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6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129篇
预防医学   2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8篇
  13篇
中国医学   371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究加减宣痹汤联合西医治疗对湿热痹阻型痛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血清尿酸(Uric Acid,U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云南师范大学医院2019年7月-2020年11月湿热痹阻型痛风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减宣痹汤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UA、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UA及CR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减宣痹汤联合西医治疗对湿热痹阻型痛风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且无用药安全性问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UA、CRP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联合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TST)术治疗湿热下注证混合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三明市沙县区中医医院肛肠外科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260例湿热下注证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接受TST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芍药甘草汤联合TST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6 d肛肠动力学、血清致痛因子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6 d,观察组最大收缩压(MSP)、静息压(ARP)均高于对照组,肛管高压区长度(HPZ)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6 d,观察组血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16.91%(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联合TST治疗湿热下注证混合痔,可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改善其肛肠动力学,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3.
从肾虚湿热辨治尿石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摘要洪某某。男,67岁。2001年5月10日初诊。双肾及输尿管结石病史3年有余.多次B超检查提示:双肾小结石伴泥砂样结石,左肾结合系统分离.轻中度积液,输尿管上端明显扩张。两肾区时有疼痛,多次发作肾绞痛。无明显尿频、尿急、尿痛。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证属湿热瘀结下焦。病久肾虚阴伤。治宜滋阴养肾,清热利湿,化瘀散结。处方:  相似文献   
54.
四妙丸(川黄柏、薏苡仁、苍术、怀牛膝)出自<成方便读>,为治疗下焦湿热证有效的名方.笔者将此方做适当加减,减去黄柏、牛膝,加入走上焦、苦寒清热燥湿的黄芩,加入引药上行、开宣肺气的桔梗,变为"上四妙汤"(苍术、黄芩、桔梗、薏苡仁),临床用于耳鼻喉科疾病属上焦湿热证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调查华南农业大学在校女生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分析体质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计原发性痛经中医体质调查问卷,收集被调查者个人基本信息、中医体质情况、体质量指数(BMI)、痛经的程度和频率及其对学习、生活及心理的影响等方面数据,分析不同痛经程度、发作频率对学习、生活和心理的影响,探讨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及其与痛经程度、发作频率、BMI等的相关性。【结果】(1)共收集2 733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161份,共获得有效问卷2 572份,有效问卷应答率为94.11%。(2)2 572例被调查者中,平和(或基本平和)体质321例,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12.48%;偏颇体质2 251例,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87.52%。(3)偏颇体质中,各类型体质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阳虚质(1 163例,占51.67%)、湿热质(498例,占22.12%)、阴虚质(239例,占10.62%)、气虚质(147例,占6.53%)、血瘀质(79例,占3.51%)、痰湿质(74例,占3.29%)、气郁质(28例,占1.24%)、特禀质(23例,占1.02%)。(4)痛经程度及痛...  相似文献   
56.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州地区常见皮肤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08例于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住院治疗且长期居住广州地区,经组织病理切片确诊为BCC(235例)和SCC(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频数描述及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1)BCC患者的男女比为1∶1.28,SCC患者的男女比为1.43∶1;BCC患者好发于60~69岁年龄段,SCC患者好发于70~79岁年龄段;BCC患者病程多为1~5年,SCC患者病程多小于1年;BCC患者好发于头面部(215例,91.49%),SCC患者好发于头面部(40例,54.79%)和四肢(26例,35.62%)。其中,BCC与SCC患者的各年龄段发病情况和发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瘀阻、气阴两虚、脾虚湿瘀证,分别占比56.49%、27.60%、15.91%。3种中医证型的性别分布和发病年龄段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7.
观察茵芍散对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血清 HA、IV-C水平的影响。选择 64例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 1个月后观察各组上述指标变化。结果显示 :治疗组血清HA、IV-C含量明显降低 ,症候疗效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说明茵芍散能改善血液循环 ,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8.
柯雪爱 《新中医》2021,53(22):97-100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止带方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下注型带下病97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9 例与对照组48 例。试验组采用自拟清热利湿止带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甲硝唑片等治疗。2 组疗程均为7 d,观察比较2 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阴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为87.5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白带色质味异常、口苦而腻、缺乏食欲、尿黄、接触痛等症状消失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阴道清洁度分级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2.04%,对照组为29.1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4.08%,对照组为19.0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止带方可改善湿热下注型带下病患者临床症状及阴道清洁度,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9.
杜士胜 《工企医刊》2013,26(4):346-347
目的观察中西医药物结合控制急性湿疹渗出的起效时间及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湿热浸淫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抗组胺组、中西药组、激素组,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控制渗出的起效时间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控制渗出起效时间为抗组胺组在第4天起效,中西药组在第1天起效,激素组在第2天起效。中西药组明显为优(P∠0.05)。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中西药组、激素组总有效率为100%。疗效明显优于抗胺组药86.7%(P∠0.05)。结论中西医药物结合控制湿热浸淫性湿疹患者渗出较抗组胺药与激素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60.
口味识病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进餐时感觉口腔里出现异常的味道,这可能是在提醒我们,人体某器官生病了,应进行积极的预防或治疗。口酸:多为肝胆湿热犯脾胃所致,常伴有胸闷肋痛,多见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