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98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78篇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任乃娟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322-2323
目的 分析牙隐裂的病因,探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58颗隐裂牙根据隐裂纹的深浅和临床症状分别采取调(牙合)、充填治疗及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58颗患牙中成功48颗(82.76%),患牙无咬(牙合)疼痛,咀嚼功能良好.改善7颗(12.07%),患牙有轻微的不适感,但对咀嚼功能无影响.患牙原有的瘘管、根尖的阴影减小或消失.失败3颗(5.17%),患牙因劈裂等原因被拔除.结论 治疗牙隐裂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72.
牙隐裂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牙隐裂又称牙微裂,指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常不易被发现。病人往往因咬物不适而就诊。作者自1988年至1998年,对来门诊就诊并按《口腔内科学》…诊断标准诊断为隐裂的345例463颗患牙(先排除牙髓病变),进行了不同处理并追踪观察。结果显示,充填后再行全冠修复者,牙髓病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只行充填而未做全冠修复者。  相似文献   
473.
目的 采用哑铃洞型加不锈钢丝横杆充填的方法对牙隐裂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方法 选择68颗临床诊断为"牙隐裂"的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颗牙,制备成锁骨扣状洞型后,对照组用汞合金充填,实验组在洞型制备完成后在颊舌向颊舌尖斜面下各制备二个倒凹,用0.9mm不锈钢丝锤扁后在与隐裂线垂直方向,与洞型底壁长短一致的不锈钢丝二根置于底壁上并伸入倒凹区内,然后再用银汞合金充填,调整咬合,磨改过陡牙尖.结果 经6月~2年临床观察,6个月两组间有效失败人数差异P>0.05,一年后两组间差异χ2检验P<0.05,二年两组间差异χ2检验P<0.05.结论 对于较浅的牙隐裂可采用哑铃洞形加横杆的方法进行修复,但对于较深的牙隐裂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  相似文献   
474.
摘 要目的:分析全冠修复联合根管同期治疗对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咀嚼功能及咬合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 68 例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4 例。对照组采用先完成根管治疗,再进行全冠修复的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全冠 修复联合根管同期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患牙情况、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咀嚼功能、咬合功能。 结果: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疼痛状况评分、菌斑指数评分、牙周探诊深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 功能、物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咀嚼功能、咬合功能评分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采用全冠修复联合根管同期治疗的方 式可改善自身咀嚼功能及咬合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75.
牙隐裂作为常见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非特异性和不可逆等特点。多数牙隐裂由于其非特异性的症状以及缺乏精确有效的诊断工具,而被延误治疗。特别是早期牙隐裂因症状不明显在临床上易被漏诊或难以做出明确诊断。联合应用精准的诊断技术,及早对牙隐裂进行诊断和干预,防止裂纹进一步发展,使患牙得以保留更长的时间。本文将近些年发展起来的针对牙隐裂的诊断技术,包括显微放大与染色法及透照法联合的视诊技术、定量叩诊技术、咬诊器检查技术以及影像学检查技术等的特点、临床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476.
目的 分析全冠修复联合根管治疗牙隐裂伴发慢性牙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牙隐裂伴发慢性牙髓炎患者110例,单双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为根管治疗后高嵌体修复,观察组55例为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对比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咬合功能、咀嚼功能、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最大咬合接触面积、最大咬合力指标(215.84±17.90)mm2、(25.39±1.58)kg均高于对照组(185.64±27.10)mm2、(20.16±1.72)kg,咬合力不对称指数(22.39±4.10)低于对照组(30.42±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96、16.607、10.653,P<0.05);观察组患者牙龈指数、出血指数(0.56±0.40)、(0.71±0.42)均低于对照组(1.36±0.62)、(1.64±0.69),咀嚼效率指标(92.14±3.57)高于...  相似文献   
477.
隐裂牙并非少见,有时因诊断困难而延误治疗,我们将近10年收集的病例进行分析,从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78.
陈如婷  张红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13):2186-2189+2170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式和材料对隐裂牙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上颌第一磨牙隐裂牙齿的模型,并在此模型上建立了4种修复体设计:二类洞、嵌体、高嵌体和全冠,应用了4种牙科材料:复合树脂(Filtek Z350)、树脂纳米陶瓷(Lava Ultimate)、二硅酸锂玻璃陶瓷(E.MAX)和二氧化锆全瓷(Duolink)。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7.0)对模型进行垂直加载和斜向加载,分析每个模型上修复体以及剩余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结果:隐裂牙在修复后可大幅降低局部应力集中,其中二类洞、嵌体在修复体边缘应力集中,隐裂表面应力较低;高嵌体、全冠可显著降低修复体周缘应力及隐裂表面的应力,与直接复合树脂和Lava Ultimate材料相比,E.MAX材料修复后裂纹表面的应力值较低。结论: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全冠、高嵌体以及E.MAX材料在缓解隐裂牙的应力集中方面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79.
刘欣  龚乃胜  徐济群 《安徽医学》2023,44(2):170-172
目的 通过观察一次法及多次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的临床效果,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优劣。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8例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疼痛自评量表(VAS)评分、生活质量及恰填率、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VAS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时间效应和交互作用(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恰填率(91.2%)高于对照组(67.6%),根尖发炎及牙龈红肿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法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