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187篇 |
免费 | 1783篇 |
国内免费 | 16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0篇 |
儿科学 | 298篇 |
妇产科学 | 188篇 |
基础医学 | 2119篇 |
口腔科学 | 1699篇 |
临床医学 | 5227篇 |
内科学 | 4586篇 |
皮肤病学 | 381篇 |
神经病学 | 456篇 |
特种医学 | 105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7篇 |
外科学 | 2671篇 |
综合类 | 12634篇 |
预防医学 | 2239篇 |
眼科学 | 411篇 |
药学 | 6596篇 |
81篇 | |
中国医学 | 5099篇 |
肿瘤学 | 7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9篇 |
2023年 | 671篇 |
2022年 | 825篇 |
2021年 | 1221篇 |
2020年 | 862篇 |
2019年 | 898篇 |
2018年 | 426篇 |
2017年 | 796篇 |
2016年 | 941篇 |
2015年 | 1068篇 |
2014年 | 1785篇 |
2013年 | 1856篇 |
2012年 | 2226篇 |
2011年 | 2650篇 |
2010年 | 2544篇 |
2009年 | 2593篇 |
2008年 | 2852篇 |
2007年 | 2811篇 |
2006年 | 2717篇 |
2005年 | 2724篇 |
2004年 | 2031篇 |
2003年 | 2040篇 |
2002年 | 1885篇 |
2001年 | 2009篇 |
2000年 | 1605篇 |
1999年 | 1006篇 |
1998年 | 705篇 |
1997年 | 590篇 |
1996年 | 476篇 |
1995年 | 383篇 |
1994年 | 332篇 |
1993年 | 172篇 |
1992年 | 163篇 |
1991年 | 163篇 |
1990年 | 116篇 |
1989年 | 103篇 |
1988年 | 58篇 |
1987年 | 49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目的探讨GP Ⅰa/Ⅱa和GPⅣ在血小板-胶原黏附过程中的功能。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在有或无抗GP Ⅰa/Ⅱa抗体、GPⅣ抗体阻断条件下,用抗CD42b-PE标识血小板并检测血小板与FITC标记胶原黏附过程中FITC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抗GP Ⅰa/Ⅱa抗体能抑制血小板与胶原的黏附,对活化态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1);抗GPⅣ抗体在黏附早期能延迟黏附进程(P〈0.05),但最终不能抑制血小板与胶原的黏附过程(P〉0.05)。结论GPⅠa/Ⅱa 在血小板与胶原黏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阻断GP Ⅰa/Ⅱa 能降低血小板对胶原的结合;GPⅣ在血小板与胶原黏附过程的早期有辅助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决明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结果测得线性范围0.08~0.64μg,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1.59%(n=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检测复方决明片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3.
凝血指标监测对骨创伤及术后形成DVT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监测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P-选择素(P-selectin)探讨其在骨创伤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创伤骨折及关节置换患者223例,经彩色多普勒确诊的DVT患者45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查体者40例。Fib测定采用PT导出法,D—Dimer测定采用散射比浊法,P-selectin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结果Fib、D—Dimer、P—selectin在健康对照组、创伤骨折组及DVT组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不同创伤骨折组之间Fib、D—Dimer、P-selectin阳性率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Dimer、P-selectin在关节置换组中DVT组与非DVT组之间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创伤骨折患者Fib、D—Dimer、helectin对排除刨伤后DVT形成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价Dyract AP、可乐丽菲露AP-X、3M Z2503种光固化材料充填后牙Ⅱ类龋洞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0例患者350颗无牙髓病变、对He牙正常的患有Ⅱ类龋损的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随机分组,分别采用Oyract AP、可乐丽菲露AP-X、3MZ250充填修复。临床追踪观察1年,评定其疗效。结果3组病例成功率分别为99.10%、98.58%、98.96%,经统计学处理其成功率之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Oyract AP、可乐丽菲露AP-X、3MZ250充填后牙Ⅱ类龋洞的近期疗效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5.
156例安氏Ⅱ类错[牙合]Tweed—Merrifield鉴别诊断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Tweed—Merrifield分析法对安氏Ⅱ类患者进行难度指数分析研究,了解Ⅱ类错[牙合]的形态特征。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56例Ⅱ类错[牙合]进行Tweed-merrifield鉴别诊断难度指数分析,按性别、难度指数程度分组研究,观察各因素对错袷的影响特征。结果Ⅱ类错[牙合]难度指数的男、女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间隙分析难度指数和颅面分析难度指数在三个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轻度组为62.7%和37.3%;中度组为41%和59%;重度组为25%和75%,三组都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男、女性别与Ⅱ类错[牙合]难度指数无关。研究样本中难度指数轻度组占14.10%,中度组占46.15%,重度组占39.74%。随着骨骼问题的出现和加重,颅面分析指数难度在总难度中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治疗难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96.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22,(2)
目的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1分类(Class Ⅱ division 1, CⅡ1)牙弓变化, 分析变化部位和程度以及该变化与矢状向、垂直向异常的相关性, 探讨CⅡ1牙弓横向变化的特点。方法选患者80例, 男39例, 女41例, 平均年龄(22.6±5.5)岁。实验组:CⅡ1共60例, 依据下颌平面角(FMA)分为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 每组20例;对照组:安氏Ⅰ类骨性Ⅰ类(Class Ⅰ, CⅠ)均角。每组20例。拍摄锥形束CT, 使用Minics 18.0对上下颌尖牙至第二磨牙的牙弓相关指标进行测量、统计及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 高角组上下颌牙弓宽度狭窄[上颌第二磨牙:U7FA=61.45±3.47 mm, P=0.0076;上颌第一磨牙:U6FA=(56.65±4.61) mm, P=0.0371;上颌第二前磨牙:U5FA=(50.28±3.18) mm, P=0.0044;上颌第一前磨牙:U4FA=(43.4±4.44) mm, P=0.0059;下颌第二磨牙:L7FA=(58.7±3.4) mm, P=0.0029;下颌第一磨牙:L6FA=(53.32±2.47)...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目的:探讨肌激动器对不同骨面型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纳入22例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11.5 ±0.67)岁],根据其骨面型分为低角组(n=15)和均角组(n=7).肌激动器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头影测量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用SPSS 13.0软件,t检验分析治疗结果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后Co-Pg、ANB、Wits、NA-Pg、LI-APg和L6-MP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组织项目中低角组和均角组治疗前后Wits值变化分别为1.34°±1.82°和3.50°±1.77°,NA-Pg值变化分别为(3.06±2.00) mm和(5.80 ±3.17) mm,牙齿项目中L1-APg变化值分别为(-1.16±1.74)mm和(-2.83±1.48)mm,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与均角组软组织测量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激动器矫治低角和均角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均能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均角患者对矫治器的反映效果好于低角患者. 相似文献
1000.
安氏Ⅱ^2类错He牙矫治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安氏Ⅱ2错拔牙矫治的因素,矫治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共收集安氏Ⅱ2类病例28例,分为非拔牙矫治16例,拔牙矫治12例两组,对两组的牙,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及模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间仅有上颌拥挤量,上牙弓宽度,庞特双尖牙指数及反映上下颌骨前后向协调关系的指标APDI有意义。结论正畸医生对安氏Ⅱ2错拔牙矫治应慎重,临床上应对每个病例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