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6篇
内科学   17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72篇
预防医学   37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6篇
  2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徐翠丽  张晓丰  李秀 《安徽医药》2020,24(7):1338-1342
目的探讨血嗜酸性粒细胞( EOS)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吸入药物选择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于 2017年 12月 1日至 2018年 5月 31日就诊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的 182例稳定期 COPD病人,记录其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FEV1/FVC%),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EOS%),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填写 COPD病人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及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根据血 EOS%是否 ≥2%及吸入药物种类将病人分为 A1组( EOS≥2%、规律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ICS/LABA))、 A2组( EOS≥2%、规律吸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 LAMA)、 B1组( EOS<2%、规律吸入 ICS/LA? BA)及 B2组( EOS<2%、规律吸入 LAMA)。随访 1年后重新测定 FEV1/FVC%、CAT及随访 1年期间的急性加重次数。结果治疗前 CAT: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A1、A2、B1、B2组 CAT分别为( 11.69±2.28)、(13.47±2.67)、(13.14± 2.09)、(12.54±1.44)分, A2、B1组分别与 A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2组、 B1组分别与 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 CAT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 FEV1/FVC%: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EV1/FVC%: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 FEV1/FVC%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1、A2、B1、B2组治疗前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 3.06±1.3,0)、(3.25±1.39)、 2(1,2)、 2(1,2)次: A1组与 A2组、 B1组与 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1组与 B1组、 A2组与 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1、A2、B1、B2组治疗后急性加重次数分别为 1(1,2)、(2.03±0.95)、1,(1,1)、 1(1,1)次: A1组、 B2组分别于与 A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1、B2组分别与 B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急性加重次数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 EOS%与 FeNO呈正相关( rs=0.823,P<0.05)。结论吸入 ICS/LABA对 EOS升高的 COPD病人疗效较好, EOS可用于预测 COPD病人急性加重风险,指导 COPD的治疗。  相似文献   
52.
张花平  宋贺  张博  马晓玲 《安徽医药》2020,24(12):2382-2386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配合常规药物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7月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行 HICH手术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人 10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54例,对照组 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抗感染 +氨溴索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物理疗法(机械辅助排痰、雾化治疗、有效咳嗽训练、缩唇呼吸训练、呼吸训练器治疗和肺活量训练)均连续治疗 12 d。对比两组治疗后咳嗽、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pred)、 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两组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结果因死亡剔除、终止 3例,最终观察组 53例,对照组 50例。观察组咳嗽、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后 FEV1、FEV1%pred、FEV1/FVC%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更高(P<0.05);两组抗肺部感染临床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 94.34%(50/53)高,于对照组 72.00%(36/50)(P<0.05)。结论物理疗法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可有效缩短 HICH术,后肺部感染病人咳嗽、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症状的恢复时间,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病人肺功能,具有较好的抗肺部感染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3.
背景:研究显示太极拳运动能够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下降,提高运动耐力,但也有研究发现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并没有达到改善的效果。
  目的:系统评价太极拳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中文数据库中1980年1月至2014年7月间的文献资料。纳入太极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太极拳运动干预组和常规药物或是健康教育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共计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4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太极拳运动明显改善了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百分比水平(MD=4.62,95%CI:0.73-8.51,P=0.0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水平(MD=4.95,95%CI:0.33-9.57,P=0.04)、6 min步行距离水平(MD=33.81,95%CI:6.00-61.62,P=0.02),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在太极拳组与对照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MD=0.02,95%CI:-0.10-0.14,P=0.76)。结果证实,太极拳运动有效了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产生了积极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4.
张蕾 《骨科》2015,34(4):480-483
目的观察干扰素γ-1b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疗效。方法42例接受干扰素γ-1b治疗的IPF患者,首次使用干扰素γ-1b,每次100 μg,每周3次,皮下注射。2周后剂量增至每次200 μg,每周3次。在治疗前后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PFT),主要观察指标为用力肺活量(FVC)和CO弥散量(DLCO),通过最小二乘方程产生回归斜率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参数的改变。结果治疗后患者FVC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LCO检查中,晚期组治疗前后产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期患者差异不显著。结论干扰素γ-1b是治疗IPF的一种新的有效药物,特别是IPF晚期患者能从治疗中获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进行高渗盐水痰诱导的安全性。方法制定规范化操作流程,对22例重度、极重度AECOPD患者进行痰诱导,在诱导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22例AECOPD患者在诱导前SpO2为(93.8±0.9)%,结束时SpO2为(91.7±0.8)%,较基础值下降了(2.1±0.4)%(P<0.01),结束后10min,SpO2恢复至基础值水平;诱导前FEV1为(0.70±0.19)L,结束时为(0.62±0.17)L,FEV1较基础值下降了(12.3±3.1)%(P=0.027),结束后10min,FEV1恢复至基础值水平。共有19例患者渡过了整个痰诱导过程,成功率为86%。结论在严密监控下,使用规范化的痰诱导流程,痰诱导法对AECOPD患者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王成伟  张源 《山东医药》2004,44(30):63-6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系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SAH分为颅脑损伤性和自发性(非损伤性)两大类。自发性sAH又分为两种.一为脑底部或脑表面病变血管破裂而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怍原发性SAH;一为脑实质内出血而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蛛网膜下腔称作继发性SAH。自发性SAH可见于任何年龄,50~60岁者多见,青壮年亦常见发病。凡能引起脑出血的耨因也能引起SAH.但以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烟雾病和血液病等最为常见。一般都在患者情绪激动或过腰用力时发病。  相似文献   
57.
《临床肺科杂志》2020,(3):384-384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秒容积(FEV 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一秒率(FEV 1/FVC);用力肺活量(FVC);重症监护病房(ICU);最低抑菌浓度(MIC)。  相似文献   
58.
《中国医学创新》2020,(5):164-168
心血管疾病(CVD)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已确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其他未被证实的因素也可能导致其风险增加。近年来,对CVD预防筛查范围内的肺功能检测指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许多关于肺功能减退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分别阐述了肺功能减退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及其死亡率的关系,并用于预测风险评估及筛查心血管疾病之中。这些发现将为人们提供关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新思路。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的一些肺功能减退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充分稀释,而后慢速静脉输注,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和CAT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7.50%、9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气短、咳嗽、咳痰、肺部哮鸣音等主要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而残气容积(RV)与肺总量(TLC)比值(RV/TLC)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FEV1%pred、MVV%pred均高于对照组,而RV/TLC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8-羟基脱氧鸟苷(8-OHdG)、C反应蛋白(CRP)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8-OhdG、CRP和CAT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保护肺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