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32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242篇
内科学   33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558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70篇
  2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1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胆固醇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胆固醇是哺乳动物细胞膜的重要脂质成分 ,与膜的生物物理特性、脂区形成及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本文就细胞胆固醇的代谢平衡调控及其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治疗前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plateletα-granule membrane glycoprotein 140,GMP-140)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0例OSAHS患者经nCPAP和UPPP术治疗前后1周及6个月的血小板GMP-140的浓度,并测定30例正常人的GMP-140水平作对照。结果:OSAHS患者治疗前血小板GMP-140水平较高,而行nCPAP持续治疗1周后,其GMP-140浓度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UPPP术后1周,其血浆中GMP-140浓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01),但未达正常人水平。6个月后再测OSAHS患者血浆中GMP-140浓度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S-AHS患者的血小板活性较正常人高,nCPAP和UPPP手术治疗能间接降低OSAS患者血浆中GMP-140水平。  相似文献   
993.
Na+-H+交换蛋白与肿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滕小春  刘海峰 《重庆医学》2004,33(4):623-625
胞膜离子交换蛋白Na -H 交换泵(Na -H exchanger,NHE)是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的一种跨膜蛋白,是维持细胞内pH值(intracellular pH,pHi)在中性或偏碱性的重要膜蛋白,并涉及到细胞内外离子的跨膜转运、细胞体积及胞内渗透压的控制,是pHi调节的一种重要要机制之一.pHi稳定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前提,当细胞内出现酸化时,随着酸化程度的加深,细胞可出现凋亡和坏死.在一些细胞因子作用下,细胞发生增殖之前,通常会出现pHi增高.近年来研究发现,NHE在肿瘤细胞中的活性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肿瘤细胞的侵袭性生长和远处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将NHE的分型、分布、结构、活性调节、功能以及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利用RNA干扰方法下调EB病毒潜伏膜蛋白1(1atent membrane protein,LMP1)的表达,探讨LMP1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分子干扰片段转染EB病毒阳性淋巴瘤B95.8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LMPI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联合应用化疗药物顺铂,通过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活性变化.结果 干扰LMP1后,其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调;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细胞被阻滞在C0/G1期;并且细胞对顺铂的IC<,50>明显降低.结论 干扰LMP1提高了B95.8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揭示LMP1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正常肝细胞、肝硬化细胞、肝癌细胞膜表面微细结构;绘出细胞膜表面蛋白变化图,并以此图作为诊断肝癌的标准.方法 选取正常肝细胞、肝硬化细胞、肝癌细胞各40组,利用AFM对标本扫描,将细胞膜表面扫描图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肝细胞、肝硬化细胞、肝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从正常肝细胞到肝硬化细胞再到肝癌细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细胞膜表面的蛋白微细结构分布并不均匀,从膜表面蛋白分析数据中可看到它们存在差异.结论 依据细胞膜表面分析数据做出三组图形,我们可以以此为肝癌的诊断标准,只要获得一个细胞,即可做出肝癌的诊断.根据细胞膜表面蛋白分布的不同,将细胞膜表面分为功能活跃区和功能不活跃区.  相似文献   
996.
