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3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63篇
  1篇
中国医学   5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公元1281年~1358年),元代金华人(现浙江义乌县人),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对杂病的研究有独到之处,素有“杂病用丹溪”之说。朱氏对消渴的论治,充分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特点,也对后世消渴病的治疗有所启发。下面谈谈笔者对丹溪论治消渴病的体会。1“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消渴病产生的内在根据朱丹溪运用他的哲学思维方式对自然进行观察,得出结论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在《格致余论》中,他指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何以言之?天地万物之…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芪附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河北中医学院附属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规范的降糖治疗,控制血糖变化,口服依帕司他。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芪附通痹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临床疗效、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同组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明显降低,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76/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6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附通痹汤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浅谈中医胰与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医学的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目前,中医对消渴的认识局限于对其病理变化、治疗、用药的研究,虽然在传统上分上中下三消,以肺燥、胃热、肾虚为其基本病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论及了气虚、阴虚、湿热、痰湿、瘀血等病理,提出了益气健脾、滋阴、温阳、化湿、祛瘀等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用药,但大多忽视了中医对胰脏本身的认识。其实,很早以前,中医对胰脏即有所认识,由于历史原因,对解剖学重视不够,故未受到医家们的深入研究及论述。导师王行宽教授潜心学习古籍,在继承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关于胰脏本身功能导致消渴的见解,现将其主要论点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74.
郑红 《中医药学刊》2005,23(7):1309-1311
本文以《名医类案》和《续名医类案》中所记载的消渴病案进行整理分析,揭示了古代医家已充分认识到消渴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是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人群;对于消渴病的致病因素,古代医家认为过食膏粱厚味、酒色无惮、焦劳苦思等均与消渴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重视过度房劳这一致病因素在消渴发病的影响。在治疗用药上以甘苦泻热、温肾通阳为主要原则治疗消渴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这一治疗思路可为当今治疗DM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5.
林越 《陕西中医》2008,29(5):636-638
喻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与张璐、吴谦齐名,为清初著名医家.喻嘉言晚年曾说:"吾执方以疗人,功在一时;吾著书以教人,功在万世."故其论著十分丰富,著有<尚论篇>、<医门法律>、<寓意草>等,书中独到之处颇为后世所称颂,如创制清燥救肺汤,开治秋燥之先河;创立"大气论"学说,自成一派学术体系;首创"逆流挽舟"法,治疗痢疾初起等.除此之外,喻氏尚有一些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都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并未为众人所知,笔者就其关于消渴一病的学术思想做一番浅析,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76.
消渴血瘀说概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95级研究生王春丽,郭美珠,邹艳红指导李冀消洞与血瘀的关系早在《灵枢·五变篇》即有论述,“血气逆留,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历代医家当推唐容川之《血证论》述之较详。谓“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  相似文献   
77.
传统上认为消渴病的病机是阴虚燥热,通常采用滋阴降火的原则治疗,但疗效并不尽如人意。结合现代医学认识,消渴病的表象是水谷精微堆积,即高血糖状态,日久可形成瘀热浊毒,损害血脉和机体。元气学说认为,元气是水谷精微蒸化的动力,元气不足则水谷精微不为脏腑组织所用,所以说元气不足、蒸化无力乃消渴病的本质。  相似文献   
78.
王芳芳 《国医论坛》2014,29(1):15-17
三焦为水火气机之通道,肾为阳气之本。消渴之为病,多饮多尿、多食易饥,其病机主要为三焦不畅、气机鼓动不利。基于此,治疗消渴,以温肾和通利三焦为根本进行调节,此法是对消渴病主流病机“阴虚燥热”的一次重新审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79.
消渴病定义及辨证分型规范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渴病诊断概念的规范化进行了探讨。指出此病诊断规范化应包括病名定义的规范化和辩证分型的规范化两项主要内容。提出制定规范化应遵守三条基本原则:①概念明确,特异性强,不易与他病混淆。②简单明了,易于普及推广。③便于总结经验,便于中西医交流。建议废弃广义消渴病概念,采用狭义概念,使中医消渴病与现代糖尿病的同义关系明确下来。病名的定义要能揭示疾病的本质和特征,应包括病因病机、典型症状及变证和转归的内容。可作如此描述:“消渴病是由于气阴虚弱为本、燥热炽盛为标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尿甜、乏力、体重下降为特征的一种慢性发展性疾病。后期可因瘀血阻滞及阴阳两虚而变证百出,常兼有失明、痈疽、肺痨、水肿、胸痹、中风及手足麻木疼痛等变证,甚者可阴竭阳脱昏迷而亡。此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之糖尿病”。在临床繁多的消渴病辨证分型方法中,笔者认为以气阴辩证分四型为优,建议可取代传统的三消辨证,作为消渴病辨证分型规范化优选方案进行讨论。气阴辨证的四型是:①气阴双虚型;②澡热炽盛型;③气虚血瘀型;④阴阳两虚型。  相似文献   
80.
消渴病的中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思想,预防和治疗消渴病对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