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68篇
预防医学   37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3篇
  2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目的 观察参贝北瓜膏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16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雾化吸入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2 mL/次,2次/d。治疗组口服加用参贝北瓜膏,8 g/次,3次/d。两组患儿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最大肺活量(FVC)和FEV1/FVC水平,及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25%vs86.25%,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与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4、SAA...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结核冷冻疗法对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给予常规规范抗结核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4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金水宝片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雾化吸入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2 mL/次,2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金水宝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症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量(PEF)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1%(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主症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PEF、MMEF、CD3、CD4和CD4/CD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而CD8、Eotaxin、TNF-α、TGF-β1和ET-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血清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水宝片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加速患者症状缓解,提高肺功能及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及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84.
目的比较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与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4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对221例筛选合格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每日1次)或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2喷/次,每日4次)治疗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给药前5min,给药后30、60、120及180min分别测定肺功能。结果首要疗效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谷值反应。治疗4周后噻托溴铵组FEV1谷值反应显著优于异丙托溴铵组[(0.063±0.024)L,95%CI为0.016~0.111L,t=2.63,P=0.009],显示噻托溴铵组患者的通气功能得到持续改善;噻托溴铵组的用力肺活量(FVC)谷值反应在治疗4周时较异丙托溴铵组增高(0.133±0.047)L,t=2.83,P=0.005;与基线相比,给药后0~3h平均FEV1的变化(FEV1AUC0~3h)及平均FVC变化(FVCAUC0~3h)在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缓解喘息应急药物的使用量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548)。本研究中噻托溴铵组有12例(10.9%)、异丙托溴铵组有18例(16.2%)发生不良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6,P=0.249)。噻托溴铵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5例,4.5%),无心血管系统异常和心电图异常报告。结论每日1次吸入噻托溴铵18μg较每日4次异丙托溴铵治疗,对COPD患者具有更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噻托溴铵耐受性良好,与异丙托溴铵具有相似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5.
夜间哮喘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夜间哮喘引起许多作者的重视。本文概述了夜间哮喘发作的特点和规律,并分别从夜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气道热量、水份丢失、平喘药物减少、纤毛运动减弱、β受体数量减少、接触尘螨、血浆考的松水平下降、胃液返流等方面对哮喘夜间发作机理进行探讨,并初步探讨夜间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包括规则地吸入β_2受体兴奋剂、BDP,应用缓慢释放型平喘药物等。  相似文献   
86.
任文华 《山东医药》2014,(29):76-7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支气管扩张症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1吸/次、2次/d,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 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白细胞计数(WBC)。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68%、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91%、71.74%(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WBC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钙(Ca2+)水平与其肺功能关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慢阻肺患者60例,分别在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1,25(OH)2D3、Ca2+、磷(P)的水平,并同时检测其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结果急性加重期的血清1,25(OH)2D3、Ca2+、P以及FEV1/FVC等指标与稳定期相比,明显降低;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中1,25(OH)2D3、Ca2+与FEV1(%)呈正相关(r=0.341,0.454,P均0.01)。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1,25(OH)2D3、Ca2+水平与FEV1(%)有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慢阻肺患者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健康人1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的变异情况,并据此评价2001年GOLD和2002年中华呼吸学会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中将FEV。/FVC〈70%作为COPD诊断分级先决条件的普适性和可行性。方法:测定260例健康人的用力肺活量和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依年龄分为≤35、36—55及≥56岁3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及比较分析。结果:260例健康人FEV1/FVC均值为83.1%,随着年龄的增加趋于下降,3个年龄组之间两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其它指标如FVC%预计值、FEV1/FVC、PEF%预计值在〈55岁下降不明显,〉56岁下降幅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FEV。%预计值则于健康人的各年龄阶段都未见显著下降。结论:FEV1/FVC的变异方向难以把握,尤其是COPD患者,其不似FEV1%预计值那样与COPD的病变程度具有良好的趋同性和平行性,作为COPD诊断分级的先决条件缺乏普适性且不能覆盖所有的COPD患者,临床实践中缺乏良好的可操作性,因此FEV1/FVC〈70%作为COPD诊断分级的先决条件缺乏充分的理论依据,建议COPD诊治指南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89.
背景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有关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状况的报道较少.目的对比观察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肺功能状况的差异,探讨糖尿病病程与肺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设计病例对比观察.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对象选择2000-01/2003-12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90例,均自愿参加观察.胰岛素依赖型2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70例.另外将90例患者以10年病程为界分为2组,病程小于10年组40例,病程大于10年组50例.选择肺功能正常人30例为健康对照组,均为积极参与本课题的志愿者.方法分别测定各组观察对象的肺功能指标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呼气流速峰值及最大通气量,并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观察对象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状况比较.②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比较.结果①各组观察对象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状况比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肺通气功能都显著下降(t=1.999~2.301,P<0.05).胰岛素依赖型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肺通气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比较病程>10年组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明显劣于病程<10年组患者[肺活量(L)2.62±0.65,3.25±1.25;用力肺活量(L)2.40±0.52,3.21±0.98;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75.31±2.31,80.63±5.56;呼气流速峰值(L/s)4.33±0.68,5.98±1.02;最大通气量(L/s)76.22±6.98,89.21±5.69(t=2.012~2.350,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较正常人有减退的倾向,且病程较长的患者肺功能下降明显,临床工作中应予以密切重视.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44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SGRQ评分,并测定体质量指数(BMI)、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FEV1/pre%)、功能性呼吸困难分级(MMRC)、6分钟步行距离(6MWD)、BODE指数。结果:SGRQ总分及其3个组成部分(即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均与FEV1%pre、MMRC、6MWD、BODE指数等客观指标显著相关,而与BMI无相关性。结论:SGRQ与COPD稳定期患者的FEV1%pre、MMRC、6MWD、BODE指数等客观指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