云  王曙光  张胜康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512-1515
目的:通过利用参与式交流的社会理论,去探索男-男性关系人群的有效的行为改变模式。方法:研究以不同形式的同伴教育方式,进行行为改变的分阶段横断面跟踪调查的控制测量设计。351名男同性恋者的非随机样本被设计为前后对照的3个组:“自我促进组”,“社会促进组”和未实施干预的“对照组”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采用参与式交流策略对促进男-男性关系人群安全性实践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结论:回应艾滋病流行,行为改变策略,必须超越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心理学和一般社会学基础上的传媒干预模式,而特别强调目标人群的主体性地参与的策略,以通过发展文化适当性,提高干预的效果。这一过程几乎在所有国家的艾滋病防治运动中,进行着尝试与实践。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男同性恋人群性别角色与精神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收集男同性恋样本,调查采用自填问卷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按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1:1配对对照组,最终收回有效样本420对。结果:χ~2检验结果显示,男同性恋组与对照组在生活满意度、耻辱感、自尊感、社会支持、男性化、女性化、现在是否有固定伴侣、过去6个月内是否有过临时伴侣、过去12个月是否有性病史、抑郁、焦虑、应激、亲密关系暴力、自杀意念等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20名男同性恋者当中,抑郁、焦虑、应激水平较高,29.3%在过去1年内有过自杀的想法,36.5%遭遇过亲密关系暴力。控制了其他变量后,性别角色是男同性恋者抑郁、焦虑、应激、自杀及遭遇亲密关系暴力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角色是男同性恋人群精神健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其性别角色。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男男同性恋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行为及防治需求,为今后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6~8月,对到聊城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就诊的MSM人群进行访谈式调查。[结果]访谈39人,30岁以下的36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2人,同性性取向28人;35人了解艾滋病病毒(HIV)的3种传播途径,均认为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预防HIV;34人认为日常接触握手、一起吃饭和打牌/打麻将等)不会传播HIV;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包括网络宣传(35人)、电视宣传(31人)。MSM首次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年龄在19~23岁者14人;24人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其中7人每次性行为时均使用安全套;最近1次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11人。访谈39人,接受过艾滋病预防服务的49人次。[结论]聊城市MSM人群存在较多感染HIV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男同性恋HIV阳性者暴露/不暴露HIV阳性状态/性取向的现状和原因。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3月于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37名男同性恋HIV阳性者,实施深入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提炼出概念类属。结果:37名被试中,有31名向不同的对象暴露了自己HIV阳性状态/性取向的状况。选择暴露的原因主要有"责任"、"安全"、"获得支持"、"缓解结婚压力";不暴露的原因主要有"担心家人无法接受"、"不想给家人增加压力"、"愧疚感"、"担心受歧视"。结论:医疗或相关心理从业者应考虑男同性恋HIV阳性者的双重身份,结合中国社会文化特点提供恰当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5.
中国首次公布男同性恋人数及感染HIV病毒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政府卫生部门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研究显示,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性同性恋者艾滋病感染率约为1.35%。中国卫生部门的调查还表明,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性同性恋者,约占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群的2%至4%,按此估算,中国有500万至1000万男性同性恋者。这是中国官方首次向世界公布有关男性同性恋人数及艾滋病感染的数据。  相似文献   
46.
男同性恋人群基数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现场实施确定男同性恋人群规模估计的更为实用的方法。方法 同时采用除数法、捕获—再捕获法和乘数法在10天内对某市9个男同性恋活动场所展开计数调查。结果 除数法计数结果为877人;捕获—再捕获法获得3次计数结果,分别为1408人、1207人和949人,乘数法耒获得适当数据。结论 除数法易于操作,进展顺利,结果可信度较高,但花费较大;捕获—再捕获法用时短,花费低,3次结果可以相互印证,适于同性恋人群基数估计;乘数法需要改进以获得较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47.
