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1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21.
目的观察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3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剂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退热效果评分为(2.88±0.17)分高于对照组的(2.62±0.37)分,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的9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体温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不同时段的退热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疗效好,作用强,持续时间长,口服方便,不良反应少,可作为儿科退热的常用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2.
张瑾  柯星星 《新疆医学》2010,40(9):61-62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药物治疗效果欠满意,理想的药物疗法是耳鼻喉科医生颇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我们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剂液(商品名:普米克令舒)治疗慢性咽炎所致顽固性咳嗽18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观察为期6周,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考察非诺贝特纳米混悬剂、原料药粉、微粉化原料药粉的体外溶出特性,研究比较三者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并对其体内外相关性作出评价。方法 以紫外分光法测定体外溶出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血药浓度;以Wagner-Nelson法计算体内吸收分数,考察体内吸收与体外溶出的相关性。结果 纳米组AUC0-36h 和Cmax分别为原料组、微粉组的10倍和2倍,纳米混悬剂组体内吸收分数fa与体外溶出速率ft的关系为:fa=4.407 9ft- 303.31,r=0.983 8。结论 与原料和微粉组相比,非诺贝特制成纳米混悬剂后,药物的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均有显著提高,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建立罗红霉素氨溴索干混悬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罗红霉素氨溴索干混悬剂的溶出量.结果:罗红霉素在60~100 mg·L-1的浓度范围内峰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平均回收率在99.41%(n=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可用于罗红霉素氨溴索干混悬剂的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25.
目的:测定阿莫西林口服混悬剂中阿莫西林的含量。方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60cm×75μm,运行缓冲液30 mmol/L硼砂(pH 9.2),高压进样5 s,分离电压12 kV,温度为25℃,检测波长254 nm,阿魏酸为内标。结果:阿莫西林在6~3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99.10%(n=5,RSD=1.89%)。结论:本法简单、快捷、灵敏。  相似文献   
26.
陈永顺  李静  蒋建平  梁建梅  杨斌  贾晓栋 《中成药》2023,(10):3180-3186
目的 制备叶黄素纳米混悬剂,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纳米沉淀法制备纳米混悬剂。以白蛋白浓度、吐温-80浓度、均质压力、均质次数为影响因素,粒径、PDI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处方,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形态,进行晶型分析,测定溶解度、体外溶出、稳定性。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叶黄素、物理混合物、叶黄素纳米混悬剂的0.5%CMC-Na混悬液(30 mg/kg),于0、5、15、30、45、60、90、120、240、360、480 min采血,HPLC法测定叶黄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最佳处方为叶黄素用量30 mg,白蛋白浓度1.5%,吐温-80浓度0.75%,均质压力80 MPa,均质次数8次。所得纳米混悬剂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08.71±9.26)nm, PDI为0.114±0.017,Zeta电位为-(23.15±1.60)mV。原料药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纳米混悬剂中。纳米混悬剂溶解度相较于原料药增加至46.12倍,360 min内累积溶出度达95%,90 d内稳定性良好。与原料药、物理混合物比较,纳米混悬剂tmax缩短(P<0....  相似文献   
27.
我院应用磺胺嘧啶混悬剂治疗小儿咳嗽,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显著。现将其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制备高载药量、小粒径的槲皮素纳米混悬剂,并进行性质考察。方法采用纳米沉淀–高压均质法制备,以粒径分布、药载比、稳定性为指标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最优处方进行体外性质考察。结果以超声注入联合高压均质法制备,最佳处方为TPGS为稳定剂、DMF为有机试剂,药载比为5∶1;最佳工艺条件为低温10℃超声、200 MPa、循环5次。制备得到的槲皮素纳米混悬剂粒径为(173.21±0.90) nm,电位为(?19.02±0.15) mV,载药量为(80.40±1.44)%,包封率为(96.41±1.72)%。药物在纳米粒中以结晶状态存在,能够体外缓释36 h。结论利用TPGS可制备高载药量、小粒径的槲皮素纳米混悬剂,其体外具有明显缓释作用,解决了槲皮素水溶性差的难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目的提高医院临时处方溃结Ⅰ号保留灌肠剂的稳定性,并对其中的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控制。方法制备时加入助悬剂,用沉降容积比和再分散性选择适宜的助悬剂及其最佳助悬浓度,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主要成分柳氮磺吡啶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制剂中加入卡波母作为助悬剂0.15%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助悬效果,而且制备的制剂再分散性好。结论加入卡波母作为助悬剂制备的制剂稳定,再分散性好,便于使用和保存。  相似文献   
30.
离子交换树脂控释混悬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药物离子交换树脂控释混悬剂和药物-树脂微囊的各种制备方法、混悬介质的组成以及此种混悬剂的释药机制和释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