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41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77篇
药学   80篇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夏可 《中国药店》2014,(6):80-81
人们常说"牙好胃口就好",人们也常说"病从口入"。口腔是人体与外界最常交流的"关口",这两个俗语体现出入们对这个关口重要性的意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不论是从健康角度,还是从美容的角度,大家对于口腔和牙齿的护理也越来越重视。牙膏是药店中最常见的口腔保健日用产品,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牙齿护理和牙膏的知识。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分析正畸治疗中患者的牙釉质脱矿情况,完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20例(共1580颗牙),对比分析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牙齿的釉质脱矿情况。记录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牙釉质脱矿发病率及脱矿的严重度,获取患者牙齿釉质脱矿指数。结果 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者71例(59.17%),共286颗牙(11.09%)出现釉质脱矿现象。上颌侧牙釉质脱矿率(18.73%)显著较下颌侧牙釉质脱矿率(16.20%)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部分脱矿损害发生于正畸矫正器托槽龈方的牙釉质,程度一般较轻,上颌牙EDI平均值明显较下颌牙EDI平均值大(P〈0.01)。其余各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牙釉质脱矿是正畸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多发现象,在临床工作中需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相似文献   
23.
<正>氟化物长期应用于抗龋的治疗,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剂量控制不好使用过量易出现氟斑牙、氟骨症等并发症[1]。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在致力于研究安全、有效的防龋用品。自从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在小鼠龋模型中发现奶制品具有抗龋作用后,澳大利亚墨尔本牙科学院研究人员从牛奶中提取出了一种生物活性肽—酪蛋白磷酸多肽钙磷复合体(complex of casein phosphopeptide and 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日本GC公司把它进一步提炼,进而有了Tooth Mousse护牙素,它是一种新型的口腔抗龋用品[2]。护牙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操作人员的操作经验对白酸蚀粘接剂与牙釉质及磷酸酸蚀后牙釉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对90颗牛切牙进行牙体预备,暴露牙釉质粘接面,平均分给3组人员:无操作经验组(A组)、4年操作经验组(B组)和10年操作经验组(C组).每组又进一步分为非酸蚀亚组和预酸蚀亚组.非酸蚀亚组采用白酸蚀粘接剂和复合树脂进行牙釉质粘接,预酸蚀组预先使用磷酸酸蚀剂进行酸蚀处理,然后按照非酸蚀亚组的步骤粘接.测试粘接试样的抗剪切强度,即粘接强度,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对于非酸蚀试样,A组[(16.32±5.99)MPa]与B组[(21.36± 4.07) MPa]粘接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6),而A组与C组[(18.77±3.78) MP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对于预酸蚀试样,A组[(21.34±5.62)MPa]与B组[(26.18± 3.57) MPa](P=0.007)、A组与C组[(25.35 ±4.51) MPa] (P=0.023)粘接强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论是非酸蚀试样,还是预酸蚀试样,B组与C组粘接强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40和0.672).具有操作经验人员操作后的粘接强度高于没有操作经验的学生.此外,3组操作人员的非酸蚀亚组与预酸蚀亚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25、B组P=0.002、C组P=0.000).预酸蚀处理增加了白酸蚀粘接剂与牙釉质的粘接强度.结论 操作经验对粘接强度有显著影响.为了获得最佳的粘接效果,不仅需要具有粘接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操作经验,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  相似文献   
25.
李勇军 《气功》2011,(11):979-979
牙齿一吃刺激性的东西就发酸.是属于一种牙本质过敏症状,原因有可能是牙釉质缺乏导致牙本质暴露,或者是釉质发育钙化不良,也有可能是由于长期因一侧牙齿咀嚼食物,导致磨耗严重,不妨嚼茶叶试一试。 将茶叶放在口中尤其是过敏的牙齿部位咀嚼一阵,能有效缓解过敏症状。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氟和茶多酚等成分,茶多酚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它不但能抑制龋齿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局部用氟对碳酸饮料致离体牙釉质酸蚀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正畸减数前磨牙15颗,制备釉质样本30个,两两配对分为0.95%~1.05%氟化泡沫、0.615%氟凝胶、0.1%氟保护漆3个氟化物预处理实验组及其对照组,可口可乐碳酸饮料浸泡样本5 min,测量浸泡前后的牙釉质显微硬度。【结果】0.95%~1.05%氟化泡沫组及其对照组、0.615%氟凝胶组及其对照组、0.1%氟保护漆组及其对照组的釉质显微硬度分别下降25.47%(42.88%)、28.91%(38.25%)、36.62%(41.13%),碳酸饮料浸泡后氟制剂预处理组与相应无氟对照组间釉质显微硬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种氟化物处理组釉质硬度下降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用氟可部分抑制碳酸饮料所致釉质硬度下降,高浓度氟的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口腔正畸患者使用正畸固定矫治器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现象进行临床观察,了解病发原因及病损情况。方法随机选择120例口腔正畸患者,对其佩戴固定矫治器前后牙釉质脱矿现象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矫正前后牙釉质脱矿率,并统计矫治后牙釉质脱矿集中部位。结果使用固定矫治器后患者牙釉质脱矿率显著升高,由5.83%升高到15.9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釉质脱矿在上颌侧牙部位较为集中,发生率约为29.9%,发生部位大多位于正畸托槽龈的釉质上,其次为托槽近远中和边缘处。结论正畸过程中佩戴固定矫治器可使牙釉质脱矿的概率增加,必须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或采取一定措施才可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牙釉质脱矿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 对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16例正畸固定矫治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牙釉质脱矿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正畸固定矫治治疗后脱矿者有18例,占15.52%.其中以下颌尖牙牙釉质脱矿、上颌侧切牙、上颌尖牙牙釉质脱矿患病率高;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不良饮食习惯、刷牙方式、牙膏的选择、正畸疗程、甜食的摄入频率等是导致牙釉质脱矿的主要危险因素;去除相关混杂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不良饮食习惯、刷牙次数、正畸疗程是影响牙釉质脱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临床医师应对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尽早开展釉质脱矿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9.
牙齿固定矫治术后牙釉质脱矿的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观察发现 ,牙齿固定矫形治疗后常出现牙釉质脱矿的现象。1996~ 2 0 0 1年 ,我们对 5 0例固定正畸患者在固定矫治期间采用了一定的预防措施 ,并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牙齿正畸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 2 2例、女 2 8例 ,年龄 11~ 3 5岁、平均 14.5岁 ;实验组男 2 5例、女 2 5例 ,年龄 11~ 3 3岁、平均 14.8岁。研究方法 :所有病例在接受固定矫治前均检查牙面釉质情况 ,如有缺损 ,给予适当修复治疗。使用相同的京津釉质粘合剂、酸蚀材料 ,两组均使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对照组粘接前使用 3 7%正磷酸常规酸…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器治疗前后,牙釉质脱矿的干扰因素及脱矿程度。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口腔门诊正畸治疗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A组45例1188颗牙齿及实验B组45例1200颗牙齿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记录。结果选择不同的患者人群组产生的脱矿率和脱矿程度不同。结论固定矫治器引起牙釉质脱矿比较常见,应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