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316篇 |
免费 | 2880篇 |
国内免费 | 48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8篇 |
儿科学 | 39篇 |
妇产科学 | 183篇 |
基础医学 | 1032篇 |
口腔科学 | 176篇 |
临床医学 | 9669篇 |
内科学 | 1451篇 |
皮肤病学 | 213篇 |
神经病学 | 274篇 |
特种医学 | 120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1151篇 |
综合类 | 23228篇 |
预防医学 | 32475篇 |
眼科学 | 81篇 |
药学 | 12490篇 |
139篇 | |
中国医学 | 6595篇 |
肿瘤学 | 1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1篇 |
2024年 | 882篇 |
2023年 | 1460篇 |
2022年 | 1993篇 |
2021年 | 2802篇 |
2020年 | 2353篇 |
2019年 | 1361篇 |
2018年 | 739篇 |
2017年 | 1212篇 |
2016年 | 1566篇 |
2015年 | 2254篇 |
2014年 | 5002篇 |
2013年 | 5245篇 |
2012年 | 7469篇 |
2011年 | 7116篇 |
2010年 | 6124篇 |
2009年 | 6138篇 |
2008年 | 6551篇 |
2007年 | 5590篇 |
2006年 | 5226篇 |
2005年 | 5209篇 |
2004年 | 3793篇 |
2003年 | 2699篇 |
2002年 | 1933篇 |
2001年 | 1555篇 |
2000年 | 1228篇 |
1999年 | 890篇 |
1998年 | 601篇 |
1997年 | 467篇 |
1996年 | 360篇 |
1995年 | 291篇 |
1994年 | 176篇 |
1993年 | 124篇 |
1992年 | 80篇 |
1991年 | 57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目的以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为对象,研究其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13年7月上旬分别对绍兴市和丽水市的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382名门诊病人采取随机拦截的问卷调查,每个机构调查20~40例就诊患者,调查患者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评价和综合满意度,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居民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总体满意率高达82.46%;51.04%的患者不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79.32%的患者表示近一年来,偶尔或经常会因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不到所需药品,而到上级医院就诊;较不发达地区比发达地区的患者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满意度高(OR=2.177);医保类型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公务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无医保"患者的满意度更高(OR=8.963;OR=5.912;OR=7.485;OR=4.395);"36~50岁"、"51~65岁"比"20岁以下"满意度高(OR=0.304;OR=0.186)。结论浙江地区患者对基本药物制度总体满意度较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初具成效。建议进一步增加医保覆盖范围,减轻医药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52.
背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是我国新医改的重要举措,自200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后,其服务经费与服务项目不断扩增,由于涉及指标较多,覆盖面较广,探寻科学、客观、全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方法十分必要。目的探索适宜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质量评价为调整相关政策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2—4月,采用多阶段立意抽样方式从Z省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共选取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作为评价对象,记为机构A~X。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法)、秩和比法及二者模糊联合的方法对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2018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参考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选取12项评价指标)。结果在TOPSIS法评价中,Ci值排名前三名的为A(0.917 4)、C(0.875 9)和G(0.787 9),Ci值排名后三名的为I(0.414 2)、W(0.413 7)和N(0.407 7)。在秩和比法评价中,RSR值排名前三名的为A(0.890 6)、G(0.765 6)和C(0.711 8),RSR值排名后三名的为V(0.381 9)、W(0.362 8)和K(0.357 6)。根据模糊集理论,将W1Ci+W2RSR值进行排序,依据\"择多原则\",排名前三名的分别为A、C和G,排名后三名的分别为I、K和W,这与TOPSIS法和秩和比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TOPSIS法和秩和比法模糊联合得到的评价结果及影响因素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一致,并且两者联用能克服单一使用TOPSIS法或秩和比法的局限性,适宜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3.
