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7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62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1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82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41.
蒋健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409-1410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甘草以及姜枣组成。本方是从《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变化而成,原方较本方少茯苓、大枣,而生姜则重用四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后世减生姜用量而治痰热,方名仍称温胆,但功用实为清胆。黄连温胆汤出自《六因条辨》,乃温胆汤去大枣、加黄连而成,进一步加强了清胆的作用。本方功用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该证临床表现颇为多彩,诸如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以及癫痫等等,  相似文献   
142.
美尼尔氏病又名“内耳眩晕病”,是一种突然发作性疾病。临床以突然感到四周景物或自身旋转晃动,常伴有恶心、呕吐及汗出、耳鸣等,多表现为闭目、静卧、畏光、动则加剧的特点。本病多见于中年,尤以女性为甚,平素多体健,因突然发病而痛苦难忍。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化痰健脾、和胃降逆之法,方选温胆汤加味治疗美尼尔氏病32例,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3.
温胆汤一说源于《集验方》,一说源《备急千全要方》,临床加减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梅尼埃病、胆囊炎、偏头痛、呕吐等疾病,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4.
1一般资料经治37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最大者为65岁,最小9岁,病程最长27年,最短3个月。2治疗方法新制温胆汤方药组成:竹茹15g、枳壳10g、茯苓15g、陈皮15g、郁金10g、知母10g。水煎取汁200ml,分2次温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腥、辣等刺激之物  相似文献   
145.
温胆汤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生姜四两,甘草一两",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温胆汤用《千金》原方加茯苓、大枣,生姜则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146.
高萍 《四川中医》2007,25(12):70-71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痰浊壅塞证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瓜蒌、薤白、半夏、白酒、枳实、竹茹、陈皮、云苓、甘草、生姜、大枣)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仅7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以及降低血脂等方面,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7.
目的:通过对照比较观察温胆汤加味辨证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提供临床试验。方法:收集5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温胆汤加味辨证治疗;对照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0.1g,每日3次。两组均以3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痊愈13例,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8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温胆汤加味辨证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8.
李敬林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吾师李敬林教授为辽宁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吾师跟从全国著名老中医孟宪民教授,从医30余载,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临证中擅用滋阴理气,祛痰活血之法来治疗各种疑难杂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温胆汤是李师常用的方剂,该方出自南宋陈无择所撰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方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生姜、大枣组成。方中以半夏为君,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以竹茹为臣,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痰消;使以姜、枣、甘草益脾和胃而协调诸药;全方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效。李师擅用此方来治疗各种因痰邪而致的疾病和各种疑难杂症,疗效卓著,其对于此方的巧妙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9.
何慕清 《右江医学》2007,35(3):287-288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味联合雷尼替丁胶囊、吗叮啉片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服用雷尼替丁胶囊,每次150 mg,每天早晚餐前服,同时服用吗叮啉片10 mg,每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胆汤加味,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前各服1次。两组疗程皆为4周,治疗前后作胃镜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胆汤加味抑酸复安法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能有效缓解症状,促进胃内炎症的愈合,其治疗效果比纯用西药佳。  相似文献   
150.
温胆汤的临床运用敦化市中医院(133700)金松林,马瑞云[关键词]温胆汤,胃神经官能证,癔病混肥场系《千金方)方,由半夏、陈皮、在革、甘草、竹茹、积实、生姜、大枣8味药组成.方名温胆,实为增固和日,除疲止叹之剂.主治胆虚痰热上抗疟,诊见虚烦不寐.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