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下淤血是临床外伤科多发病、常见病,尤以青壮年男性多见。笔者1999年10月~2008年10月,采用回形针烧炽红后迅速点刺放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甲下淤血12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荣奇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6(4):42-44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乃《伤寒论》方。《伤寒论》第118条云:“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原方有桂枝一两.炙甘草二两.牡蛎二两.龙骨二两组成。是仲师为太阳病因误治而损伤心阳、心神被劫出现烦躁不安等证而设。余在临证中.不囿于因烧针而出现的变证; 相似文献
3.
孙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5,12(1):41-41
火针疗法古称"焠刺"、"烧针",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人人体一定部位,而达到温经散寒、补益阳气、调和气血、畅通经络、去腐生肌的一种古老疗法.以下介绍笔者在临床上运用火针治疗疾病的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4.
烧针加中药治疗宫体癌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体癌,目前西医以手术、化疗、放疗的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对中、晚期病者则无济于事。作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中医烧针加服中药治疗三例确诊为宫体癌患者,疗效满意,病者经追访至今已3~7年生活如常。) 相似文献
5.
6.
火针深刺时针体被烧红的部分需足够长。由于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烧针需在此层进行。但外焰存在着界距不相等的左右界距与上下界距,且左右界距小于上下界距。如果浅刺,需烧红针体部分不长,可以在左右界距内烧针,称平烧。如果需要深刺,则应在上下界距间进行烧针,唐氏将之称为斜烧。但斜烧存在比水平烧针易烫手的缺点。为了解决平烧界距短的问题,笔者对酒精灯进行了两项革新,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寻常疣为临床常见皮肤疾患。多发于青少年。常见于手,足,指,(趾),头部和面部。皮损为针头至豆大灰色或正常肤色角质突起,表面粗糙或刺状,孤立,散在。部份病人有搔痒或压痛。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围刺并烧针的方法治疗寻常疣2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烧针结合绷带外固定治疗急性踝扭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烧针(穴取压痛点、丘墟、商丘、解溪、悬钟、太溪、阳陵泉穴)结合绷带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结合绷带外固定治疗.两组均隔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齐刺配合烧针柄法对于腰背肌筋膜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急性发作期腰背肌筋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分别予齐刺联合烧针柄法以及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定,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