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36篇
  免费   3005篇
  国内免费   7045篇
耳鼻咽喉   209篇
儿科学   860篇
妇产科学   250篇
基础医学   6447篇
口腔科学   2405篇
临床医学   11925篇
内科学   4342篇
皮肤病学   258篇
神经病学   3074篇
特种医学   13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篇
外科学   4979篇
综合类   12868篇
预防医学   1408篇
眼科学   1067篇
药学   2936篇
  47篇
中国医学   1520篇
肿瘤学   2462篇
  2024年   361篇
  2023年   1158篇
  2022年   1342篇
  2021年   1433篇
  2020年   1152篇
  2019年   1130篇
  2018年   667篇
  2017年   1093篇
  2016年   1620篇
  2015年   1964篇
  2014年   2768篇
  2013年   3328篇
  2012年   4260篇
  2011年   5576篇
  2010年   4321篇
  2009年   4407篇
  2008年   4036篇
  2007年   3716篇
  2006年   3379篇
  2005年   2948篇
  2004年   2378篇
  2003年   1738篇
  2002年   1192篇
  2001年   774篇
  2000年   469篇
  1999年   293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健康人生》2007,(1):48-48
以前,人们听到"干细胞"这个词觉得很遥远,如今"干细胞"却俨然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很多的妈妈们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为他们储存脐带血,就是因为脐带血里含有造血干细胞,能为宝宝以后的健康带来一份好的保障.可是您知道脐带也是送给宝宝的一份健康大礼物吗?也许很多人会有疑问,那现在就给大家讲讲脐带--一个能转废为宝的奇迹.  相似文献   
112.
患者,男,18岁,因乏力2年,加重2个月于2003年11 月1日收住我院。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间断发热及齿龈出血,血常规检查示全血细胞减少,多部位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及骨髓活检确诊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服用康力龙安雄、环孢菌素A及中草药等治疗,病情无好转, WBC(1.5-2.3)×10~9/L.Hb 50~60 g/L,BPC(7~30)× 10~9/L。治疗期间曾输注血小板10U(未用滤器和照射)。近 2个月乏力明显加重。入院时查血常规:Hb 60 g/L,RBC  相似文献   
113.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技术的发展,使其适应症更为广泛,HSCT后能导致各种肺部并发症,本文对此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4.
哺乳动物嗅通路中的嗅上皮和嗅球终生维持活跃的神经更新,存在丰富的神经干细胞。本对嗅上皮和嗅球神经发生特点,神经干细胞来源及培养,嗅上皮与嗅球神经发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5.
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SCI)呈高发生率 (美国为 3 .0~ 3 .5 /10万 )、高致残率 (全瘫占 67% )、高耗费(美国为 5~ 7万美元 /患者 /年 )、低死亡率 ( <5 % )的新特点。SCI再生修复的研究成为近年国际神经科学研究中的热点 ,加强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 。l 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1.1 移植修复1.1.1 周围神经移植[2 ,3 ]早在 2 0世纪初 ,即有周围神经移植修复损伤脊髓的成功实验报道。最近Cheng[2 ] 等在Science报道了大鼠自体肋间神经切成几节用含aFGF的Fibrin胶粘合桥接损伤脊髓的两断端 ,分 9…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HSCT在临床上已经开始治疗AID ,本文从AID的发病机制、HSCT的生物学特性以及HSCT治疗AID的可能的机制出发 ,综述了这一治疗方法的可行性、临床应用、移植方式及实施过程、疗效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比较表皮干细胞(KSC)在两种体外培养体系中的生长增殖状况.方法用差速粘附法分离出的KSC,分别置于无饲养层、无血清培养基以及有饲养层、有血清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下培养.比较KSC在两种培养体系中的生长增殖、克隆形成率、生长曲线和KSC相关标记物的表达等指标.结果在第二种培养条件下,KSC在生长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接触抑制,在较长的体外培养时间内始终保持较高的增殖潜能.两种培养体系间KSC的克隆形成率有显著差异(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培养体系间整合素β1阳性率无显著差异,而强阳性率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外培养和扩增KSC时,使用人成纤维制备的饲养层和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较无饲养层、无血清的培养基,更有利于KSc的扩增及其表型的维持.  相似文献   
11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瑾  王彬尧 《医学综述》2004,10(2):82-84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现代社会发病率、病死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是重要的致病原因。心梗后,心肌细胞坏死、凋亡造成心肌数目减少,心室重构促使心衰发生。通常认为,哺乳动物成体心肌为终分化组织,没有成肌前体细胞,受损后无分化和增生潜能,故心肌细胞丢失多不可逆。尽管有研究显示心衰时心肌细胞存在有  相似文献   
119.
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预构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胶原-聚羟基乙酸的细胞相容性,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寻求理想方法.方法以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并检测CD44.在实验组中将骨髓间质干细胞置入含胶原-聚羟基乙酸的DMEM培基中培养:在对照组中将骨髓间质干细胞置入DMEM培基中培养.通过MTT方法比较两组的细胞活性和生长情况,并对实验组进行超微观察.以骨髓间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以胶原-聚羟基乙酸为支架在体外预构组织工程化肌腱.结果以贴壁法原代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11天细胞即汇合成片,检测CD44示阳性.骨髓间质干细胞接种于胶原-聚羟基乙酸中混合培养后14天生长良好,始终保持89%以上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实验组细胞数未发生明显改变,而对照组从第4天开始即发生增殖.透射电镜示实验组细胞培养14天后仍保持旺盛的分泌功能.体外预构的组织工程化肌腱具有良好的形态,细胞伸展成梭形,沿聚羟基乙酸缝线大致平行排列.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胶原-聚羟基乙酸的细胞相容性好.以骨髓间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以胶原-聚羟基乙酸为支架可在体外初步预构组织工程化肌腱.  相似文献   
120.
The biocompatibility and osteogenic activity of allogenic decalcified bone matrix (DBM) used as a carrier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were studied. Following the method described by Urist, allogenic DBM was made. In vitro, DBM and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BMSC) from rab-bits were co-cultured for 3-7 days and subjected to HE staining, and a series of histo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s were performed under phase-contrast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n vivo the mixture of DBM/BMSC co-cultured for 3 days was planted into one side of muscules sacrospinalis of rabbits, and the DBM without BMSC was planted into other side as con-trol.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at postoperative week 1, 2 and 4, and subjected to HE staining, and observed under SEM. The results showed during culture in vitro, the BMSCs adherent to the wall of DBM grew, proliferated and had secretive activity. The in vivo experiment revealed that BMSCs and undifferentiated mesenchymal cells in the perivascular region invaded gradually and proliferated together in DBM/BMSC group, and colony-forming units of chondrocytes were found. Osteoblasts,trabecular bone and medullary cavity appeared.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around muscles almost disappeared at the second weeks. In pure DBM group, the similar changes appear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DBM to center, and the volume of total regenerate bones was less than the DBM/BMSC 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ixture of DBM and BMSC had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ectopic induced osteogentic activ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