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41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29篇
预防医学   77篇
药学   80篇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目的 比较不同酸蚀时间处理后牙釉质表面的三维形貌并分析粗糙度的改变,探讨酸蚀对牙釉质微观形貌的影响.方法 将15颗新鲜前磨牙包埋、切割、打磨后得到光滑牙釉质切片,按单纯随机法分为5组,用37%磷酸凝胶分别酸蚀0(对照组)、5、10、20和30s,原子力显微镜观察釉质表面形貌,分析轮廓改变,计算图像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均方根粗糙度(Rq)、十点高度平均差(Rz)值及表面积、容积并对5组的结果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Turkey's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镜下形貌观察显示,0~20 s内釉质的釉柱结构逐渐明显,釉质表面由较光滑逐渐变为典型鱼鳞状;20 s后表面形态变化不明显.表面轮廓观察显示,随着酸蚀时间由0s增加至30 s,釉柱间隙首先被溶解,酸蚀深度逐渐增加到2.8μm,30 s后釉柱顶部宽度减小至1.8μm,且高度略降低.从0s到30 s,Ra值由(19.69±3.42) nm增加到(359.51±75.79)nm,Rq值由(22.02±5.57) nm增加到(431.02±83.09) nm,Rz值由(0.24±0.08) μm增加到(2.38±0.26) μm;组间比较显示,Ra和Rq值的20s组与30 s组和Rz值的10、20和30 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釉质表面积由(406.77±3.88) μm2 (0 s)增大到(546.69±84.02) μm2 (30 s),容积由(65.73±14.46) μm3 (0 s)增大到(474.63±52.50)μm3(30 s).结论 随着酸蚀时间的增加,釉质表面酸蚀深度不断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积及容积增大,酸蚀会造成釉质微观形貌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4种正畸粘接剂对金属托槽的粘接效果。方法选择正畸临床44例患者,792颗牙,随机分为4组,常规牙面处理,分别按照说明书要求用京津釉质粘接剂、GC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3M化学固化型树脂粘接剂和3M光固化树脂粘接剂粘接金属托槽,然后使用MBT矫治技术进行综合性正畸治疗,记录托槽脱落情况。12个月后,评估每组牙的牙釉质脱矿情况,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M光固化型树脂粘接剂组托槽的脱落率低于京津釉质粘接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余各组间托槽脱落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京津釉质粘接剂组造成釉质脱矿程度在4组中最高,而GC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的釉质脱矿程度最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京津釉质粘接剂相对远期粘接效果较差;GC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能够通过释放氟离子有效降低釉质脱矿的发生,是正畸治疗中较为理想的粘接材料,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不同粘接材料、不同酸蚀方法粘接正畸金属托槽后釉质粘接剂界面纵切面的超微形态。方法选择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72颗,随机分成3组,每组24颗。A组用体积分数37%的磷酸酸蚀30 s,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金属托槽;B组用体积分数37%的磷酸酸蚀30 s,Transbond光固化粘接剂粘接托槽;C组用自酸蚀处理液加压涂抹3 s,Transbond光固化粘接剂粘接托槽。高倍立体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3组牙釉质粘接剂界面纵切面的形态。结果 A组界面紧密而均匀,粘接剂固化后形成的颗粒较大,颗粒之间间隙明显。B组界面紧密均匀,粘接剂固化后的颗粒较小而均匀,颗粒间结合紧密。C组界面疏松不均匀,树脂突少而细,有时可见较明显的裂隙。结论不同酸蚀、粘接方法牙釉质粘接剂界面的结合情况不同,磷酸酸蚀组釉质表面与粘接剂间形成的树脂突较均匀而密合,而自酸蚀组多处存在较大的裂隙,提示酸蚀方法可能是影响微渗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目的:用显微硬度测量法研究正常人体唾液及氟化物对碳酸饮料酸蚀的年轻恒牙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方法:收集口腔正畸门诊减数拔牙所拔除的新鲜、健康年轻恒牙23颗,制成牙釉质样本90块,随机分为对照A组、实验B组及实验C组;每组又分为三个亚组(A1、A2、A3、B1、B2、B3、C1、C2、C3),其中A1、B1、C1浸泡在雪碧中1周、A2、B2、C2浸泡在芬达中1周、A3、B3、C3浸在百事可乐中1周,每组10个牙块。A组牙浸泡完后直接用显微硬度仪做表面硬度测试;B组牙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分别浸泡于装有正常人体唾液的容器中,将容器置于37℃恒温箱中,定期摇动容器,1月后取出用显微硬度仪做表面硬度测试;C组牙则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每日早中晚3次用含氟牙膏涂布牙齿开窗处表面10 min,再分别放入装有正常人体唾液的容器中,将容器置于37℃恒温箱中,定期摇动容器,1月后取出用显微硬度仪做表面硬度测试。结果:正常人体唾液及氟化物均能使脱矿后年轻恒牙牙釉质表面硬度明显升高(P<0.05),且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常人体唾液及氟化物对脱矿年轻恒牙的再矿化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固定正畸矫治中GC护牙素预防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患者64名,随机分为2组,护牙素组32例,657颗牙;对照组32例,678颗牙。矫治结束后对牙面脱矿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矫治前二组患者被观察牙齿牙釉质脱矿率和脱矿程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矫治后护牙素组牙釉质脱矿率为5.78%,对照组为15.78%。护牙素处理组牙釉质脱矿率和脱矿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固定正畸治疗中配合使用GC护牙素处理牙面,可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37.
牙膏广告的代言人,牙齿总是那么白亮亮的眩人眼目;多年不见的朋友一日忽见,惊觉她一口四环素牙没了踪影,牙齿变白了,人也变漂亮了,这着实令人羡慕。那么,到底有什么办法让牙齿看起来更白更健康呢?真的是牙膏的功劳吗?据相关统计数据,在国际上,美白牙膏占到牙膏产品的三分之一,之所以能占到这么大比例,正是因其具有一定的美白功效,并有科学依据作支持。据悉,具有美白功效的牙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清洁牙齿表面牙渍的作用,从而达到美白效果。  相似文献   
38.
在天然牙体组织中,入射光被牙釉质和牙本质折射、散射和吸收,釉质具有棱镜的效应,使光线发生散射,牙本质主要对光线发生吸收。通常表面发生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与牙齿的表面状况有关,当表面发生镜面透射和漫射透射时,会影响牙齿的半透性。为了呈现牙齿的颜色和活力,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邻牙邻面去釉对树脂充填重建Ⅱ类洞邻接关系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选取的274颗邻牙邻面形态异常的Ⅱ类洞树脂充填修复患牙中,充填前应用邻面去釉技术对邻牙形态异常的邻面进行修整的邻牙邻面去釉组105颗,未进行邻牙修整的常规组169颗。充填后2周、12个月,对2组邻面形态和食物嵌塞的2项指标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周、12个月复查,邻牙邻面去釉组邻面形态评价满意率均为94.3%,常规组均为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牙邻面去釉组食物嵌塞满意率分别为89.5%和88.6%,常规组分别为79.9%、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邻牙邻面形态异常的后牙Ⅱ类洞,充填时配合邻牙邻面去釉修整,可以提高治疗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40.
<正>以往国内外的研究报告表明,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正畸患者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其牙釉质脱矿的患病率高达50%~60%,由此可见,正畸治疗中的牙釉质脱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临床问题,无论是正畸医师还是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都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牙釉质脱矿的发生[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