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2篇
  免费   702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75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649篇
口腔科学   252篇
临床医学   1075篇
内科学   37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4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19篇
综合类   2121篇
预防医学   592篇
眼科学   443篇
药学   806篇
  35篇
中国医学   464篇
肿瘤学   211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356篇
  2023年   542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604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67-70+74
目的 探讨圆锥型套筒冠修复体修复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龈指数、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圆锥型套筒冠修复体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牙齿松动度(TM)、牙龈指数(GI)、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PBI)、牙周探诊深度(PD)、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牙龈乳头指数(PIS)、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口腔健康影响程度评分(OHIP-14)、咀嚼功能、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M、GI、PBI、PD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PLI、MSBI、PIS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8、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OHIP-14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咀嚼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修复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周病治疗中,圆锥型套筒冠修复体修复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2.
1996年 6月至今 ,笔者医院共收治小儿面部深度烧伤患者 (深Ⅱ度以上 ) 5 8例 ,采取早期清创时搔刮、果酸保湿面膜覆盖、换植自体皮的方法治疗 2 1例 ,对防治面部瘢痕增生和颜面畸形有明显效果。临床资料 :治疗组 2 1例 ,其中男 14例、女 7例 ,年龄 8个月~ 12岁。致伤原因 :火焰烧伤 8例 ,热液烫伤 10例 ,化学烧伤 3例。烧伤总面积 7%~ 35 %TBSA ,面部深Ⅱ度烧伤11例 ,Ⅲ度烧伤 5例 ,深Ⅱ度、Ⅲ度混合创面 5例。伤后 2 4h内入院 ,立即给予体积分数 1%的新洁尔灭溶液清洗创面 ,有休克症状者在抗休克的同时创面暂用果酸保湿面膜覆盖。病…  相似文献   
73.
氢氟酸对人体皮肤、软组织和骨骼具有高度腐蚀性 ,高浓度或较大面积氢氟酸烧伤后 ,还可因氟离子的迅速吸收导致严重低钙血症而危及生命。我科采用大量补钙及早期切痂手术治疗氢氟酸烧伤 11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患者男 ,2 5岁 ,头面部氢氟酸烧伤 ,清水冲洗 15min后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体表测量长度与理想置管深度的相关性,为临床PICC置管深度提供一种较为准确的预测方法。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的患者97例,进行体表置管长度测量,根据X线摄片计算理想置管深度,分析体表测量长度与理想置管深度之间的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关系。结果除左侧头静脉外,体表测量长度与理想置管深度显著相关(P〈0.05,P〈0.01),并得出相应回归方程。结论 PICC置管体外测量长度与理想置管深度具有相关性,所得回归方程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不同靶控浓度下.罗库溴铵对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ASA I级或II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4组(n=15):实验组(R2和R3)和对照组(C2和C3)。设定异丙酚初始效应室浓度(effect-site concentration.Ce)为4.0Hg/mL。当患者镇静警觉评分(0AA/S评分)≤1时置入喉罩。机械通气,调节异丙酚靶控浓度.使Ce维持在2.0μg/mL或3.0μg/mL.达到靶浓度后稳定20min.实验组(R2和R3)静脉注射2倍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0.6mg/kg,对照组[C2和C3)注射生理盐水(5ml)。记录异丙酚诱导前即刻(T1),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或生理盐水即刻(T2)、TOF消失为0对(T3)、TOF的第一个肌颤搐恢复到5%时(T4)BIS,HR.MAP值。结果:四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罄异(P〉0.05);对照组T1~T4各时点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对比较.R2组T3和T4时BIS降低(P〈0.05),但R3组、C2绍和C3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相同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对照组比较.R2组.C2组与R3组、C3组在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或生理盐水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库澳铵对BIS值的影响与镇静深度有关。异丙酚靶控浓度维持在2.0μg/mL较浅的镇静状态下,静脉注射2倍ED95剂量的罗库澳铵可引起BIS数值的下降。但在3.0μg/mL较深的镇静状态下.2倍ED85剂量的罗库溴铵对BIS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浅插管保留灌肠对慢性结肠炎并存痔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结肠炎并存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插管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浅插管保留灌肠法,即抬高臀部15 cm,肛管插入肛门4 cm开始灌肠,拔管后继续抬高臀部30 min.结果 观察组肛门异物感及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肛门出血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浅插管保留灌肠法可减轻肛管对患者痔及直肠黏膜的刺激,增加患者治疗舒适度且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77.
随着人们对术中维持适宜麻醉深度重要性及术中知晓危害性认识的增加。新型脑电监测系统麻醉/意识深度监测仪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科研.大曩研究结果证实了它的有效性。现就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深度监测中反映迷走神经活动性的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指标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择期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患者35例,ASA Ⅰ或Ⅱ级,测定麻醉诱导前(T0)、诱导插管(T1)、术中(T2)、停药后(T3)各5 min的HR、MAP、BIS、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高频(HF)和散点图短轴(SDl)变化.结果 T1时HR明显快于、MAP明显高于T0时(P<0.05或P<0.01);T2时HR明显慢于、MAP明显低于T0时(P<0.01);T3时HR明显快于、MAP明显高于T2时(P<0.01).T1~T3时RMSSD、HF、SD1和BIS明显低于T0时,且T2时降低更为明显,而T3时明显高于T2时(P<0.01).结论 反映迷走神经活动性的HRV指标RMSSD、HF、SD1与BIS在监测麻醉深度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不同诱导剂量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对镇静深度的影响。方法 65岁以上老年患者60例,按照依托咪酯诱导剂量随机分为四组:A组0.2 mg/kg,B组0.3 mg/kg,C组0.4 mg/kg,D组0.5 mg/kg。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3 min(T4)和5 min(T5)的MAP、HR和BIS变化。结果 A、D组血流动力学波动比B、C组明显。T2~T5时D组BIS明显低于其它三组(P<0.05或P<0.01),T4、T5时A组BIS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结论依托咪酯0.3~0.4 mg/kg复合舒芬太尼0.3μg/kg较适合老年患者麻醉诱导,镇静深度适中,循环较平稳。  相似文献   
80.
彭开勤 《腹部外科》2008,21(4):210-211
如同其它实体癌一样,手术治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影响胃癌预后的有三大因素,即肿瘤侵犯深度(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在规范的胃癌根治术中,T、N应整块切除,而M仅在有选择的病例可同时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