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34篇
  免费   1474篇
  国内免费   278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1545篇
内科学   295篇
皮肤病学   190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080篇
外科学   530篇
综合类   4915篇
预防医学   1052篇
眼科学   127篇
药学   2964篇
  19篇
中国医学   13563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473篇
  2022年   476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457篇
  2019年   524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516篇
  2016年   580篇
  2015年   690篇
  2014年   1278篇
  2013年   1221篇
  2012年   1504篇
  2011年   1536篇
  2010年   1484篇
  2009年   1280篇
  2008年   1528篇
  2007年   1337篇
  2006年   1263篇
  2005年   1208篇
  2004年   1135篇
  2003年   1147篇
  2002年   852篇
  2001年   835篇
  2000年   649篇
  1999年   606篇
  1998年   532篇
  1997年   477篇
  1996年   471篇
  1995年   440篇
  1994年   325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俊槐 《新中医》1993,25(12):1-3
本文对诊治肝炎病湿热证,立宣上透表,开泄湿热;宽中渗湿,疏肝利胆;导下解毒,分消走泄;清利三焦,疏肝和胃等法,制清肝败毒饮和清热利湿解毒退黄剂为其代表方,随证加减,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2.
栾佩岳 《陕西中医》1990,11(11):501-502
本文拟用解毒为主,辨证加减,分为6型治疗83例银屑病,总有效率96.5%。提示解毒之品多具有凉血,除湿之功效,为此病的首选药品。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以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为低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炎痛喜康片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此法测定的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4.
报道大剂量冲击化疗引起毒性反应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83例分别应用中、西药物对白细胞、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血液尿素氮4项指标的影响。经治疗4项指标恢复至正常值的平均天数:西药组62.1、67.2、115.8、63.6天。中药组12.9、13.3、23.5、20.2天。中西药组15.1、16.9、28.7、21.4天。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99、0.25、0.50、0.50),两组分别与西药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05)。显示了中医兼用清热解毒和扶正培本方药对治疗化疗毒性反应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5.
迷尔永康膏由中药经提练加工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妇科常见病阴道炎疗效显著。为了进一步验证其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药效学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67.
自1994年以来,笔者自拟藤黄膏外敷治疗不同类型的阳热肿痛证17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75年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97例,女性78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68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11天;伴发热者107例,体温37.5℃~39.5℃之间;痄腮81例,淋巴结炎25例,痈疮23例,乳痈15例,无名肿毒18例,带状疮疹12例,丹毒1例。 适应证: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或肿痛不红,触之肿硬疼痛拒按,可伴发热,头痛,口干, 赤,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2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藤黄2份,…  相似文献   
68.
易黄汤加味治疗带下病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君 《陕西中医》1997,18(6):246-246
采用自拟易黄汤加味(芡实、生山药、白果、车前子、黄柏、柴胡、生苡仁等)治疗带下病200例,总有效率93.5%。提示本方有清热泄浊、疏肝健脾的功效。  相似文献   
69.
鸡眼是发生在足底、跖部、趾侧皮肤的角质增生物。是皮肤科的一种多发病,我们用乌梅膏治疗198例鸡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应用中药乌梅,用适当的生理盐水浸泡48小时,去核取其肉,置于阴凉通风处凉干,后加适当的白醋搅拌成糊状,备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利湿清热方^[1]配合浸泡方^[2]治疗干疱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朱仁康经验方利湿清热方内服及浸泡方外伤。结果:152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用利湿清热方内服配合浸泡方外用治疗汗疱症疗程短,疗效显著,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