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553篇 |
免费 | 2365篇 |
国内免费 | 118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34篇 |
儿科学 | 332篇 |
妇产科学 | 302篇 |
基础医学 | 1667篇 |
口腔科学 | 335篇 |
临床医学 | 18772篇 |
内科学 | 7345篇 |
皮肤病学 | 176篇 |
神经病学 | 2723篇 |
特种医学 | 274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8篇 |
外科学 | 5511篇 |
综合类 | 29231篇 |
预防医学 | 10526篇 |
眼科学 | 372篇 |
药学 | 12906篇 |
313篇 | |
中国医学 | 4223篇 |
肿瘤学 | 22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9篇 |
2023年 | 1313篇 |
2022年 | 1680篇 |
2021年 | 3211篇 |
2020年 | 2004篇 |
2019年 | 1757篇 |
2018年 | 814篇 |
2017年 | 1741篇 |
2016年 | 2084篇 |
2015年 | 2579篇 |
2014年 | 4742篇 |
2013年 | 4326篇 |
2012年 | 5858篇 |
2011年 | 6211篇 |
2010年 | 5666篇 |
2009年 | 5495篇 |
2008年 | 6322篇 |
2007年 | 5712篇 |
2006年 | 5075篇 |
2005年 | 5369篇 |
2004年 | 4256篇 |
2003年 | 3933篇 |
2002年 | 3485篇 |
2001年 | 3016篇 |
2000年 | 2123篇 |
1999年 | 1770篇 |
1998年 | 1486篇 |
1997年 | 1614篇 |
1996年 | 1433篇 |
1995年 | 1357篇 |
1994年 | 924篇 |
1993年 | 529篇 |
1992年 | 538篇 |
1991年 | 431篇 |
1990年 | 314篇 |
1989年 | 377篇 |
1988年 | 64篇 |
1987年 | 54篇 |
1986年 | 49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尝试建立2种方法检测血浆中的双氯芬酸钠栓含量方法,进行对比.方法:制备混合标准物质工作液,分别以三溴苯、布洛芬为内标,采用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验,绘制质谱图,建立标准曲线,进行精密度试验、稳定性(24h)、重现性试验.结果:两种方法的标准曲线相关性系数r均在0.999以上,最低检出限均为0.5ng/ml,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现性试验相对保留时间RSD(%)、峰面积RSD均在8%以下,符合临床检验要求.两种方法检验的谱图质量均较好,内标物.待测出峰较好,无杂峰.结论:两种方法都可用于血浆中双氯芬酸钠栓含量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以9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急救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部患者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前后,以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情况,以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测量患者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指数等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本组治愈33例(34.02%),显效48例(49.48%),有效11例(11.34%),无效5例(5.15%),总有效率94.85%(92/97);1例患者出现头晕、头胀痛症状,并发症发生率1.03%;血液流变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全血粘度、低切变率、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和血小板聚集指数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用药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安全可靠,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血液流变学,对患者早期预后和防治复发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胸腔内注入联合引流对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为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60例诊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先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对胸腔积液引流,然后胸腔内注入培美曲塞或顺铂,观察组联合IL-2注入,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时胸腔积液量的变化、治疗后1个月时临床疗效,化疗药物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及x2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胸腔积液量为(532.91±135.86)mL、治疗后1个月时为(32.10±11.20)mL,观察组治疗前胸腔积液量为(574.59±140.67)mL、治疗后1个月时为(21.35±8.19)mL,两组治疗后1个月时胸腔积液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P<0.05),观察较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时的积液量更少(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P<0.05);两组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胸痛、发热及III-IV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先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排出积液,后在胸腔注入常规化疗药物基础上给予IL-2注入,有助于提高治疗疗效,减少积液渗出,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析溶血血标本对于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80名,每名受检者分别选取一份未溶血标本、溶血标本,均实施肝功能各项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溶血标本检测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指标结果均高于未溶血标本,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直接胆红素(D-Bil)、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指标结果均低于未溶血标本.结论:溶血血标本会明显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通过相关方法对溶血标本进行控制,以使检验的准确性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 3年5月至201 5年4月我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术后行腰穿刺引流,观察组术后实施腰大池持续引流,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记录其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V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格拉斯哥评分(G0S),并观察术后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61.36%(P<0.05);观察组治疗后Vm (129.35±1.74) cm/s、VAS评分(3.26±1.29)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G0S评分(4.39±0.14)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发生率(9.09%、15.91%)较对照组(27.27%、36.36%)低(P<0.05).结论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效果优于腰椎穿刺引流,同时可有效防治脑积水等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开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CRP(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100例为对象,其中细菌感染患儿53例,归为对照组,病毒感染患儿47例,归为观察组.给予2组患儿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CRP检验,对比2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患儿CRP值为(7.45±2.11)mg/L,仍属正常值范围内,观察组患儿CRP值为(77.75±8.55)mg/L,高于对照组且远高于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白细胞水平值为(17.24±1.11)109/L,高于正常值范围,观察组患儿白细胞水平值为(7.35±1.15)109/L,属于正常值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中,22例检验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44.0%,28例检查为阴性,阴性率为56.0%;观察组患儿中,43例检验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86.0%,7例检查为阴性,阴性率为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应用于儿科中可以为病毒/细菌感染的初步诊断提供依据,因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 CRP)、前清蛋白( PA)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阜阳市人民医院77例胸腔积液患者,其中恶性胸腔积液43例(恶性组)、结核性胸腔积液34例(结核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胸腔积液中 CRP、PA和腺苷脱氨酶( ADA)浓度,绘制ROC曲线确定CRP和PA的最佳诊断截断值。结果结核组CRP水平高于恶性组( P<0.05);结核组PA水平低于恶性组( P<0.05);CRP的最佳诊断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11.55 mg/L、88.2%、79.1%,PA的最佳诊断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54.45 mg/L、79.4%、74.4%;ADA分别与CRP、PA联合诊断的最佳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是100%、97.7%。结论 CRP和PA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对比结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5月938份临床标本和2014年6月~10月935份临床标本,对其细菌阳性率进行检测。结果2014年1月~5月938份临床标本中的血液标本、呼吸道标本、尿液标本阳性率13.8%、48.9%、39.2%均显著高于2014年6月~10月935份临床标本的9.0%、41.0%、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1月~5月938份临床标本中痰液标本阳性率20.2%同2014年6月~10月935份临床标本的1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时间段的医院临床标本微生物检测阳性率为流行病学提供科学依据,并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99.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开发的一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工具,适用于较抽象复杂的课程。分子生物学检验教学中引入雨课堂教学软件,发现雨课堂教学既可照顾普通学生的一般要求,又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一款值得尝试的教学工具。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双胎与单胎产妇在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spinal anesthesia, SA)后剖宫产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纳入同期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双胎与单胎产妇各40例,通过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NICOM)测定SA前后以及剖宫产术中不同时间点的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每搏量(stroke volume, SV)、心率(heart rate, HR)、总外周血管阻力(total 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 TP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同时比较2组低血压发生率、平均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及最高阻滞平面等。结果双胎组产妇的CO和SV在SA后持续下降,不同时间点均低于单胎组(P<0.05),而2组的HR在SA后均上升,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后2组的TPR均开始下降,但与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胎组的TPR在SA后的几个时点显著低于双胎组(P<0.05)。2组MAP在SA后均下降,在第10分钟时双胎组显著低于单胎组(P<0.05)。双胎组SA后的低血压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用量和最高阻滞平面均显著高于单胎组(P<0.05)。结论SA对双胎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心输出量和血压降低均较单胎产妇明显。 相似文献