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52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360篇
耳鼻咽喉   270篇
儿科学   143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419篇
口腔科学   197篇
临床医学   1765篇
内科学   1166篇
皮肤病学   863篇
神经病学   262篇
特种医学   6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010篇
综合类   3630篇
预防医学   556篇
眼科学   163篇
药学   1420篇
  42篇
中国医学   1186篇
肿瘤学   289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538篇
  2021年   647篇
  2020年   411篇
  2019年   419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310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623篇
  2013年   562篇
  2012年   762篇
  2011年   847篇
  2010年   780篇
  2009年   738篇
  2008年   945篇
  2007年   705篇
  2006年   632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胃嗜酸性肉芽肿13例诊诒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1病历简介男,57岁。左侧泪囊部红肿伴左鼻阻4个月人院。检查:左泪囊部红肿,鼻泪管阻塞冲洗不通。左鼻腔充满灰白色、豆渣样新生物。副鼻窦x线平片:左上颌窦密度增高,窦壁模糊,未见骨质破坏。意见:左上颌窦炎,肿瘤待除外(图1)。胸部X线片:右下肺见一边界尚清楚的局灶浸润性片影,周围影淡。意见:右下肺肿瘤待除外。活检左鼻腔新生物病理报告:坏死性肉芽组织,未找到瘤细胞,符合Wegener氏肉芽肿病。住院38天,肺部摄x线片复查:右下肺原病灶仍存在且片影更浓,边界清楚,考虑良性肺肿瘤可能性大(图2)。随后行纤维窥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报告8例Wegener肉芽肿病。本组疾病的病理特点均表现为坏死性血管炎及肉芽形成。临床特点为:发热(38-40℃)、鼻塞、鼻衄、咳嗽、口腔及鼻咽部溃疡,皮下结节:X线表现为肺部多发性结节及空洞阴影,副鼻窦炎症。尿常规检查异常,诊断主要依靠病变组织活检。环磷酰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曹云星  左中夫  王立军 《医学综述》2006,12(15):908-910
损伤时间推断是法医病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核转录调节蛋白,参与多种炎性介质的转录和调控。近年来研究发现NF-κB与机体创伤后的反应密切相关,其在损伤后的时序性表达可望在法医病理学用于损伤时间推断。  相似文献   
16.
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是由条件致病菌-放线菌(Actinomyces)引起的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扁桃体放线菌病较罕见,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易被漏诊或误诊为肿瘤或单纯性炎症等疾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于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扁桃体放线菌病患者9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诊治过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韦格纳肉芽肿病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梁柳琴  尹培达 《新医学》2004,35(5):268-269
韦格纳肉芽肿病是以毛细血管、微小动静脉受累为主的全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典型的韦格纳肉芽肿三联征是指上呼吸道、肺及肾病变,无肾脏受累者称为局限性韦格纳肉芽肿。通常以上呼吸道黏膜的局限性肉芽肿性炎症开始,发展至肺的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和肾小球肾炎。急性或重症者若不及时治疗,常常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2例。结果 6例患者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应用完全胃肠外营养等方法治愈。1例术中多发肠管破裂、术后肠瘘。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4天内,症状以腹胀为主,较少发生绞窄,保守治疗大都有效。  相似文献   
20.
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总被引:215,自引:0,他引:215  
黎介寿于1995年首次提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的概念,1997年发表了第一篇有关EPISBO的论著,随后又对EPISBO这一概念的产生、特征及诊断和治疗进行了阐述。至2005年3月国内已有146篇有关炎性肠梗阻(CNKI.net,检索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文章发表,积累了数千例病例的经验,涉及的医疗机构既有乡镇卫生院,也有高等学府的附属医院。近来我们发现外科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差异甚大,在此有必要针对该病再谈一下我们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