高校男同性恋QQ群用户异性婚姻意愿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沙市高校男同性恋QQ群用户异性婚姻意愿及相关因素;方法:利用专属于各高校男同性恋QQ聊天群建立抽样框,收集这些QQ群员的QQ号码,共约1750人次,从中按QQ号码随机抽取了350人;按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1∶1配对对照组,最终收回有效样本317对。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同性婚姻态度量表(the Attitudes Toward Same-Sex Marriage Scale,ATSM)、婚姻态度量表中文版(the Marital Attitude Scale,MAS)对两组样本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1)317名男同性恋中,72.9%原户籍所在地为城市,61.8%为独生子女,17.7%父母离异或分居,34.4%有固定同性恋人,75.7%将来想要生育或抚养小孩;11.0%表示将来一定不会结婚,37.5%表示可能不会结婚,41.3%表示可能会结婚,10.1%表示一定会结婚。(2)男同性恋者ATSM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而MA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3)Ordinal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同性性关系中的父母感情、性角色、生育意愿、出柜、MAS得分5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高校男同性恋QQ群用户异性婚姻意愿相对较弱,但仍有51.4%表示将来可能会或一定会和异性结婚,在同性性关系中主动、父母感情稳定、有生育意愿、无出柜史、异性婚姻态度相对较好的男同性恋者与异性结婚的意愿较强。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中国社会性别规范与男同性恋者性身份认同的关系,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帮助自我不和谐同性恋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0名男同性恋者进行半结构式荫’谈,选取189名男同性恋者运用男同性恋性身份认同问卷(The Gay Identity Questionnaire),以及自编社会性别情况调刍浓进行调查。结果:男同性恋者普遍认同1和0的划分代表了性交模式的不同(3.35±1.27),但并不认同1和O的划分代表了社会性别特征(2.44±0.80)。男同群体认为0的社会压力大于1(3.05±1.20),并且倾向于向异性恋者隐瞒自己的1、0身份(3.09±0.08),而不向同性恋者隐瞒自己的1、0身份(2.54±0.86)。性身份认同第三阶段在“对于1、0身份的理解”、“隐瞒1、0身份”及“对具有女性特质的看法”方面多题的得分高于第四阶段(P〈0.05)。结论:社会性别规范以及社会文化赋予1、0身份的额外含义会给男同性恋者带来压力。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的发展是同性恋者内心接纳自己性身份的重要转折,也是从自我不和谐状态到和谐状态的重要过渡。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四川省男男同性恋(MSM)人群中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感染者的耐药突变的流行情况。方法采集成都、绵阳和达州3个地区MSM中未经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样,进行核酸提取、PCR及基因测序,对所得结果登录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在线分析确定耐药突变情况。结果 77例样本中,11例存在蛋白酶抑制剂次要相关突变,4例存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相关突变,5例存在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相关突变,其中1例潜在耐药。结论四川省MSM中未经治疗的HIV-1感染者少数存在原发耐药相关基因变异,未发现新耐药毒株,原发耐药株仍处于较低流行状态,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开始前应定期检测耐药基因突变情况以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50.
男男同性恋人群利用VCT服务的现状及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男-男同性恋(MSM)人群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的利用和需求,研究VCT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配额抽样,对312名MSM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了解MSM人群对VCT服务的利用和需求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MSM人群利用VCT服务的影响因素.[结果]312名MSM中,77.56%的人既往未利用过VCT服务,46.15%的人不知道VCT,70.19%的人认为自己有必要找专家咨询艾滋病方面的问题,45.19%的人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做HIV检测,46.79%的人从不担心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晓VCT服务"、"医务人员进行过HIV检测动员"、"担心自己感染HIV"是MSM寻求VCT服务的主要促进因素;"认为当地没有必要开展VCT"、"不了解当地艾滋病流行情况"是MSM人群寻求VCT服务的主要阻碍因素.[结论]MSM人群对VCT服务有一定需求,但利用不够;VCT信息传播及对自身感染风险的认识等是MSM人群利用VCT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促进MSM人群对VCT服务的利用,需进一步加强外展干预工作,促进信息传播,提高MSM人群对艾滋病和VCT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