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35篇 |
免费 | 522篇 |
国内免费 | 36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0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67篇 |
口腔科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710篇 |
内科学 | 361篇 |
皮肤病学 | 18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特种医学 | 7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70篇 |
综合类 | 2252篇 |
预防医学 | 309篇 |
眼科学 | 42篇 |
药学 | 1753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5102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31篇 |
2022年 | 162篇 |
2021年 | 242篇 |
2020年 | 157篇 |
2019年 | 176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183篇 |
2016年 | 215篇 |
2015年 | 249篇 |
2014年 | 385篇 |
2013年 | 400篇 |
2012年 | 558篇 |
2011年 | 579篇 |
2010年 | 583篇 |
2009年 | 552篇 |
2008年 | 614篇 |
2007年 | 519篇 |
2006年 | 544篇 |
2005年 | 516篇 |
2004年 | 515篇 |
2003年 | 514篇 |
2002年 | 397篇 |
2001年 | 372篇 |
2000年 | 262篇 |
1999年 | 258篇 |
1998年 | 229篇 |
1997年 | 209篇 |
1996年 | 210篇 |
1995年 | 217篇 |
1994年 | 155篇 |
1993年 | 126篇 |
1992年 | 99篇 |
1991年 | 120篇 |
1990年 | 90篇 |
1989年 | 104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9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6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大黄煎灌肠治疗小儿高热8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义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3):237-237
高热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笔者自1994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大黄煎保留灌肠治疗8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83.
84.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使用中药大黄和肠内营养对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6名胃癌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0例;肠内营养组(B组)21例;大黄加肠内营养组(C组)15例。A组术后常规补液的同时实施肠外营养支持;B组术后常规补液的同时术后42h始给予肠内营养能全力,一直持续到术后第8天;C组病人术前1天应用大黄10g,术后18、42h分2次各5g。B组和C组术后数日内每天的液体量、热量及氮量不足部分均由肠外途径予以补足。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手术前1天、手术后第1、3、7天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结果:各组患者术后均有急性炎性反应的发生,但C组术后第3、7天的TNF-α水平较A有显著下降,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肠鸣音的恢复显著提前。术后的营养指标B组、C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大黄可以有效降低外周血TNF-α水平,缓解手术创伤引起的急性炎性反应,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实施术后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85.
李建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22,(17):86-88
大黄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要药。不少学者认为其有利湿之功所以治黄疸、淋证,但根据相关文献表明,此说法存在谬误,主要原因在于,治湿之法不离发汗、利小便,但大黄并无此二效,观其临床运用,可知大黄功用主要在于逐瘀泻热通腑,善治热结之证,而其所以能治疗黄疸、淋证,也是因其能祛除瘀热。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超微粉山楂消脂胶囊的制备方案。方法:选取1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超微粉组和细粉组,分别予以超微粉山楂消脂胶囊混悬液和细粉混悬液,以大黄素为对照品内参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酸含量,评价其制备效果。结果:超微粉组末端消除半衰期短于细粉组,药峰浓度、达峰时间、药时曲线下面积高于细粉组,清除率低于细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微粉碎工艺制备山楂消脂胶囊,可促使大鼠体内大黄素吸收,药物吸收迅速、吸收量提高,生物利用度高,在节省药物资源的同时不会影响药物浓度及作用,制备效果好,可为超微粉碎工艺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为临床有效、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观察大黄有效部位(Rep)对慢性环孢素肾病(CCN)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VH组),CCN模型组(MX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YDY组),Rep干预1组、干预2组、干预3组(DY1、DY2、DY3)。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的每周最后一天测量大鼠体质量并采血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实验末处死大鼠,HE染色、PAS染色及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半定量积分评估各组小动脉透明样变性、肾间质纤维化(RIF)情况。同时取肾组织行电镜检查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给予环孢霉素A后,MX组大鼠体质量下降;4周后所有Rep干预组及YDY组体质量均高于MX组,而BUN、Scr水平均低于MX组。2光镜结果:VH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MX组大鼠呈现典型的CCN改变;而各Rep干预组及YDY组大鼠的CCN病变明显减轻。3电镜结果:VH组结构正常;MX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微绒毛稀疏,间质见较多胶原纤维;Rep各干预组及YDY组病变均减轻。结论:用Rep干预用药,CCN病变可明显减轻,早期干预效果更好;以Rep预防CCN病变,其效果优于贝那普利。 相似文献
89.
9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痤疮愈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痤疮愈由大黄、生地、麦冬、知母、玄参、木贼、丹参、桑皮、赤芍、乌梅10味药组成,对各型痤(暗)疮具有较好的疗效。收载于《贵州省药品标准》[1] ,方中大黄为君药,其有效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酚,标准中该制剂项下仅有TLC鉴别,无含量测定项。文献对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多有报道[2~5] 。本文用HPLC法,测定水解后的痤疮愈样品中总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该法快捷、灵敏、准确。1 仪器与试药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adzuLC 10AT ,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