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选择,也是当前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为有效推进签约服务工作,国家陆续推出各项政策,全国各地也在积极进行实践探索,成效明显。但是,签约服务仍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执行难\"是签约服务深度推进的一大困境。通过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结合签约服务政策执行过程,发现签约服务仍存在法治性不足、政策执行人员水平不高、激励不足、政策环境影响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需要从法律和制度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提升执行人员素质和职业认同、建立医患互信、优化政策执行环境等角度进行政策创新,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54.
背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因自知力欠缺及高复发性、高致残性等特点,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做好社区面访管理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定期面访患者本人,可以更好地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高管理服务质量。目的了解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患者的面访服务管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10—12月,利用2019年底江苏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系统中建档管理的无锡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础档案及随访管理信息,分析当年度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规律面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7 778例研究对象,其规律面访率为81.08%(22 523/27 77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本地户籍〔OR(95%CI)=0.704(0.640,0.775)〕、年龄≤44岁〔OR(95%CI)=0.522(0.472,0.578)〕、学历为高中及以上〔高中/中专OR(95%CI)=0.493(0.446,0.545),大专及以上OR(95%CI)=0.470(0.415,0.532)〕、目前有正式工作〔OR(95%CI)=0.715(0.668,0.766)〕、未婚〔OR(95%CI)=0.746(0.665,0.838)〕、经济状况为非贫困〔OR(95%CI)=0.587(0.517,0.666)〕、没有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OR(95%CI)=0.491(0.440,0.548)〕、服药时长0~10年〔OR(95%CI)=0.881(0.778,0.998)〕、不是\"以奖代补\"监护补助对象〔OR(95%CI)=0.807(0.704,0.926)〕、不参加社区康复服务〔OR(95%CI)=0.844(0.716,0.996)〕是患者规律面访的消极影响因素(P<0.05)。结论无锡市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面访率尚需进一步提高,应重点关注非本地户籍、年龄≤44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目前有正式工作、未婚、经济非贫困、没有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服药时长0~10年、不是监护补助对象和不参加社区康复服务的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通过制定倾斜性政策、开展宣传教育、降低患者病耻感、改善患者疾病认知、加强患者社会支持等措施提高患者规律面访率。 相似文献
955.
背景 上海市正逐步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拓展至楼宇功能社区,目前中青年楼宇人群的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尚不知晓。研究中青年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制定和调整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中青年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虹口区、浦东新区、静安区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楼宇,在选中楼宇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中青年人群(18~59岁)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 272份,本研究以其中有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经历的1 137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涉及的主要调查内容为受试者的社会人口和经济学特征、健康状况、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度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包括基本服务需求、个性化服务需求两方面,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中青年楼宇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39.61%(425/1 073)的受试者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满足/完全满足其基本服务需求,39.01%(419/1 074)的受试者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满足/完全满足其个性化服务需求。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籍、职业类别、年收入、自评健康状况、对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了解度、对家庭医生信任度、对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是中青年楼宇人群基本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收入、患慢性病情况、对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了解度、对家庭医生团队组成了解度、对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是中青年楼宇人群个性化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约40%的楼宇人群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满足其基本服务需求/个性化服务需求,主要影响因素可概括为楼宇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4个方面。建议加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并针对楼宇人群特点和差异化需求,为其定制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同时,着力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丰富签约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956.
背景 骨关节炎致残、致畸率高,可合并多种身心疾病,但早期症状不明显。当前社区骨关节炎的管理存在管治不协调、方法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目的 构建并评价基于信息化的社区骨关节炎多学科管理模式,以促进对社区骨关节炎患者的管理,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方法 首先构建社区骨关节炎患者的多学科管理模式,包含基于危险因素分层的患者分级管理流程、多学科管理团队及其诊治分工,然后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多学科管理流程,并完成信息软件开发。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上海市定海、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以及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普通组和多学科组,各40例。普通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多学科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信息化的多学科管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AIMS2)评分、健康素养管理量表(HeLMS)评分、体质指数(BMI)。结果 治疗前,多学科组和普通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AIMS2评分、HeLM... 相似文献
957.
