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1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纳米中药是纳米技术中药制剂的重要创新成果,纳米制备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中药有效成分难溶、中药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难题。现分析传统中药制剂的发展与局限性,通过对纳米超微化技术、药物纳米载体2个纳米中药制备技术,以及纳米混悬剂、纳米共晶、混悬凝胶剂等纳米中药剂型的介绍,对目前纳米中药制剂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探讨纳米中药制备技术和剂型的优化方向,以期为纳米技术在中药领域的进一步创新提供思路,并为推动中药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目的测定不同粒径辅酶Q10(coenzyme Q10,CoQ10)纳米混悬剂的溶解度,研究粒径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沉降法和逆向沉降法制备CoQ10纳米混悬剂,建立一种新的溶解度测定方法—逐步稀释法,并用于测定不同粒径CoQ10纳米混悬剂的溶解速度和平衡溶解度。同时采用经典平衡法测定CoQ10原料药的平衡溶解度,用于验证粒径和平衡溶解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逐步稀释法测得粒径分别约为100、300、700 nm的CoQ10纳米混悬剂的平衡溶解度均约为40 mg.L-1,平衡法测得CoQ10原料药的平衡溶解度也约为40 mg.L-1。结论 CoQ10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和溶解度无关,粒径只能影响其溶解速度。奥斯特瓦尔德-弗罗因德利希方程中阐明的粒径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在0.1~1.0μm内是不成立的,CoQ10纳米混悬剂的粒径对平衡溶解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制备番荔枝总内酯纳米混悬剂,并对其体外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使用反溶剂沉淀法中的超声法制备番荔枝总内酯纳米混悬剂,考察其处方和制备工艺参数;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其粒径和电位,透射电镜考察其粒径分布和形态;并对其人工胃肠液稳定性进行考察;采用MTT比色法比较番荔枝总内酯纳米混悬剂和溶液对HepG2细胞毒性差异。结果制备方法为将10 mg番荔枝总内酯与1 mg PGDA共溶于1 mL有机溶剂中,超声(250 W)快速注入到5 mL水中,减压旋转蒸发除去有机溶剂,调整总体积至5 mL。番荔枝总内酯纳米混悬剂平均粒径为(146.0±2.4)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84±0.02,Zeta电位(26.0±2.0)mV,纳米混悬剂几乎呈类球型,粒径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分布比较均匀;人工胃肠液内4 h稳定存在,粒径基本不发生变化;对HepG2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番荔枝总内酯纳米混悬剂组的细胞增殖抑制效果均优于溶液组。结论制备了以PGDA为载体的番荔枝总内酯纳米混悬剂,解决了药物的难溶和给药问题,为番荔枝总内酯的纳米剂型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制备冬凌草甲素粉雾剂并考察其治疗大鼠急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 沉淀法制备冬凌草甲素纳米混悬剂.筛选葡萄糖、蔗糖、乳糖和甘露醇4种保护剂,经冷冻干燥制成粉雾剂.盐酸吸入制备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考察冬凌草甲素粉雾剂对急性肺损伤的疗效.结果 冬凌草甲素纳米混悬剂粒径约100nm,多分散系数为0.115,分布均匀.甘露醇为保护剂,经冷冻干燥制备得到流动性较好的冬凌草甲素粉雾剂.粉雾剂的有效部位沉积率可达31.55%.肺组织解剖和病理学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粉雾剂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疗效显著.结论 冬凌草甲素粉雾剂有望用于急性肺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95.
《中成药》2015,(10)
目的制备波棱瓜子(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总木脂素纳米混悬剂,优化其处方并考察其体外溶出行为。方法采用p H依赖的溶解-沉淀法联合高压均质技术制备纳米混悬剂,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同时对其形态、粒径及晶型结构进行表征。然后,采用桨法测定总木脂素纳米混悬剂的体外溶出度。结果以总木脂素10 mg/m L,PVP K30 3.3 mg/m L,SDS 2.1 mg/m L制得的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纳米混悬剂的平均粒径为(306.15±7.06)nm,扫描电镜显示,其呈不规则球形,大小较均匀;X射线衍射图表明,总木脂素在纳米混悬前后,晶型无显著变化,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体外溶出实验表明,该纳米混悬剂的溶出量明显高于其物理混合物。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稳定,适用于弱酸弱碱类难溶性药物纳米混悬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混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混悬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胃炎Ⅰ号方。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西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胃痛、纳差、嗳气、痞满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混悬剂联合胃炎Ⅰ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考察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原料药粉、微粉化原料药粉的体外溶出特性,研究比较三者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并对其体内外相关性作出评价。方法 以紫外分光法测定体外溶出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血药浓度;以Wagner-Nelson法计算体内吸收分数,考察体内吸收与体外溶出的相关性。结果 纳米组AUC0-36h 和Cmax分别为原料组、微粉组的10倍和2倍,纳米混悬剂组体内吸收分数fa与体外溶出速率ft的关系为:fa=4.407 9ft- 303.31,r=0.983 8。结论 与原料和微粉组相比,非诺贝特制成纳米混悬剂后,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均有显著提高,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98.
