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4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161篇
耳鼻咽喉   168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409篇
内科学   142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542篇
综合类   1998篇
预防医学   287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758篇
  26篇
中国医学   308篇
肿瘤学   191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343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室上速的食管心房调搏与心内电生理定位不符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是一种无创性的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在探讨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诱发某些不易观察到的心律失常以及分析诊断体表心电图某些图形等方面提供依据,并可用以治疗某些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但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使某些病例的TEAP与心内电生理定位诊断不符,使TEAP,准确率低于文献报道。本文就我院开展射频消融以来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TEAP对室上速的定位不符的原因作一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孟凡菊  焦兰芬 《职业与健康》2003,19(11):180-181
近年来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已较普遍开展,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是目前简捷有效的方法,随着术者技术水平的提高,消融成功率高达97%-99%,复发率低、并发症少,该项技术逐渐得到普及,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监护与正确护理,对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现将我院开展介入治疗以来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78例,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23.
李占全  金元哲 《海南医学》2002,13(12):122-123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HOCM)是因其肥厚的心肌造成左室流出道 (LVOT)梗阻而得名。研究发现[1,2 ] ,肥厚间隔心肌可以不影响LVOT ,不形成LVOT压力阶差 (约占 3/ 4 ) ,也可以影响LVOT ,形成LVOT压力阶差 (约占 1/ 4 ) ,后者即为HOCM。目前 ,所有的治疗方法均不能彻底根治HOCM。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防止猝死是其治疗目的。因此 ,无临床症状的患者是否需要治疗 ,至今尚无明确的循证医学答案。HOCM治疗包括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 (双腔起搏器治疗[14 ] 及经皮经腔肥厚间隔心肌消融术 ) [3 ,4,5] …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RFCA)在治疗飞行员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航空医学鉴定标准。方法对13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飞行员进行了电生理(EP)检查,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1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VE)2例,阵发性心房纤颤(AF)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例,房性心动过速(AT)1例。对其中12例采用RFCA治疗。结果RFCA即刻成功率为100%,全组无并发症发生。1例房性心动过速未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所有飞行员术后地面观察6个月后,返院进行随访复查,同时进行飞行鉴定。12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24h动态心电图、12导联心电图检查和食道电生理检查均未检测到术前的同型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延迟成功率为100%,医学鉴定合格。1例AT仍有发作,飞行不合格。结论对于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心脏电生理检查应作为飞行员快速性心律失常医学鉴定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5.
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护理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李世英,陈季英经导管射频消融是当今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便、安全而有效的手段。我院自1993年以来,已为11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射频消融术。现就该术护理工作作一小结。一、临床资料病人11例,其中...  相似文献   
26.
一组孤立性房颤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术1年后左侧心腔重构发生逆转;[编者按]  相似文献   
27.
阈下刺激定位慢径消融靶点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阈下刺激 (STS)定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慢径消融靶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AVNRT患者 6例 ,经常规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后 ,将大头电极放在冠状窦口下缘与希氏束之间的中下区域进行标测 ,测定该点的起搏阈值后 ,诱发AVNRT ,然后发放STS终止AVNRT ,在终止位点处试消融 ,观察STS标测消融的有效性 ;在非终止位点处 ,结合局部心内电图判断是否进行试消融 ,如在非终止位点处试消融 ,观察STS标测的可靠性。同时观察STS标测定位的安全性。结果 :在 6例患者中 ,有 3例STS终止了持续性AVNRT ,且在终止位点处试消融并获得成功 ;有 5例共在 10个位点处发放了STS ,其中在 9个位点未终止心动过速 ,在这些非终止位点处试消融均未获得成功 ,非 1个位点出现了心房夺获。所有患者在STS标测过程中 ,未出现心房颤动、心动过速的加速或心室颤动等现象。结论 :STS终止AVNRT的位点是判断消融靶点的一个良好的电生理学指标。STS标测定位是安全、有效和可靠的一种方法 ,值得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8.
为探讨外科切除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多发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CH)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笔者对9例多发性HCH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9个主病灶及17个次病灶的平均肿瘤直径分别为(16.7 ± 4.3) cm及(5.6 ± 1.2) cm。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主病灶切除及次病灶RFA治疗。其中5例8个次病灶缝扎后行RFA(缝扎组),4例9个次病灶未缝扎直接行RFA(未缝扎组)。缝扎组及未缝扎组的单病灶平均RFA时间分别为(14.0 ± 5.2) min及(32.8 ± 10.8) min (P<0.001),单病灶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7.5 ± 19.8) mL及(106.7 ± 50.0) mL (P<0.05)。RFA后半年与治疗前相比,缝扎组及未缝扎组的病灶直径分别缩小57.6%及47.2%(P<0.01)。术后1个月螺旋CT证实,外科切除边缘无残余肿瘤组织,RFA病灶均完全坏死。提示外科切除联合RFA治疗多发性HCH安全可行,效果肯定。缝扎后RFA可缩短射频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射频疗效。  相似文献   
29.
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手术切除术是肝癌的经典治疗方法,但往往只有不到20%患者具有手术适应证。射频消融术能够产生较高的肿瘤坏死率,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包括CT、MRI等在内的多种影像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肝脏肿瘤射频后的疗效评估。正确认识肝脏肿瘤射频后的各种影像表现将有助于对疗效的判定从而为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术中射频消融后病灶刮除治疗脊柱转移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射频消融(RFA)后再行病灶刮除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4年~2006年,对1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术中实施RFA后再行病灶刮除术,将FRA前后病灶标本进行光镜和电镜病理检查,随访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术中未出现脊髓和神经根损伤,RFA后瘤组织固缩,刮除顺利,出血量350~3800ml,平均1024.5ml.全部病例得到6个月以上随访,平均9.8个月,全部患者生存期超过6个月,VAS评分术前平均5.8分,术后6个月时平均1.9分.1例出现局部肿瘤复发.RFA前的标本光、电镜检查均未见肿瘤组织坏死.RFA后光镜检查3例无明显坏死,9例肿瘤细胞完全坏死:电镜检查10例肿瘤细胞完全坏死,1例肿瘤细胞部分坏死,1例无明显坏死.结论:术中RFA后再行病灶刮除治疗脊柱转移瘤安全可行,有利于肿瘤的刮除,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