背景 2020年3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哨点诊室,以局部应急处置与常态化疫情防控相结合的原则,应对疫情零星散发。 目的 探索并构建一套普适、规范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2021年1—4月,采用目的性抽样法,分别从上海市中心城区、郊区、城郊结合地区选取1家发热哨点诊室,通过实地考察、对来自3家发热哨点诊室的10名工作人员进行两轮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获得原始资料,借助ROST CM6软件整理访谈资料,采用Charmaz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范式分析资料。采用目的抽样法,邀请熟悉发热哨点诊室运行特征的专家(发热哨点诊室管理者、高校研究人员、相关协会学者、卫生发展研究机构人员等)12名作为函询对象,于2021年5—6月采用专家函询法对其进行两轮函询,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检验各级指标逻辑一致性,最终形成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 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而成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组成。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1,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265(χ2=163.768,P<0.001)、0.320(χ2=130.323,P<0.001)。最终形成的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功能和职责、诊室设置要求、人员配备、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13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构成,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033 7、0.056 4、0.392 6、0.377 8、0.139 5。各层级指标的一致性比率(CR值)为0.056 5、0.032 5、0.042 4(<0.100 0)。 结论 将扎根理论运用于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应用价值。后续随着政策的迭代,可借助扎根理论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958.
背景 随着患者就诊下沉明显,联合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社区药学服务日益重要,但如何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以满足患者社区药学服务需求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药学服务需求现状,为改进社区药学人员参与家庭医生团队开展服务的方式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于2020年9—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349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和855例家庭医生团队主要成员〔全科医生(n=481)、护士(n=234)、公共卫生医生(n=140)〕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患病情况、用药情况、社区药学服务需求情况和社区药学服务利用情况。针对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社区药学服务认知情况和社区药学服务需求情况。结果 349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125例(35.8%)同时患有≥3种慢性病,305例(87.4%)每日需多次用药。用药管理类药学服务方面,“用药重整及随访”需求人数最多,为52例(14.9%),“用药随访”利用人数最多,为49例(14.0%)。用药教育类药学服务方面,“慢性病用药特殊性的普及教育”需求人数最多,为247例(70.8%),“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利... 相似文献
959.
背景 功能性便秘(FC)是儿童常见健康问题,也是儿童父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就诊中咨询频率较高的问题。尽管便秘不是急症,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进而影响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目的 了解基层医生的儿童FC诊疗水平,为针对性提高基层医生的儿童FC诊疗与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7月,在北京市西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选取在日常诊疗中能接触到儿童患者的医生130例。采用本研究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纳入医生开展调查,内容包括对≥6个月儿童FC诊断中常见症状的认知,以及对儿童FC的推荐治疗方法、推荐治疗药物、药物治疗时机及治疗持续时间等。结果 108例(83.1%)基层医生的问卷被有效回收,其中全科医生34例(31.5%)、儿科医生30例(27.8%)、中医科医生30例(27.8%),平均每月门诊接触儿童患者(10.1±4.4)例。对于儿童FC的诊断:当≥6个月患儿出现排便次数少、大便坚硬、排便时出血、大便失禁、排便困难、排出稠便前哭泣症状时,分别有40.7%(44/108)、39.8%(43/108)、23.1%(25/108)、9.3%(14/108)、39.8%(4... 相似文献
960.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方面存在绩效考核体系和支付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英国质量与结果框架(QOF)经过多次调整,最新版本更加注重慢性病防控与疾病管理质量。本研究从管理与运作体系、指标体系的演变历程及新版(2021—2022年版)指标构成、计分规则和按绩效付费规则等方面对英国QOF进行介绍,并剖析了英国新版QOF的设计细节和运行情况。本研究发现,英国QOF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质量控制系统和以报酬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其以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为管理重点,通过设置三级指标体系,并规定指标分值和每分值对应的金额,实现将全科诊所服务质量与其绩效报酬相联系,能够从整体上提高英国卫生系统的效能。借鉴QOF的经验,我国应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基层门诊慢性病支付方式,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