蒲晓辉  杨浩  孙进  王永军  何仲贵 《中成药》2012,34(7):1203-1208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在小肠内的可能吸收机制。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模拟小肠上皮细胞,研究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和P-gp抑制剂对羟基喜树碱的跨膜吸收与转运的影响,总结羟基喜树碱的吸收与转运规律,通过数据分析推断出羟基喜树碱在小肠内的可能吸收机制。结果药物摄取量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表面活性剂和P-gp抑制剂的加入都能增加药物的跨膜吸收量与转运速率。结论羟基喜树碱的跨膜吸收可能受到P-gp的外排作用。  相似文献   
99.
姜斌  张皓冰  刘丛珊  陶奕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23):1915-1919
 目的 观察3种苯并咪唑类药物(阿苯达唑、芬苯达唑或氟苯达唑)的3种混悬剂(油酸、大豆油和1%西黄耆胶的混悬剂)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及其在相应介质中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性。方法 用球磨机制备阿苯达唑、芬苯达唑或氟苯达唑在油酸、大豆油和1%西黄耆胶的混悬剂(作对照剂型)。每组45~54只小鼠1次口服1种上述的苯并咪唑类药物混悬液,剂量除阿苯达唑选用100 mg·kg-1外,其余芬苯达唑和氟苯达唑均为50 mg·kg-1,并于给药后0.25~24 h的不同间隔时间取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DAS程序计算3种苯并咪唑类药物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小鼠口服3种苯并咪唑类药物在油酸、大豆油和1%西黄耆胶混悬剂后,阿苯达唑的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为(3.91±0.29)、(3.70±0.09)和(1.59±0.14) h,峰浓度(ρmax)分别为(0.66±0.08)、(0.29±0.05)和(0.34±0.09) mg·L-1,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19±0.40)、(1.25±0.09)和(0.50±0.05) mg·L·h-1,相对生物利用度F(油酸或大豆油混悬剂组的AUC与1%西黄耆胶混悬剂组AUC之比,下同)分别为6.38和2.50;芬苯达唑的MRT分别为(5.72±0.14)、(4.83±0.38) 和(3.85±0.25)h,ρmax分别为(0.70±0.11)、(0.20±0.05)和(0.12±0.03) mg·L-1, AUC分别为(5.02±0.73)、(1.08±0.21)和(0.52±0.07) mg·h·L-1,F分别为9.65和2.08;氟苯达唑的MRT分别为(5.71±0.37)、(4.59±0.39)和(3.34±0.20)h,ρmax分别为(0.93±0.14)、(0.58±0.09)和(0.41±0.09) mg·L-1, AUC分别为(6.90±0.73)、(3.33±0.39)和(1.94±0.55) mg·h·L-1;F分别为3.57和1.72。结论 小鼠一次口服阿苯达唑、芬苯达唑或氟苯达唑的2种油相混悬剂后,与1%西黄耆胶混悬剂相比,其药动学参数明显改善,延长了MRT,提高了ρmax,同时增加了AUC和F,而且3种苯并咪唑类药物在3种介质中的溶解度与其在小鼠体内的MRT、ρmax、AUC基本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0.
马世堂  刘培勋  徐阳  禹洁  龙伟  洪阁 《医药导报》2009,28(8):1052-1054
如何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改善其生物利用度,一直是药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就近年来应用广泛的纳米混悬剂、渗透泵、自微乳化技术、固体分散体、固体脂质纳米粒、液固压缩技术等一些新方法新技术在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及改善生物利用度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