EB病毒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探讨EB病毒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病因及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对 4 0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和 1 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 (LMP 1 )的表达状况进行检测。③结果 LMP 1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坏死区周围的淋巴组织 ,阳性表达率为 4 0 % ;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均为阴性表达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1 88,P <0 .0 5 )。④结论 EB病毒感染可能是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对健康青壮年、老年人血小板功能、颗粒膜蛋白-140及电泳率进行测定,研究老年人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年人血小板1、3、5分钟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明显高于青壮年组(P<0.001),颗粒膜蛋白-140数量显著增多(P<0.05),而老年人血小板电泳率明显降低(P<0.001)。结论认为老年人的上述改变可能与老年人易形成血栓及其并发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中EB病毒(EBV)的分布特点.方法 选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标记ALK1、CD3、CD5、CD7、CD10、CD15、CD20、CD23、CD30、CD38、CD43、CD56、CD68、CD79、CD99、CyclinD1、EMA、TdT与EBV潜伏膜蛋白(LMP-1),原位杂交技术标记EBV编码的RNA(EBER).按照2008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存档的438例淋巴瘤组织标本重新分类.结果 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NK/T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中EBER阳性率分别是5.4%(14/261)、16.5%(19/115)和59.7%(37/62),LMP-1阳性率分别为5.4%(14/261)、5.2%(6/115)和59.7%(37/6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EBER在60岁以上组中的阳性率(13.2%,7/53)明显高于60岁及以下组(1.2%,1/81)(P<0.05);在NK/T细胞淋巴瘤中LMP-1蛋白表达与EBER表达具有不一致性,EBER阳性率明显高于LMP-1(P<0.05);5例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全部表达EBER;在HL淋巴瘤中LMP-1蛋白表达与EBER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 EBV感染与淋巴瘤类型相关,EBV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表达率高,HL次之.鉴于EBER与LMP-1在HL中的一致性表达,出于经济学考虑,LMP-1可代替EBER用作EBV的检测.EBV可能在鼻型NK/T细胞淋巴瘤、HL等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N-methyl-4-phenylpyridiniumiodide,MPP^(+))诱导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SH-SY5Y细胞模型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表达的影响和潜在的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溶媒(DMSO)对照组、MPP^(+)组(1.0 mmol·L^(-1)MPP^(+)孵育48 h)、MPP^(+)+GB组(用50μmol·L^(-1)的GB处理1 h后,再用1.0 mmol·L^(-1)MPP^(+)孵育48 h)、第1转染组(转染miR阴性对照物)、第2转染组(转染miR-207模拟物)、第3转染组(转染miR-207抑制剂)、MPP^(+)+GB+第2转染组(细胞转染miR-207模拟物后,用50μmol·L^(-1)的GB处理1 h,再用1.0 mmol·L^(-1)MPP^(+)孵育48 h)、MPP^(+)+GB+第3转染组(细胞转染miR-207抑制剂后,用50μmol·L^(-1)的GB处理1 h,再用1.0 mmol·L^(-1)MPP^(+)孵育48 h)、第4转染组(先转染miR-207模拟物,再转染p CMV6-XL5)和第5转染组(先转染miR-207模拟物,再转染p CMV6-XL5-LAMP2A)。结果与MPP^(+)组(3.51±0.23)比较,MPP^(+)+GB组miR-207的相对表达量(2.07±0.2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转染组、第2转染组和第3转染组α-syn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0.09,1.56±0.13,0.78±0.09;α-sy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2±0.08,1.81±0.20,0.53±0.23;与第1转染组比较,第2转染组和第3转染组α-syn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转染组和第5转染组α-syn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1.03±0.12,0.71±0.10;α-sy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9±0.07,0.22±0.11;与第2转染组比较,第5转染组α-syn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PP^(+)+GB组、MPP^(+)+GB+第2转染组和MPP^(+)+GB+第3转染组α-syn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2±0.09,1.62±0.15,0.71±0.12;α-sy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2±0.10,2.01±0.35,0.63±0.14;与MPP^(+)+GB组比较,MPP^(+)+GB+第2转染组和MPP^(+)+GB+第3转染组α-syn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MP2A是miR-207的靶基因。结论在MPP^(+)诱导的PD SH-SY5Y细胞模型中,GB能通过介导miR-207/LAMP2A信号轴来降低α-sy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介导的IRE1α-ASK1-JNK通路在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的作用及电针干预治疗对该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预治疗组、电针治疗7d组、电针治疗14d组、电针治疗21d组、电针治疗28d组,每组15只,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法制备帕金森病模型,假手术组只注射不含鱼藤酮的等量葵花油乳化液。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不做任何治疗;电针治疗组在造模完成后选取"风府"、"太冲"穴给予电针治疗;电针预治疗组电针治疗7d后再造模。采用旷场试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并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中脑黑质内IRE1α、ASK1、p-JN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PD症候群特征,电针干预后模型大鼠行为学评分改善明显(P0.01)。模型组大鼠黑质IRE1α、ASK1、p-JNK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增高(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预治疗组和电针治疗7d、14d、21d、28d组IRE1α、ASK1、p-JN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电针防治帕金森病的机制可能与电针能明显抑制内质网应激通路IRE1α-ASK1-JNK的活性,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免于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